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現在年輕人的情感宿命散文
我突然很想談談,這一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
認識,戀愛,生活,分手,相親,結婚。這應該可以當成是一個順序性的東西。兩個陌生的男女認識,感覺良好相互喜歡,確定關系。然后生活,工作奔波,考慮結婚。此時,家人介入,金錢,房子,車子,以及生活中的各種無奈和壓力,男女選擇分手。繼而,選擇相親,我不討厭你,你也不討厭我,然后,結婚。
倒是想起幾年前聽廣播《中國之聲》里的一個節目。說的是一個農村女孩子寫了一篇《農村女孩的宿命》,然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那個時候并沒有覺得如何,只以為他們是不愿意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近期發生在朋友身上的事情,卻徹底的讓我發現,原來這類的循環式婚姻家庭,在中國還是很平凡的,倒真的如宿命般擺脫不了一樣。
朋友和女朋友戀愛三年有余,當交流里面涉及到談婚論嫁之時,卻只因房子的原因而止步。兩人的分手不禁讓人唏噓,倒不是不相信他們的愛有多么的不真實。而是發現,在現實面前,再真實的愛也會變得不真實了。朋友的朋友替他訴苦,可是于我而言,只能選擇淡漠的認可以及對現實的無奈。
那篇農村女孩的宿命中說,生活在農村的女孩,到這個城市來打工,最后的命運并不是在這個城市尋找自己的愛情,而是回家相親。呵呵,相親,這個在中國遺留千年的封建習俗,竟然在高速現代化的社會里,又悄悄的復活了(應該說從沒有死亡)。當然,對于單身男女來說,他們也是很能理解的。遂又想起了一個人說的'一句話,生活在當下男女的幸福感有多強。其實我覺得,應該改成,當下男女的自主婚姻有多少才對。
想起11年春晚上蔡明主演的那個小品。小品中蔡明演繹的是一個辣媽的角色。雖然最后以其深明大義為結局,可是現實的情況里,有多少家庭的父母會如此的深明大義呢。又或者說他們并非不是深明大義,而是以他們所謂的幸福感來支配著兒女的情感吧,而這也恰恰淹沒了這一代年輕人對幸福的追求。
高速發展的中國城市經濟,為什么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向了婚姻的困局里呢?是因為社會的還不開明化嗎。以前有個放羊娃的故事,震撼了好些人。可是就現實的情況來說,那些奔波在城市里的青年男女們,有幾個不是放羊娃式的人物。拼命掙錢,為了家庭,為了生娃,為了娃考上大學,找到女朋友,結婚生子,然后繼續考大學,結婚生子。當然,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否認這個現實的不可違逆性,但是如果這些行為的存在,只是一個機械化的運作,而缺少情感,缺少愛,那么其延續下去又有何意義呢。
中國是一個正在進步的國家,就像現在的中國經濟,可是經濟的高速發展背后,卻是人物意識增長的匍匐爬行。城市與農村極大的文化差異,造就了什么,造就了這個國家的不安,這個國家的人的意識的散漫,缺少信仰,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缺少一種生存下去的理由。因此他們玩非主流文化,玩腦殘文化。這是因為什么而造成的,我以為,這其實就是高速發展經濟后中國大眾文化的遺失。又或者說,中國自改革開放發展到現在,已經沒有大眾文化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可以說為中國崛起而奮斗。而現如今,能讓那些年輕人聽到的就只有糜爛,盲目,墮落,謾罵。最后繼續一個無止盡的死循環。
很多人覺得,婚姻家庭,可以改變一個人。因為,婚姻家庭可以說是一個人情感的沉淀。無論你多么潮,多么腦殘。當你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庭后,你就會考慮到很多事情了。因為你得為你的愛人設置一個好的未來。可是,現如今的情況是什么呢?現如今存在在中國的婚姻家庭,大可以說成是房車婚姻,以及金錢婚姻了。這是一種缺少愛情的婚姻,或者說是一種不需要愛情的婚姻觀念。那么,我更愿意稱這樣的婚姻只是一種附屬品,就像購買一個昂貴的LV包一樣,嫁給了一個有房有車有錢的人無疑只是為自己的LV包延長了保質期而已。其后果可想而知,擺在中國當下家庭情感問題就像是夢魘般,延伸乃至不可避免。
對于現代的中國男女青年來說,宿命大抵是很難逃脫的吧。我倒是我蠻憧憬西方人對待愛情的那一份真摯,因為我覺得,那才是一種愛的體現,而并非只為車只為房。就像于連的愛,就像維特的愛。雖然兩者都存在一種畸形的愛情觀念,但是我們無法否認他們對待愛情的那一份執著。而在中國,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又或者說,中國的大眾文化,根本就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
封建主義的門當戶對,現實主義的金錢至上。這些無疑都是扣在現代男女身上的重重枷鎖。有人問,既然他們相愛,為什么不去追求,愛情是自己的,為什么非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呢?我想說,那么因為他們從骨子里就已經遺失了追求真愛的那一份勇氣了,取而代之的是卑躬屈膝,面對現實。搞笑的是,現代的年輕人接受了這種現實,而對于他們下一代而言,也是要去延續一樣。
即是這般,那么在中國又何來情感而言呢?可以用房車來表達嗎?少數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擁有經濟基礎上的,而絕大多數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追求經濟基礎上得。好似說到底還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有關的。貧富差距的日漸明顯,讓中國很多有識之士選擇了逃離,可是這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而真正逃離的是什么呢,是這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人對自身情感,愛的淡漠,以及無視。
中國現在的年輕男女因為宿命而遺失了愛的信仰,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宿命的存在呢,是中國的大眾文化的遺失以及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協和。該如何去構建一個屬于中國的大眾文化呢?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又或者說這是個需要我們共同去研究發現的事情。就像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中國的年輕人是為了中國崛起而奮斗。現在的中國年輕人似乎都在為房車而奮斗的。而這樣的房車和養了幾只羊、下了幾個羊崽子又有何分別呢。
最后記起曾經一個朋友說的話,在這樣的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取決于他的理想實現了,目標達到了。而是取決于他有多少錢,有多少女人。如此看來,現在讓我去談論現在年輕人的情感問題,真實羞煞人也。
【談談現在年輕人的情感宿命散文】相關文章:
離別,宿命一樣的準確散文05-02
談談當下的詩人們散文07-21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01-31
情感散文范文01-02
追憶黑板報的情感散文01-17
依然夢見你的眼的情感散文01-31
年輕人的簡短座右銘04-02
一千零一夜的童話故事情感散文07-15
年輕人的社交技巧有哪些08-18
我是你的驛站,你卻是我逃不開的宿命現代詩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