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落葉散文
歸根落葉散文1
初冬,寒風乍起,偶見金黃的葉片高空飄零墜落,尋著葉劃過的無痕,我覓得一幕知秋落葉的蕭瑟壯美。
落葉,你在空中飄搖盤旋,好像還不舍得墜落,似乎在訴說著因為太留戀你摯愛的人間。
你說你深愛著春的芬芳和華彩炫目,讓你感知幸福里香醇的味道;你說你愛夏的濃郁厚重,讓你知道什么是盡情綻放;你也曾噙著淚在秋意闌珊的枝頭歌唱——我深深地愛著這片滋養我的大地和頭頂那帶給我陽光雨露的蒼穹……
秋末,我在枝頭搖擺著迎接我一生中最悲壯的人間墜落,我還想再停留片刻,我還不太愿意離開,誰能拯救我不愿意飄零的那份凄涼,而我仿佛只是世間一片微不足道的存在,有誰在意了我飄下的一絲憂傷……雖然我明白,那是我能奉獻的最后一隅溫馨,讓人們欣賞我洋洋灑灑的葉落歸根的凄美。
蒼涼的冬,終究是來了,伴著不緊不慢的步伐走向我,沒問我是否愿意,冷酷地掀起了我和枝頭最后的一絲連接。我被吹起,無枝可依,飄零紅塵,伴著我晶瑩的淚光墜落一方。
“葉兒,你為何流淚傷心滿面,你可知你是美麗了人間四季飄落于紅塵的天使?”墻角的小草看著淚眼婆娑的葉兒問道。
“我深深地愛著人間四季,為何躲不過最終墜落枝頭湮沒人間的宿命,我只是留戀,留戀……”葉兒已泣不成聲。
“你知道你將化身泥土呵護來年春天里的花仙嗎?你不愿意流淌在春天里那片姹紫嫣紅盛景的血液里嗎?你可知經歷過榮枯沐浴過風霜雨雪的你來年可以隨著鮮花一起綻放春光點綴人間,你深愛的人間四季將與你一起輪回歲月?"
葉兒靜靜地聽著被風雪侵蝕得幾盡湮沒的小草竭力發出的聲音,在深夜里欣賞著高空里逐漸露出的星光,期盼著又一次天明……
歸根落葉散文2
有些東西,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出現。就像是喜歡一個詞語。“落葉歸根”,某個時刻,在
腦海里浮現的。
曾經以為,我不是一個會戀家,戀鄉的人。因為父母,從小就不在家鄉。
大學時代,每次回家鄉,總是想著再一次的逃離。以為后來的某一天,都不會再踏入故鄉了。
可是,每當回到大學時,那種思鄉的情愫,又會泛濫。
有時候,覺得人總是奇怪的動物。總是不懂得珍惜相見的時光。
“落葉歸根”,或許是因為離家多年,才真正開始懂得,家鄉,原來一直深深的扎根在心底,
就仿佛扎根于土壤的那片金黃色的麥田。那是心靈最乖巧的聲音。
“落葉歸根”,亦或是看過了繁華城市之后,對安靜平淡生活的一種追求。開始慢慢懂得,燈
紅酒綠的白天過后,終歸是會回到靜如小溪潺潺流淌的夜幕低垂。
“落葉歸根”,亦或是對于生命看破的一種自我救贖。生活,誘惑太多,欲望太強。后來的某
一天,當我們永遠的沉睡時,其實一切,都只是浮云。我們失去了最初的開心,最初的夢想,最
初的模樣。
“落葉歸根”。我想,是我此刻,心底深處最真的表述。是對于生命,最初的夢想。
“落葉歸根”。
歸根落葉散文3
風起云涌,暗香浮動,深山獨自埋沒,成長多年,落葉歸根,終是一場空!
題記
在這個被塵世埋沒的深山里,我獨自屹立,孤獨成長了好多年,孤寂落寞,終是獨自品嘗。原本以為,此生便可這樣安然老去,不曾想,一場風云涌動,卻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風起
那是一個愜意的午后,我孤立于高山之上,淡看人間風景,一個轉身,看到了身后的人兒,四目相對,相視而笑,我轉過身,繼續看著人間的風景,而那人,則撫摸著我的垂發,我的心歡快無比。可是好景不長,我卻突然發覺,我的千千垂發正在被那人用剪刀慢慢的剪著,一根一根掉落在地上,此刻的我,心如死灰,身體早已動彈不得。我呵護了無數個春秋的垂發,就這樣,消失在那人的指尖,寞默莫!
云涌
此后,我被那人帶下了山,來到了一個人潮擁擠的地方,被靜靜的安放在那里。陌生的臉龐、陌生的景,還有一個獨自流淚的我,我的心愿,落葉歸根,終是一場空!如今的我,被來來往往的陌生臉龐指指點點,談天談地,我卻不為所動。人海茫茫,人潮擁擠的塵世里,我在找尋那個熟悉的身影,不想再看見那人的背影,只想看見那人清晰的臉龐緩緩向我走來,求那個熟悉的身影帶我歸故土,重拾昨日的夢!我在等待,癡癡的等待
定格
許是老天看到了我的用心,或是老天讀懂了我的悲傷。同樣一個愜意的午后,我在人海茫茫中終于尋得那人的身影,熟悉的臉龐緩緩向我走來,我喜極而泣。那人來到了我的面前,替我拭去被風干的淚痕,卻在下一秒,轉身,離開,我再一次看到了那人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我的微笑,定格在了那個愜意的午后。心已冷,何必待君遲遲歸?獨守多年,終是回不到從前的地方,若說落葉歸根,又從何說起?
結局
如今,我依舊屹立于人潮擁擠之中,不再奢求落葉歸根,而是在塵世里,開始適應陌生的臉龐、陌生的景,還有一個時刻面帶微笑的我!初春來臨,我的千千垂發又發了芽!
前塵忘,今生笑,只愿此生尋常過。足矣,足矣!
夢縈
歸根落葉散文4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萬物隨之也發生不同的生長變化;而我也時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生活癥狀。
初晴的早晨,我不情愿在睡夢中起身,穿上衣服,來到房門前并打開房門,此時外面的強光刺入我的眼睛中,我懶洋洋地伸了伸胳膊,打了個長長的“哈、哈”,似乎還有點睡意,我用手揉了揉雙目,提了提精神,這時從房頂屋巖上掉下一片樹葉,正好從我臉上方垂落,抬頭看了看屋巖邊緣有無數個葉片正似露非露地探出頭來,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掉下來。
低頭一看只見院子的地面上落滿了各式各樣的樹葉,有手掌大的梧桐葉,鴨掌般的葡萄葉,桃形般的楊樹葉,魚兒般的椿樹葉……,都卷曲著,萎縮著,顏色有金黃色的、枯黃的、棕紅的、草綠的,有的上面還有若干個黑色斑點,蟲蛀的大小孔,讓我心寒意冷!
滿院子及各個角落的樹葉,幾乎沒有我插腳的地方,再看看房前屋后的樹上,秋風吹得樹枝“嘩啦、嘩啦”直響,也隨之有幾片葉子落了下來。
這時聽到東鄰有掃院子“唰、唰”的聲音,我也順便找來掃帚,從院子的外圍,有序地掃了起來,范圍越來越小,樹葉越來越集中,堆成了一堆樹葉,院子表面顯得非常干凈,我拿來火柴,劃著了一根點著了樹葉,火苗逐漸變大,冒起了濃煙,直沖院子的.上空,火苗在我眼前燃燒,有一種焦糊的味道和刺眼的感覺,臉上火辣辣的,身上有點溫暖,我看著聯想著,想到了過去,用鐵絲線穿樹葉,滿街掃落葉的一幕幕,不知穿了多少個秋季,掃了多少堆樹葉,曬滿了一院子,存滿了一屋子,用來燒水做飯。如今樹葉都無用之處,被我們拋棄,變為草木灰,為之惋惜。!
如今正是晚秋的季節,幾乎天天一早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掃院子,樹葉時時多少不一,但總得打掃一遍,樹葉全被一掃而盡,變成了垃圾,消失在目光里。
每次打掃樹葉的同時也讓我想起一句句俗語,秋風吹落葉,落葉歸根。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人生如夢,草木一秋……
大街上,落葉已被辛勤的環衛工人,早已打掃的干干凈凈,分別堆積在道路兩旁,正往垃圾桶里裝,看到干凈的寬敞大道,給新的一天的開始,帶來好的心情。
行馳途中,隨時有樹葉在我眼前飄然自如地落下,似乎在警示我,謹慎駕駛,注意安全!
秋天的景色讓我留戀、有感,不知不覺一天過的真快,而且很有意義。
今夜窗外的秋風吹的樹葉“嘩啦,嘩啦”直響,總感覺身上有些涼意,我用棉被蓋嚴身體,閉目靜思著,我想了很多很多。
睡夢中一片片樹葉在我身邊落下,幾乎把我身體覆蓋,我感覺身上溫暖了許多……
歸根落葉散文5
秋肆意地闖入大地的懷抱,挑起她那傲不可攀的眉宇。片片枯葉,靜靜如蝶,婉約地飄落著。
曾經年少的游子,背著空空行囊踏上回鄉之路。剎那之間,又憶起昔日燭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他垂下頭去,看見那件早已破舊不堪的衣,不禁淚流滿面。這淚水和著秋的雨,落榜的他,把自己擠進一個狹窄的空間。
他將頭沉沉地埋入歸鄉之途。他的心明了,牽引著他的步伐的,是慈母的守望。
葉在幼年之期,無憂地吸取根的養分。曾認為,自己有一天也可成為一棵高偉的樹,可當秋到來的一刻,落葉飄落,破碎了它的夢想。它深深地歸入泥土。落葉歸根終為感恩,而這也是根一生最期待的一刻。
葉落了,游子歸鄉了。無論他是否錦衣還鄉,無論他是否金榜題名,一切都不重要。慈母仍如往昔,坐于燭臺之前,只是面容早已蒼老。她用顫抖的雙手將針縫入衣中,無論兒離鄉多少年,那件衣所承載的愛與思念沒有絲毫減輕。
落葉歸根吧,慈母依然會為你縫制布衣,她會用微笑為你保密,你的成功抑或失敗。她就仿佛那無所求的根,只為葉的滋長而存,她不求葉的回報,僅想讓他學會成長。
繁華一世,終究要揮手而別。僅有母親的溫情足以將黑夜感化,你知歸鄉來報就已足矣。
一切的一切就讓它隨風而逝吧。記憶實為帶不走的往事,就讓它植入彗星的尾巴,在這一刻拋開所有,僅留落葉歸根吧。
點評:沒有具體而微的細節,卻有清晰的敘事線索,以“蒙太奇”的手法,散文化的筆調,觸動讀者母子親情的心弦。
歸根落葉散文6
不寐的深夜里,頭發被一只無力的手慢慢撫摸,那只手從我的發梢移到額頭,又爬上我的臉龐,掌心柔嫩的皮膚和我的鼻尖,眼皮,嘴唇親密接觸后,又去了我的發梢。
我很安靜地沒有動,沒有睜開眼睛,我怕驚擾一顆脆弱的心靈,我怕傷害廢手的掌心。
那是一只廢手,除了還有血液維持一個恒溫人類正常的體溫,它毫無氣力,手指都軟塌塌的。她總是拿她另一只強勁的手去幫助這一只廢手。我知道她有多想用那只廢了的手臂,她大概很渴望用它來撫摸事物,去感受這世界強有力的曲線。
所以有了那個失眠的夜晚,她用她健康的手抓住廢手,在我的臉上頭上輕輕地撫摸,我沒感受到它蒼老的皺紋,我感受到了一種新生兒的年輕。
歸根落葉散文7
一夜,我們在一家燒烤店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在國外的這些年,我不懂酒對我的意義,和誰喝酒,對我來說,才意義非凡,也因此,和他們在一起,心甘情愿地拿著杯碰得叮當響,雖然不會喝,卻把那些醇香的氣泡液體融進血液。
這之前,我參加了小學同學聚會,在宴席上,雖然對于那些養孩子、教育孩子的話題,看著十幾年前被我掐過打過,和我在操場上你追我趕過,一起挨過罵,一起瘋過的同窗,還有身旁已身材微胖的老師,腦海中忽然閃過的一個詞是:落葉歸根。
當年在大家初心萌起,懵懂時光給我們根基的人正是身旁這片光芒萬丈的燭光,像不朽的大樹,我們都是這樹上的樹葉,我們成長成濃綠的生命,被風帶去四面八方,可如今我們能團聚,正是“落葉歸根”的最好詮釋。
前幾天,看過一個小學生寫的詩:我想成為一棵樹,我開心時花開,我憂傷時,落葉。如今,我們并不憂傷,我們只是思鄉的孩子,骨子里對根的歸屬感,讓我們團聚在一起。
歸根落葉散文8
家鄉是一座小城,是我年輕氣盛時壯志豪言里“再也不會回去”的地方,但我之所以不能擺脫它,并不源于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我并不覺得我愛這里,這里裝滿了我的傷痛,有我太多的苦澀與悲涼,它憑什么讓我愛它?
無論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還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其實不過是母親和新娘,哪怕鄉愁變成了一方矮矮的墳墓,也是因為母親在里頭,哪怕鄉愁成了一彎淺淺的海峽,也是因為,大陸在那頭,你學過余光中的《鄉愁》,但你沒和我碰過一杯酒,所以也許你不喜歡我這么說。
深夜買不醉,我和十幾年前的同桌碰著杯,他眼睛里含著滿滿的星光,惹得整個氣氛都亮堂堂的,我們懷著“我干了,你隨意”的心情,健康地把心情吞進去,打著飽飽的哈哈,會意地笑,這里面是懂得的含義。
我望著他掛在月亮上的那句“老人在,家鄉在”,才明白他眼中為何閃爍星光。我才不管你經歷過什么人生悲劇,我才不怕你在我眼前悲從中來,你不過是被一個或另一個雌性用盡生機拉扯而成的生命,她耗盡力氣直到讓你有力氣去往他鄉,直到她無力逃去他鄉。所以她在這兒,你才會來啊,所以你才有了惆悵和眼里的星光啊不是!
熱土其實不是真的土,是你尿熱過的炕頭,是你騷氣熏天的布片在烈日里的招搖,家鄉其實不是真的家鄉,是熱淚盈框時最想撲的滿懷,是遠走他鄉后會回去看望的那個老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恩和親情都是情。一片情是思念之情,一方愁是鄉愁之愁,鄉是扎根的老人,他在,家鄉在,他不在,你就成了你下輩兒的鄉,成為你下一輩兒的根兒。
歸根落葉散文9
編輯薦:我們的日子還是靜靜的,像桌上的熱茶杯中升騰著熱氣,淡淡的,暖暖的,流淌在我心間,莫名的舒適,莫名的心安。
我想,當我老了,應該會選擇一處安逸閑適的住處,靜靜的度過此生的末尾,又或許我會回到最初的樣子,收斂所有外放的鋒芒與所有的張揚,淡淡的如一朵飄花,悄悄的留下一絲一縷的余香,然后慢慢的飄落,散至草地上,最后漸漸的枯黃了,融入了土地里,這也許人們常說的萬物歸零,落葉歸途吧。
我想,當我老了,會成為一朵不起眼的花,飄揚在晚風里,在黑夜里靜靜的凋零,安靜恬淡。我想人生就應該像花朵一樣,在不經意間綻放,在無人問津的時候枯萎。生來沒有帶來什么東西,死后也應該不帶走任何東西,輕悄悄的來,輕悄悄的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們生在這世界上,有些人為了毀滅,有些人為了創造,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平衡的,許多東西都是相對的。如果沒有悲傷,又哪里會有快樂,如果沒有痛苦哪里會有什么幸福。有苦有樂,有傷有痛,有生有死,這才是真正有滋有味的生活。如果活得像個行尸走肉,那么生存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每個人生來都是很簡單的,只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經過環境的熏陶,經過生活的洗禮,經過教育的改變,人就慢慢的不同了,有些人只能活在社會的底層,有些人注定了活在世界的頂峰,這不是生來注定,而是經過時間的改變,一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注定了他此生的路。
可是人呢活得再好,都不能為了別人去活,不要為了不屬于自己的觀眾,去演繹自己不擅長的人生,人生活得最好最美不過兩個字“快樂!”畢竟你在這世界上獲得的成就再大再多,死后獲得多大的贊頌,都只是浮云,因為這些東西你不能帶入地下,終究會隨著時間消逝在風沙里。
我只想平凡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去爭名奪利,如風中的楊柳,在陽光下悠揚的飄舞著,肆無忌憚的做著自己想做的動作,吸收著自己想要的營養,我的需求很簡單,也不多,快樂就好。
當我老了,日子不再風風火火了,也不再轟轟烈烈了。穿著舒適的鞋子,與三五好友相約在一起,在這小鎮的晨曦下散步,吹著這暖暖的微風,看枝頭的花朵散落在你我的肩頭,花香彌漫在我們周圍,最后我們踏著暮色,看著晚霞在這晚風中,靜靜的走著,漫無邊際的走著,感受這小鎮清馨的味道。
如果老了,就選擇這樣安靜閑適的生活吧,嗅著小鎮蒼老的味道,感受他蒼茫的呼吸,即使時間改變了我與它之間的容顏,不過,那又何妨。我們的日子還是靜靜的,像桌上的熱茶杯中升騰著熱氣,淡淡的,暖暖的,流淌在我心間,莫名的舒適,莫名的心安。多年后即使時光已不再,指尖那幾縷琴音,依舊還在我那嫻靜的心里回響。
落葉歸根,安逸閑適,靜靜的凋落在無名的街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歸根落葉散文10
今年國慶節的長假我決定帶著老婆回一次我的故鄉。說來也怪,當決定做出以后,兒提時代與故鄉有關的點點滴滴像已塵封了40年之久的火山,再次地“死灰復燃”了起來。故鄉的那山、那河、樹林、小路、橋梁、老屋、以及兒時的玩伴宛如在百度中輸入了關鍵詞那般清晰地出現在眼前跳躍在腦際,如此般的記憶讓我詫異。半個世紀的人生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乃至事件,在時間的流失中,我已經忘卻了,我已經把它刪除了,我已經不想再去回憶它了,然而壓根兒都沒有想到兒童時代的故鄉會仍然存活在我的心坎里。
小時候我最期盼的是寒假和暑假。因為那是我和姐姐、妹妹在外婆帶領下回鄉下的時光。還沒有放假我已早早準備好了回鄉下的行李,簡單的替換衣服、一個書包和一些小禮品(鉛筆盒、橡皮、小孩書諸如此類)。雷打不動的放假第二天是我們一行的出發日。出發的當晚必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不管母親怎么催著,快睡,明天一早就要起床趕路的,還是不管用。我們每個人有著自己不同的興奮點。外婆馬上要見到外公、媳婦和孫子孫女們了,能不興奮嗎?她在整理著她的包裹,在計劃著有限的上海貨如何不失公正的分配到每個家庭,和媽媽竊竊私語商量著大人的事宜。我裝著睡著了,其實根本就沒有睡意,心早已飛到了鄉下,想著去年那只母羊下的小崽現在不知長成啥樣了?那些我喂過食的小豬是否都被舅媽賣出去了? 最令我牛逼的是上個假期回上海前給鄉下玩伴的承諾——給他們每人都帶一份禮物——就將兌現了。
回憶起這些往事,想到明天就要重溫闊別40年的故鄉了,我失眠了。說是興奮吧,卻找不到孩提時代的明確興奮點;說是激動吧,經過大起大落的我也不至于吧?昏昏沉沉地熬到了清晨,起床,上路。
藍天白云可是上海難得的好天氣。精神抖擻的樣子根本就看不出我昨晚是失眠的。國慶節的路是這般的擁堵,只是在新聞中看見過,至今為止還沒有親身經歷過。原本只需2小時的路程,這次開了足足的4小時,外加老婆一路的嘮叨和抱怨,但是心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響。
終于到家了。家正南面的“銅管山”依然橫躺在面前,只是好像比從前的矮了些。還沒有等我定過神來,院子里就像開鍋似的“炸開”了。我宛如是一個榮歸故里的英雄被蜂擁而來的親戚、鄰居、孩提時代的玩伴團團圍住,和我握手的、向我做鬼臉的、拽我衣腳的----,一股暖流剎那間涌遍全身,我感覺到腳下的土地在升溫。雖然我出身在上海,可是我的母親父親、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出身在這里,我喝著上海的水,身體中流動著卻是故鄉的血。此時,我有一種感嘆,我應該是生活在這片故土里的人啊!生活在上海是一種地理的錯位。
次日,表哥提議帶著我和我的太太去周邊的旅游景點玩玩。我說,讓嫂子帶我太太去玩吧,而表哥帶我去尋找從前的痕跡。老婆來到這里就像是一個局外人在看我演出那樣,她的不可思議我理解,同時我也希望她能理解我的“一腔熱血”,因為我腳踩的土地是我久違的“血土”。
故鄉的土地是熱的,故鄉的空氣是甜的。我徜徉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回憶著流失的光陰,尋找著從前的“蛛絲馬跡”。
在排列無序的眾多田快中,還是找到了一快我印象中的。這是我舅媽長年勞作的一塊農田,每當晚霞降臨時,表哥就會帶著我去這塊地,幫舅媽收拾農具帶回家,我則在田埂旁玩泥巴,并且總是在這邊上的一個茅坑用廁。表哥驚訝地問我,當年的參照物——茅坑——已經消失了,你怎么還能辨別出這塊地呢?我說,走到這里我就聞到了當年的茅坑味呀,雖然水泥路像一條條銀河撕裂了原本的農田,蜿蜒地流淌在水稻田中,伸向遠方。
走著走著,我突然尖叫了起來,啊呀!怎么這座小橋還在那里呢?這是一座木制的極其普通的小橋,高、陡、窄、兩邊沒有護欄。站在小橋下,我不禁黯然恐懼,當初才七八歲的我經常偷偷地過這座橋去找我的玩友,為了這件事不知挨過外婆的多少次揍呢。走這樣的小橋,要是遇上一陣大風,不被吹下河才叫怪呢!
說起落水,我真的有過這樣的經歷。9歲的暑期我在老家河邊玩耍,當初外婆叫大我三歲的姐姐看管著我。誰知一起玩水時,姐姐已經忘記了身負的重任,盡情地和我玩起了水仗,一不小心我滑入了河中,姐姐一定是被眼前的一幕嚇呆了,她傻傻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的看著我在水中掙扎,掙扎中我攥住到了一顆樹根,爬了上來。
老屋經過幾次翻造,但是這條河還保持著當年的風貌和功效,一條河流經九戶人家,女人們在這條河里邊洗衣邊聊天,男人們抽著煙在河兩邊垂釣,每家每戶吃的菱角產至于這條河,河邊種植著橛子和柿子樹,給他們提供著季節水果。我在這條河里洗過澡,在這條河里游過泳,在這條河里捕魚抓過蝦,隔著這條河和對岸的玩友嘮過嗑,冬天我踏著冰來回于這條河的兩岸-----。這次我又看到了它,面對曾經要過我命的小河,竟然沒有一絲的恐懼,還是那樣的親切,盡管河水沒有從前的清澈了,河面也比從前的窄些了。
故鄉畢竟不是世外桃源,也難敵世道的變遷。還沉浸在昨天的熱鬧非凡中的我,第二天醒來迎接我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村莊里除了幾口老人和村口來回的幾條狗在溜達外,在也不見其他人影。
借著這突如其來的清靜,我發現故鄉還是發生了許多變化。農田比從前的小多了;悠閑散養的牲口幾乎消失了;雖說還自稱為農民,其實除了種植少量的蔬菜,幾乎已經不用種田了,自家的農田都承包給專業戶去經營了。
要說變化最大的就是老屋了。現在家家戶戶都獨立了出來,蓋起了樓房,打起了圍墻。我更向往是原來的建筑: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幾十戶人家進出同一扇門,中間有一個大大的天井,,回廊四周分布在著不同的人家(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結構),無論刮風下雨都不影響你從這家串門到那家。我還清楚地記得為什么過年喜歡去鄉下的一個原因,就是年夜飯我可以在這家吃一口,然后串門到另一家再吃一口,直到累了、飽了、所有人家都吃遍了,才方休。
年夜飯后,婦女們圍桌而坐啃著香瓜子笑談四方;男人們抽著煙玩起了牌,小孩子在院子里你推我搡的放著鞭炮,高升鞭炮捆綁著笑聲、吼聲、歡呼聲竄上天空,在夜空中怒火開放。
和諧是這里的主旋律。
想到這里,我真為農村的全面城市化而擔憂。在這次回鄉的高速公路上,時不時的看見垃圾從高檔小車內被拋出,高速公路兩邊垃圾成堆,這些都是城里人的杰作。今天的城市人是生活在利用與被利用的錯綜復雜的關系社會中,有權的就是爹,有“奶”的就是娘,城市土壤已經被金錢銹蝕的只能生長一件“植物”了,那就是唯利是圖。
這次重歸故鄉,有喜也有愁。一定要與城市人比較,鄉下的人自信缺乏一點,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低一點,工作生活的節奏慢一點,他們沒有強烈地攀比心,只要生活還可以的話,更容易滿足當下。這難道是缺點嗎?這種心態或許會使社會的發展慢一點,但是一定會更穩一點不是嗎?宗教革命的領袖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于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是在于公民的文明素養。”
在我的提議下,拍了一張全家福照片,26個人因為我的到來集聚在了一起,是多么難得啊!在這張照片里你找不出窮與富之分、“土”與“洋”之別,有得盡是每個人臉上都蕩漾著血脈相連的喜悅之情。
3天就像是3小時那樣的短暫,我又踏上了回上海的路。開著同樣的車,行駛在同樣的高速路上,但是車速怎么也快不起來,心情隨著遠離故鄉而變得越來越沉重,漸漸地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四個大字“葉落歸根”。
【歸根落葉散文】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散文《落葉》教案04-08
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落葉教案12-27
高一敘事散文:秋風掃落葉12-15
落葉時節,只為聽你一曲散文欣賞04-30
大班散文詩《落葉》說課稿(精選5篇)10-02
幼兒園中班《落葉》散文詩教案03-27
高考落葉作文09-07
落葉驚心作文09-12
落葉與樹作文03-19
高考落葉作文(5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