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誤”與“悟”,只不過一瞬之間,一念而已散文
人生,似乎總在一個“誤”與“悟”之間行走,在得到后失去,在失去之后又開始懷念曾經擁有的一切,可細細想來,并非所有的過往都值得懷念,都值得你念念不忘。許是你曾經有過的傷痛,許是你曾留下過的遺憾,又或許是你曾經犯下的錯誤。可有些事情,如果一開始就注定是錯誤,為何仍會錯得如此美麗?盡管很多時候,我們都知曉其結局也許未能如愿以償,可仍舊如飛蛾撲火一般,拼盡全力去愛,拼盡全力,去做自己心中所喜之事。哪怕遍體鱗傷,哪怕結局是殘缺破碎的,你也依舊義無反顧地朝前奔跑而去。
或許,這是一種執著,也是一種執念。我們總是執著于自己所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愈是得不到,卻愈想費盡心思得到。可即便有一天得到了,你卻并非一定會為此感到開心。我們總要在犯下錯誤之后,才開始懂得后悔,才會開始懂得悔改。總要等待錯誤與遺憾無法彌補的時候,才會開始懂得回頭。可其實,人生的“誤”與“悟”,都不過只在一瞬之間,亦不過只在一念之間而已。
人間的一切繁華,如夢一場。繁華落盡,終是要回歸平淡。功名利祿,也不過只如過眼云煙,稍縱即逝。而人間的情與愛,也并非能夠如那美麗的誓言一般永垂不朽,矢志不渝。人與人之間講究緣分,而萬事萬物,亦都自有其意義,緣分來臨之時,你我都無從阻擋,將自己的'情感交付出來。緣分盡時,縱你千萬般不舍與挽留,也仍舊無法改變曲終人散的結果。
太執著于結果,則會患得患失;太熱衷于名利,則會迷失了本心;太執著于緣分的深淺,則會讓你淡忘了事物原本蘊含的美好。佛說:“萬法皆緣,不求則不苦。”可我們都不過只是凡塵中最為平凡普通的一個,又如何能做到端坐于青蓮之上,心不惹塵埃,冷眼看待世間榮辱得失,聚散離合?
但也無需做到大徹大悟,只因世事無常,萬物的輪回更替,總是瞬息萬變,你只需用一點殘心,一絲溫柔,一絲良善,一抹微笑,便能夠觸碰到其世間萬物蘊藏的美好。性不必做到一切皆空,只要有一點悟性,再堅硬的心也會變得柔軟,也會使你明白,萬事萬物其中的長度與深意。
一念起,萬花皆開放;一念滅,萬花皆凋零枯萎。蕓蕓眾生,生死榮枯,本是生命常態,我們昔日所見之景,所聞其聲,乃其感悟,皆由心境而生。若懂得世事本無常,卻能夠把握其有限的生命,而充分發揮其價值,亦是不枉我們來人世間走一遭。
我總認為,無論是誰,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人世間走一遭的。每個人,乃至蕓蕓眾生,山水草木,鳥獸魚蟲,都自有其價值所在。而生命的本身就是價值,使這生命光耀,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愿望。
星云大師曾在行文中寫道∶“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寬厚。有質量的生命才是真生命。那些沒有質量,只有長度的生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聰明人會把握住每個當下,讓每個當下都成為最快樂的瞬間。而愚笨者則在意生命的長度,他們總想著以后,未來,而忘記了當下。因此,他們的未來常常是由一個個苦惱的當下累積而成的。這樣的人,即使活得時間再長,也是無法悟道,無法體驗其生命的真正快樂的。”
既是如此,又何必再執著于過往所曾犯下的過錯,何須執著于過往的榮辱得失。人生本就是一場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在擁有之時珍惜,在失去之時灑脫放下。縱無法輕易地將之割舍拋下,也可以學會暫時忘掉身外之物,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靈。心若得到了平靜,得到了釋然,便沒有了掛礙。倘若心中無掛礙了,就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感到灑脫且自在。
世事本由諸多煩惱組成,但我也愿于煩惱之中自修菩提。只因菩提心,并非十全十美,并非一切稱心如意。而是盡其全力,于美好之中殘留的一點遺憾,尚留有殘缺,才更讓人回味無窮,才能更讓我們于“誤”之中,悟出生命的真諦。
而生命的這本無字經書,從來都沒有誰能夠為你解說其中的含義,唯有你歷經百千劫難,將萬水千山走遍,將紅塵百味,人情冷暖都嘗遍,才能真正領悟生命這本無字經書其中的真理所在。
《小窗幽記》里寫道:“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的第一法。”惟愿今后,眾生你我,皆能做到無論為人處世,皆是良善純真,安詳從容,不驕不躁,不卑不亢。于無字經書中悟出其蘊含的禪機,于這無常的世界里,做一個有情且溫柔之人。
【人生“誤”與“悟”,只不過一瞬之間,一念而已散文】相關文章:
心之所向,唯寧而已散文11-18
塵緣相誤,舊夢如浮散文11-15
緣分就在一瞬間的散文11-05
《終身誤》賞析12-17
《終身誤》解析12-16
我與動物之間的故事08-03
記與忘之間650字04-12
誤筆成蠅04-22
魔術而已高二作文12-19
面具人生散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