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先生今年七十二散文

時間:2021-05-09 18:19:13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先生今年七十二散文

  先生名叫孔沁梅。也許并沒有多少人注意過這位一生堅守鄉村教育的老前輩,然而,在我的心里,他是我所遇見的最偉大的語文教師之一,也是他決定了我的人生方向。

先生今年七十二散文

  我曾給孔老師寫過一封信,信中寫道:“……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我已年過四十,而先生也已七十有二。想起當年在唐劉中學讀書的情景,真的如在昨日。現在則以自己尚能作為一個讓老師感到驕傲的學生,倒也覺得沒有虛度年華!”

  在唐劉讀高中的兩年,決定了我這一生的追求。我到現在都沒有改變當初的選擇,也從未后悔過當初的選擇。先生是影響我的重要人物,可以說,沒有先生的引導,就沒有我的現在。幾十年了,一路磕磕碰碰地走了過來,而沒有想到,身外的世界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只不過于我而言,在今天這樣一個功利的世界里,也還仍然愿意固守著當初的一些東西,可能存在著很多不為他人所理解的東西。所好的是,我現在早已有了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全部理由與可能。

  先生對我文化的熏染,決定了我的追求。我也知道,在先生的內心深處,未嘗不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像我這樣。這樣說來,這樣的社會,是不是令老師您非常失望,是我不敢說也說不好的事。然而,在我的心里,我知道,當初您的文化姿態與辦學理念,是現在的教育者們所無法企及的。

  我在家鄉興化市唐劉中學讀高一時,我的語文老師就是孔沁梅。孔老師語言表達上的功夫在我們興化縣教育界很有影響。我特別喜歡聽孔老師那富有演講色彩的語言,那是一種很富有感染力與雄辯色彩的語言,是一種散文化的語言,放得開收得攏,縱橫捭闔,那股語言之流有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氣勢,這是這一點,讓少年時代的我常常激動得難以自持。我無數次在心里想象未來:將來一定要做像孔老師那樣的語文教師,用自己的語言打動我的學生與聽眾。正是這樣的少年情懷,決定了我選擇做一個中學語文教師。

  在我讀高一時,縣里組織了一次語數綜合競賽,照理,這樣的機會,只可能是高二畢業班學生才有幸參加,可是,在孔老師的力薦下,我代表唐劉中學參賽,當時,只有兩名學生參賽,另一名是高二的數學尖子。孔老師看好了我能夠在語文上獲獎。我沒有讓孔老師失望,我的語文單科成績獲得全縣第一名。

  孔老師興奮地拿著我的試卷到各個班進行展示,將我的作文拿到各個班范讀。可以想象,這對我一個高一學生有多大的鼓舞啊!那時候,我才14歲,二十多年過去了,可那情形仍然如在目前。我甚至還記得我的那篇作文的題目《從僧珍易宅說起》,文章援引《南史》中一個封建官員不遷居到豪宅去的例子,談政府官員和黨員應該為百姓鞠躬盡瘁的事。

  孔老師不是一個拘于書本教書的人,他非常注重在每一篇課文的關鍵之處和出神入化的細節處點撥學生,在《祝福》、《藥》這樣的課文講解中,隨處可見他的教學智慧和別具匠心的著意用心。這一點影響了我現在的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這一點影響了我后來在進行小說寫作和小說評論時的行為方式。特別是我的小說評論,以一種獨特的文本對話方式,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并受到著名評論家像中國社科院陳駿濤先生、北大中文系陳曉明教授和眾多作家的高度評價。我想,這一切都是得益于孔沁梅先生的。

  還記得有一次是講解《琵琶行》,孔老師說,白詩老嫗能解,希望同學們在預習時體會到這一點。我在孔老師的指點下進行預習,到正式上課時,我已經能將這首長詩全部背誦了。孔老師了解到這一情況,便有意讓我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在正式開課前背誦全詩。現在想起來,我現在飽讀詩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全部爛熟于心,與先生當時的鼓勵是分不開的。

  我走上教學崗位之后,與先生有四年共事的時間,那時他是校長。我在第一次開公開課中亮相時,他似乎比我還緊張。當時我準備在高三理科復習班面對來自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以及各校的高中語文教師,執教高一教材中的《藥》一文。孔老師在上課前親自指點我抓教學線索,抓課文線索,同時一再關照,教學對象已經發生改變,教材中的這篇文章是高一課文,現在是高三復習課,要注意取舍,要注意課堂氛圍,要注意知識重點,要注意教學細節的把握與開發,要注意公開課不能上成表演課……我大學一畢業就執教高三,一步抵達了一個中學教師在一生中的職業最高層,這使我在從事教學的最初階段便能深切地了解在我的全部教育生涯中需要哪些東西。這一點,是與孔老師對我的賞識、信任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我是在孔老師的指導與影響下一步步地成長起來了,我的長篇小說《重塑生命》分別于2001年和2002年在北京出版社和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在特殊教育界享有盛譽,臺灣有關部門還將這本書定為中高年級學生必讀書目。我的文學評論集《經過與穿越》由國內著名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發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本國內唯一一本由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單獨完成的對話體文學評論集,有著較高的學術水準,精確而大氣。”我的小說、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及教育類文章,已達五百篇。我加入了江蘇省作家協會,榮幸地成為中國青少年寫作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大型文學刊物《莽原》的“作家對話”欄目已七年之久,又在《西湖》開辟專欄,與國內著名作家、著名文學評論家、著名文學期刊的主編進行對話。

  作為一個小說家和評論家,我的最得意之處是得到了先生的夸贊,是因為先生將我引為他的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他稱許我為當年唐劉“孔門二君”中的一員。孔門二君,另一人則是現在執教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的華學成教授,當年,我們共同受業于恩師孔沁梅。然而,在我年過不惑在他年過古稀之時,他卻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平,你有了現在的成績,應該繼續努力,你必須盡快成長為更有影響的作家與評論家,同時應該利用自己的這一長處,考慮多為當代語文建設做一點事,你必須像葉老那樣,文學與教育雙修,寫作與教研并重,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大師級的人物,這就是老師對你的要求。你應該為此后的'人生設定這樣的目標!你有這個能力,我知道的!”

  我內心感激且惶惑不安,但那一聲“我知道的”,透出了多少內心的相知與認同,表達了一個老師對學生的多知厚重的勉勵與熱望!

  是我的老師發現了我,又是他進一步引導我自己發現自己,引領我讓自己成長為自己。老師過去教我學文,現在則進一步引導我走向更高遠的境界。

  孔老師原名孔慶梅,對孔家的家世稍有一點了解的人也都知道孔老師名字中間的那個字應該是一個“慶”字。慶字輩而下分別是繁、德、祥、令……孔氏家族,作為中華第一家的孔門,古有孔子至圣先師,開創了中國教育,而在我的求學生涯與人生之路上,我也有我的孔夫子。多少年來,老師不是書信便是電話,一直告誡我為文之道與做人之道。

  孔老師的教育激情和文化意識,多年來一直影響著我。我深深地感到,一個人如果沒有教育的激情而又站在講臺上,確實是一種悲哀。孔沁梅,是一個有文化品味的老師,他的文化追求與滿身洋溢的文化魅力,都促使我在從教生涯中追求文化,力求使語文充滿更多更豐富的文化意蘊。

  我知道,我和孔老師可能有著某些共同的品質,譬如,最明顯的一點:關注身外的世界,但卻能做到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改變,內心的一些東西,都不會改變且永遠不會改變。

  史家論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先生到了七十二歲高齡的時候,給他的學生肩上壓上了這樣的擔子,我可能力不能及,但敢不以一生之努力回報老師如此之期許?因為我深知,在他對我的期待里,實際上埋藏著他那一代教育人的夢想!

【先生今年七十二散文】相關文章:

今年不能收麥散文05-02

龔先生舊居修繕的散文05-01

朱金華散文:雜家雷家炳先生05-16

唐會要卷七十二07-05

《管子》海王第七十二06-25

七十二變童話故事04-02

《遼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07-08

《金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十07-08

《新唐書》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07-08

《通典》卷一百十二 禮七十二07-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丁香爱丁香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AV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