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愛車散文
愛車是我的第一輛自行車,棗紅色、24型、斜梁、包鏈。那是我考入鄉重點初中,要獨自一人到離家八里地的村子去讀書,爸爸看我身子單薄,斜跨在老式洋車上,只見車走不見人騎的樣子,怕有危險,毅然拿出家里足足半年的積蓄,乘車到新鄉精挑細選給我買來的。
記得當時爸爸騎行40多公里把車子給我送到學校時,我甭提有多高興了。因為之前見都沒見過這樣小巧玲瓏的車子,突然間夢幻般成了我的坐騎。趁著課間,爸爸扶著車后座,讓我慢慢適應著學騎,因為先前騎的大洋車,我坐不上車座,是斜跨著腳蹬走的。這車子小,又沒橫梁,一抬腳就能上去,騎者輕巧自在多了。見我騎得穩當,爸爸不知什么時候丟開了扶車的手,而我還一直以為有爸爸這個保護傘在后面扶著。膽小怯懦的我騎行的'靈活自如,還練習著停下又騎上,騎上再下來,繞著操場騎了兩圈,感覺熟練多了,一直跟在我車后的爸爸才說,自己早就丟手了,這兩圈是我自己騎的。并鼓勵我說,騎車其實很簡單,只要手把好方向,腳用力蹬,眼看好路,膽量放正,就不會翻車。見我仍沉浸在擁有愛車的幸福里,爸爸臨走又叮囑我,星期天自己騎車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之類。
從此,學校校園里,我的愛車格外醒目,成了一道風景。因為在八十年代初,農村有自行車的家庭本來就不多,還都是一色的黑洋車。一輛車服務一家幾代人,直騎到除了鈴不響其它哪都響,還叮叮當當的奔走在鄉村的羊腸小道上。所以,一下課,同學們總愛圍著我的車子左看右看,有的還會伸手摸摸車把,按按車鈴,像見了西洋景一般,羨慕至極。還不時有老師趁學生上課時,騎著我的愛車到操場上溜兩圈。每到周六,我騎車回家,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駐足觀看,指指點點。我知道,他們那是在說我的車子。
八十年代的鄉間小路,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泥濘難堪,愛車就這樣風里來雨里去,陪我度過三年難忘的初中生涯。我順利的考入了中專衛校,到市里上學不用騎車了,車子閑在家里,我和爸爸就鼓勵不會騎車的媽媽學著騎。沒幾天,媽媽還真學會了。此后,我不在家的日子里,愛車想當然就成了媽媽的交通工具。那年代,小紅車是我家的標志性物件。
八十年代中期,父親與人合伙投資的磚廠,因那年天氣多雨,難以正常運轉。有債主上門討債,一眼看中了我的小紅車。爸爸不得已只得讓那人騎走了。這是我放假回家,媽媽背著爸爸告訴我的。從那以后,我再沒見過和我愛車同款的女式小紅車。但每每想起愛車那乖巧精致的模樣和爸爸扶我學車時語重心長的話語,心里還是很溫暖。
三十年來,正是父親那樸實的大白話,在時刻指引我走好每一步——只要把好方向,就不會翻車。
【憶起愛車散文】相關文章: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閑言碎語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
花期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