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的豆角面隨筆散文
豆角面是我老家陜西商洛客家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普通的家常便飯,確切的說,應該叫做豆角燜面,只是老家人習慣了稱其為豆角面。
要說這豆角面很普通吧,也的確是很普通的一種家常便飯,但是對于商洛人來說,吃豆角面也得分季節。每年的夏至過后,就是商洛農人們采摘豆角的最佳時節,這時候,無論是田間地頭,您總能看到一架架迎風累累的豆角。
因為老家商洛地區,四季溫差特別大,一旦到了隆冬,所有的田野里都會光禿禿一片,只是到了夏秋季節,可以說幾乎各種花樣的蔬菜都有。也因此,在老家商洛流傳著這樣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每年的清明前后,人們在種過了所有的糧食蔬菜之后,就緊接著種豆角了。豆角不比其他蔬菜和作物,只要是田邊地頭,容易采光的地方都適宜播種。出苗過后只需插根細木架,它就能結出累累的豆角來。
正因為豆角容易栽培和管理,每年的夏秋季節,商洛的人們總有大量吃不完的豆角,賣掉吧,此時大量豆角上市,又值不了幾個錢。除了炒菜和做餡外,悶豆角面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處理”方法。因為燜豆角面用量相對來說要大一些。而且用豆角燜面又能給商洛人頓頓不離面食的餐桌上平添一道亮麗的景色。
其實豆角面的做法很簡單,只需把采摘回來的豆角拆去兩頭的豆筋后,折成三四厘米長的小段,洗凈后待用;凈鍋加入適量食用油,燒至七八成熱時,投入腌漬好的肉絲炒散,烹入適量醬油和料酒。接著投入蔥段、姜絲、蒜米、及少許花椒和八角炒出香味后,倒入豆角,加入食鹽煸炒片刻后,再注入開水。水的比例以剛剛漫過豆角為止。隨后在豆角上放上抖撒均勻的搟面條(面條和豆角的比例一般為1:1),蓋上鍋蓋文火燜至水干熟透后,調入香油和味精攪拌均勻即可。如果根據需要,還可以根據自己口感加入其它調味料。
需要注意的是,豆角一定要燜熟透,因為四季豆不燜熟透可是很容易中毒的。在燜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適當添加熱水,以防燒焦。如果不怕麻煩的話,豆角和面條在燜熟后,也可以根據各自喜好和口味另鍋加入食用油,熗鍋后下入青椒、番茄、洋蔥、青菜等時令蔬菜及芫荽、藿香、小茴香等調味料炒好后再放入豆角和面條重新炒制。還有就是搟制面條時面團一定要硬一點,而且要多撒撲面,以防面條粘連。面條入鍋的過程中最后將面條均勻散開,必要時還可以涂點熟油。千萬不能使面條粘連在一起,這樣蒸出來就成了面疙瘩。不僅影響口感,而且難以入味。
當一碗噴香的豆角燜面端在手里,那香噴噴的味兒就直往鼻孔里鉆。吃在嘴里,既有豆角的油香又有面條的勁道,那種滋味真的是不擺了!記得小時候每次吃豆角面,我還會要求母親再燒鍋雞蛋湯,我時常吃幾口豆角面再喝一口湯,那種大快朵頤的感覺才叫真正的愜意!
可別小看了這豆角面。據母親講,在過去那缺少口糧的年月里,整個季節下來,豆角面可為人們節省了不少的口糧呢。每每燜上一大鍋豆角面,除了當頓飯填飽肚子后,即使豆角面涼了過后,一到晚上,再舀上幾碗來,拌上點油潑辣子,那又是孩子們的一大美事。要是其他飯食,那可是很難有剩余!除了清明前后種豆角外,就是端午節前夕還又要再種次回茬的豆角,以免頭茬豆角枯萎后,回茬豆角又能接上吃。只要不到霜降不打霜,豆角都能夠一直供應上。
但要是到了隆冬時節,要吃上次豆角面可是件很難得的事情,這倒不是說冬天就吃不上豆角面了,主要是冬天里自己的田地里沒有了豆角,要是冬天里吃頓豆角面,那代價可是可想而知的了。
【商洛的豆角面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執著的另一面散文11-14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夢見豆角有什么寓意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