春節紀事散文
1月22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九)
今天是除夕,農歷兔年的最后一天。雖說這時候單位的上下班制度寬松了不少,但我習慣成自然,還是起床了,盡管對暖暖的被窩戀戀不舍。
我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走在寒風冷雨的上班路上。
遠遠的我就看到他們倆了——河道清潔工,一身橘黃色的救生衣很是醒目。走近了,看到船上已經打撈上了不少垃圾——塑料袋、數枝、水浮蓮等。“過年也不休息?”“今天可以早點下班呢。”站在船頭手持網兜的女清潔工一邊撈著水上漂浮物,一邊回我的話。男的在船倉掌著舵,抽著煙向我點頭微笑。他們是夫妻倆,已經干了很長時間了,我每次或早或晚路過都能看到他們在河里忙碌的身影。
路過浮橋的時候,河里傳來跑調的歌聲。順著歌聲尋去,幾十米開外看到有手臂在水里左一下右一下劃動,激起一團團開心的水花。呵呵,勇敢的冬泳者!我好象也受到鼓舞,不由得把縮著的脖子伸了伸。
走進辦公室,打開電腦,我坐下來敲下了這些文字:
祈福2012預言遠離人類
1月4日,《挪威海灘驚現20噸死魚,是否末日來臨預兆引猜測》的消息出現在網上,另一則國內的消息是《我國最大淡水湖遭“填湖開發”水位持續低枯》,導讀稱:水域面積萎縮至不足200平方公里——這是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最新“生態圖”。水位持續低枯的背后,令人憂心的是人為破壞肆意開發現象的日趨嚴重,有關部門保守估計已有上萬畝鄱陽湖水域被侵占。
難道那神秘的2012預言真的要成為現實?!作為個體,我當然希望它僅僅是一個虛幻的預言,但是我們看見、聽見地球上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發生不同的自然和人為災害,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到不安和透心的寒意。因此,對于這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預言,不管真假,我們都要重視她,并一起面對,共同努力,讓她永遠成為警醒我們人類的一個預言!
林語堂先生說: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飯菜、聽愛人給你說情話、跟孩子做游戲是他的'幸福。我也希望每天都擁有這樣的日子,我想,這也應該是所有普通百姓的愿望吧。
既如此,祈福2012預言遠離人類。
我把這篇稿子用QQ傳給了中國水利報的編輯。
編輯:長了。
我說:你刪。
編輯:新年了大家愿意聽祝福的話,不宣傳2012預言的好。第三段話留下,別的不要,我下手重了點。
我說:你該把稿費寄給林語堂先生。
編輯傳過來一張開懷大笑的圖片……
1月23日(初一)
攜妻帶子去看望父母。
父母在妻子所在的高校看管教學樓,沒假,加上父親認真,我沒能說服父親短暫地擅離職守。父親說:拿了人家的錢,就要盡到責,這是本分。因此,盡管我們在同一座城市,但我們還是沒能一起共度除夕。
剛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的時候,母親老是尋思著要回去侍弄那幾畝地,嚷嚷著住不慣:這樣閑著,骨頭都變懶了,青菜都要買,還貴。我們一邊安撫:慢慢就好了,人都有個習慣過程。一邊打聽給他們找份合適的活計——這不,看教學樓。
母親帶著我們在校園里溜達,這時候,偌大的校園顯得空曠而安靜。看得出來,母親對這里已經很熟悉了,哪里是教學區、哪里是宿舍區、哪里又是生活區,北苑食堂在哪里,南苑食堂走哪里更近……母親好象站在家鄉的田埂上,熟悉自己田土的方位一樣。母親仿佛知道我的心思似的,說:“沒事我就在學校里轉悠,撿撿礦泉水瓶,從8月份來到現在撿了一兩百塊錢呢。”
母親還說,現在有好幾個女同學都喜歡和她聊天,天氣好的時候,就坐在草地上曬太陽、閑聊。
“開學的時候,她們說要帶家鄉的年貨給我嘗嘗呢。”母親有些自豪地說。看到母親的樣子,我心安不少。
1月24日(初二)
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突然飄起了雪花,隨風吹起的棉絮一樣,洋洋灑灑飛舞著,布滿目力所及的天空。
“下雪啦!”我們聚在玻璃窗前看著這群天地間的精靈,旋轉著曼妙的身資來到人間。兒子在玻璃窗上哈了一口氣,手指在上面寫著“哈哈下雪了”。對面的窗戶打開了,一股腦兒探出五六個腦袋,對著雪花興奮地指指點點,不時還伸出手去捕捉飛揚的雪花。
兒子和他表姐安奈不住,一陣風樣溜出去了,在小區的草坪上和雪花零距離接觸。
看著他們在雪花飄飛里追逐、打鬧、擲雪球的身影,如此相似的情景不斷在腦海里閃現,那不就是童年的自己嗎?只是,時光隔了三十年!
那時侯,雪下得比眼下大多了,古人說:鵝毛大雪。我認為說的是事實,不是夸張。到處都是白茫茫啊,一腳踩下去,淺處也沒腳脖子,就連覓食的鳥兒也休想憑借體輕不留痕跡,那一行行爪印在雪地上清晰可見。
我們瘋了一般在雪地上奔跑、翻滾、打雪仗、逮麻雀……
“姑爺,看雪!”小舅子三歲的兒子拉著我的褲腿,把我從記憶里拽出來,要我把他抱起來看。我蹲下身子,讓他騎到我的脖子上。他興奮地在我頭頂上拍著小手:“下雪了!”
小時侯,我騎在舅舅的脖子上看電影,如今,舅舅也老了。
1月25日(初三)
爬峰山。
峰山位于贛州市的南面,是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最高峰——寶蓋峰在清代就列為贛州八景之一——寶蓋朝云。上山有盤山公路,駕車可直達峰頂。清代同治版《贛州府志》這樣描述峰山:“崆峒山,在城南六十里,古名仁空山。自南康數十里蜿蜒而來,章貢二水夾以北馳,為一群望山,其最高者,為寶蓋峰”。
我們去的時候已經不讓汽車上山了,執勤的交警說:上面道路結冰,為避免事故,所以封路。我們不甘心,把車停在路邊,決定一路走上去。
我們一邊欣賞沿途的雪景,一邊閑聊。
妻子的表妹在深圳一家公司干得不錯,年前加薪、升職、出國,好事全懶上她了,引得表兄妹們一陣羨慕。小姨子年前開了家賣副食的小店,生意很紅火,這不,他老公正抓緊年初這段空閑時間裝修店面,準備擴大規模呢。表弟研究生畢業也簽下了就業合同,如愿留在了北京。想起那段求職的日子,表弟感慨萬千:我要是沒有留在北京,這段投簡歷、筆試、面試的經歷可能就成了北京留給我的一個個傷口,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愈合。現在好了,這些傷口處已經開滿了鮮花,倒成了我時時愿意回顧的一種經歷和歷練,這是我的財富,感謝他們!
我們沒有走到山頂,這沒有關系,只要我們用心尋找,路上的風景也很美麗。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路上,峰山寶蓋峰只是一座山峰。人生的路上,這群年輕人將翻越更多的山峰,相信他們!
1月26日(初四)
妹妹一家來看望父母。本來說好年前就要來送年貨,孝敬父母的,因為生意走不開,拖到現在。
前兩年,妹妹和妹夫用打工積攢的錢在老家開了家賣建材的商店,妹妹在店里打點,妹夫接到活在外面做,真正的男主外女主內。
妹夫說現在家鄉在搞新農村建設,家家都在搞建設,幫人家接水管、布電線、裝燈和熱水器,生意忙不過來。這不,為了跑遠路,也少遭些風吹日曬的罪,花了幾萬塊錢買了輛車。
外甥女今年高三了,六月分就要高考。期末考試還不錯,上二本線沒問題。我說:“你努努力,爭取上一本線。”外甥女很自信地回答:“沒問題。”“到時候,我們一起送你去上大學。”我指著一大家子說:“唐老板(妹夫)包路費。”
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開吃。
1月27日(初五)
八點沒到我和母親就到了醫院,母親今天要檢測血糖。
母親患糖尿病已經很多年了,原來一直吃藥,效果不是太好。年前檢查的結果是空腹血糖14點多,餐后2小時血糖19點多,母親注射胰島素。
醫院人不是太多,很快我們就做完了檢測。結果沒有我們預想的好,但效果也還可以:空腹血糖10點多,餐后2小時血糖12點多。醫生安慰我們,降血糖要慢慢來,不能一下降得太快,只要控制飲食,堅持治療,血糖一定能得到控制。我向醫生表示感謝并道別。
母親心情很好,說:“你陪我慢慢走回去吧。”
“你們小的時候吧,缺吃少穿,那日子過得真是苦。”路上,母親打開了話匣:“你父親兄弟多,分家的時候每家只能分到一間房,一升米。”為了盡快擺脫困境,母親一邊起早貪黑地干活,一邊省吃儉用。那時侯母親一日三餐就用稀飯對付自己,那稀飯稀得都能照出人影。
“好不容易從牙縫里擠出了一棟土磚房,又要供你們讀書上學,日子過得一直緊緊巴巴。”母親嘆了口氣說:“眼見著日子越來越好,我又落下了這病。真是能吃能喝的時候沒吃沒喝,有吃有喝的時候我又不能吃不能喝了。”
我和母親開玩笑:“你一輩子都給我們省錢。”
母親拍拍我:“這日子已經很好了,當初想著能吃飽飯就行了。”
我拉著母親的手,朝回家的路走去。
1月28日(初六)
年前一家大超市進駐我所工作的城市,引得小姨子的女兒興奮異常:“這么大的超市來到我們贛州,你們竟然無動于衷,快去逛逛。”
今日得空,陪著老婆逛超市去。
1月29日(初七)
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很多店鋪都開業了,爆竹聲此起彼伏,熱鬧祥和。
新的一年開始了!
【春節紀事散文】相關文章: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閑言碎語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
花期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