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父親隨筆散文
父親老了,原本挺直的骨脊獨自承擔著生活的重擔,漸漸彎了下去,曾經以為不會老的男人也被歲月壓彎了腰。看著漸漸蒼老的父親承擔起整個家庭生活的重擔,作為家中長子,這一切我都深深記在心里,無數個夜晚,我在想象著單身父親的世界。
村莊的冬夜太冷了,黑夜才拉下帷幕,勞作了一天的村民們,早早就蜷縮在自家土炕溫暖的被窩里。在村西頭一戶土墻相隔的院落里冒出一點點亮光,大門敞開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和他的幾個兒女們一起,守候在一個躺在土炕上的女人身邊,女人臉色蒼白,明顯已是病入膏肓,一雙黯淡無光的眼神里含著依依不舍。那年我才十四歲,姐姐年長我一歲,兩個妹妹都還在上小學,我們的眼睛里噙滿了淚花。“啪”的一聲脆響,父親拿著水杯的手在顫抖著,摔在地上的水杯被打碎了。孩子們一起趴在母親的身上大哭出來,悲痛的氛圍,籠罩著這個不幸的家庭。
送葬的那天,天氣驟然變壞,白色的紙花伴隨著滿天的雪花從天空飄然落下,悠揚的嗩吶聲像利劍一樣刺痛著兒女們的心。峰兒抱著瓦盆,拿著冥旗,跟著送葬的隊伍,伴著母親的靈柩,眼淚如同涌泉一樣跌落而下,瞬間融化了腳下的積雪,跌跌撞撞的他,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可憐的娃們,失去了母親的疼愛,以后的日子可咋過呢。村民們悄聲私語著,語氣里滿是同情。
父親以前是不抽煙的,那個夜晚,坐在炕頭上他一根一根地抽。妻子剛走,想著兒女們,以后的路該怎么去走啊。“哎”父親嘆了一口氣,再苦再難的日子,還得照樣過呀。妻子走的時候已經欠下許多債了,父親必須盡快地到煤礦上班。大女兒初中快畢業了,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他真的舍不得讓女兒綴學回家,懂事的女兒從父親的眼神中似乎讀懂了許多無奈。“爸,我停學回家,照看弟妹。”大女兒瞪著哭的紅腫的眼睛膽怯的說。父親沒有說話,只能這樣了,有大女兒來照顧我們幾個,父親上班后也放心一些。
父親走了,去了離縣城百里以外的煤礦,大姐一邊做飯洗衣服,一邊照料著幾個弟妹,窮人家的孩子自小就勞動習慣了,所以并不生疏。我和往常一樣,每周日下午背上姐姐蒸熟的黑面饅頭,去十里外的鎮中學讀書。父親每個月匆匆回來幾天和大姐一起把地里活料理了,又急忙去上班。
在煤礦里,父親穿著臟兮兮黑乎乎的工作服,每天坐著罐車,一直下到幾百米黑咕隆咚的井下,不見陽光,支柱,放炮,豁煤,每一樣工作都是驚心動魄,異常緊張,經常汗流浹背。有時候擦破點皮,流點血,那都是小兒科,最害怕和擔心的是塌方,瓦斯爆炸。父親曾經親眼目睹了同事被抬出送進醫院,搶救無效而死亡的場景。掙這點工資真的不容易。為了兒女們,必須要堅持下去,煤礦工作畢竟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再說了,過幾天就要過年了,也該給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和年貨了。
春秋夏冬,在艱難和困苦中,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也許是由于母親的離開,我沒有能夠考上高中,整天窩在家里不出門,父親回家后好言相勸,“在補習一年吧,娃,爸爸相信你。”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爸,我不想上學了,根本學不好,我回家幫你勞動。”“啪”父親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我的臉上,頓時我感到一陣火辣辣的疼。一向和藹可親的父親變的是那樣嚴厲和粗暴,是父親不愿意委屈了孩子,不愿意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孩子畢竟看待許多問題不成熟。夜深了,我躺在土炕上,父親坐在他身邊,摸著我的頭發,眼神里依然充滿著關懷和慈愛。
在鎮中心學校補習了一年,我還是沒有考上高中,父親勒緊褲帶,省吃儉用的,再一次把我進職業中專深造。職中并不像想的那么好,建校才兩年,各種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條件好的學生們都是抱著混的.態度,混上一兩年,拿到畢業證父母就會托付人找個工作,在這種環境中我感覺自己的前程真的很迷茫,但是,想著父親為了自己,嘔心瀝血,還是湊合著上下去,至于有沒有工作,他并不奢望。
寒冷的冬季就要來臨了,礦區的生活區里,蒙上一層厚厚的落葉,微風吹過,煤塵和樹葉一起四散飄落,讓人感覺一絲蕭瑟和荒涼。一會兒雨點夾著雪花從天空落下。父親剛從井下上來,猛然記起我沒有帶棉衣,他一下慌了神,也顧不上吃飯洗澡。簡單洗把臉后,就騎著自行車,去幾十里外的職中給我送棉衣。公路上,父親拼命蹬著自行車,他想盡快趕到學校,雨點夾著雪花不停地打在臉上,也不知道是汗水還是雨水從額頭流下,模糊了視線。飛馳的汽車,從身邊飛過,一道道水花濺在父親身上,衣服也全濕透了。
下課了,走出教室,我看到了被雨水淋濕,渾身如同落湯雞一樣的父親。父親從塑料袋子里拿出棉衣,就匆匆離去,他還要上班。這就是父親,寧愿犧牲自己,也不希望孩子受點委屈,看著父親騎著自行車消失在風雨中的背影,我不禁哽咽著,兩行婆娑的眼淚不自覺地滴落下來。
職中混了一年多,沒有學到實用的東西,后來我帶回來一個漂亮的女同學芳,就是我現在的妻子,父親那布滿滄桑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七八十年代,建筑在萌芽發展,農村孩子綴學后,大多數學木工和瓦工,到了九十年代,運輸業在蓬勃發展,很多同齡伙伴都選擇了學大車,考駕照這條路,在農村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剛和我是鄰居,也是從小玩的大的好伙伴。剛的父親是教師,家庭條件比我家優越一點。父親聽說剛要去華陰汽校去學車。想著自己的兒子,想著兩個女兒還在上學,家里真的沒有多余的錢讓兒子折騰。但是為了孩子的前程,他再也呆不住了。善良的父親決定豁出去這張老臉,找朋友同事借錢,好不容易湊夠了六千元,在當時,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父親一個月工資只有不到貳佰元,父親把孩子送到車站千叮囑萬叮嚀,讓我把錢藏好,路上小心。
我結婚了,姐姐也出嫁了,樁樁事情,父親都付出自己全部心血,而最令父親驕傲的是,妹妹以優異成績被北京師大錄取,父親在家里擺宴席,親朋好友,父老鄉親們都來恭賀。那一晚,父親喝醉了,醉的一塌糊涂,抱著母親的照片哭了一個晚上。父親真的太累了,太苦了。
幾年以后,兒孫滿堂了,家里拆掉了過去的土屋,新蓋了瓷磚院墻的房子,兒子跑車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兒媳也賢惠孝順,日子漸漸的步入正軌。
不知道什么時候父親顯得更加蒼老了,背有點陀,額頭上多出了一道道皺紋,滿頭黑發變成一縷縷白發,一雙布滿老繭的手再也伸不直,和他的年齡極不相符,但是父親毫無抱怨。
父親休假回來經常抱著孫子,拉著孫女,給孫子買個小玩具,孫女買個小零食,父親終于可以放下一切,輕松過一段了。
多年后,父親退休了,我有了自己的大貨車,兒孫都上了高中,父親想著該給自己找個老伴,享受晚年天倫之樂。巷道有個寡婦張嬸,有時候會來他家里串串門,兩人的情感不自覺地表露出來。
那天父親打掃院落時候,忽然感覺頭有點暈,我帶著父親慌忙去醫院檢查。醫生說,由于常年辛苦,積勞成疾,染上難以根治的腦梗疾病。我沒有告訴父親真情,但是父親知道自己的病情,他壓抑住自己那顆火熱的心,他畢竟單身三十年了,他多么希望身邊有個老伴老照顧自己,但是他又不愿意拖累張嬸。人有時候,總是糾結在矛盾中。此那以后,張嬸到來,父親總是對他不冷不熱的,心灰意冷的張嬸最終改嫁外村。
每個月不到兩千元退休工資,不夠父親吃藥,疾病的痛苦,折磨著父親的肉體,沒有能夠摧殘父親堅強的意志。農忙時候,父親燒水掃院子,總是盡最大努力減輕家里負擔。父親的病越來越嚴重,兒女們盡心盡力的守在身邊照顧,但是最終沒有能夠挽救父親的生命,他走了,勤勞是父親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沒有留給兒女們多少財富,留給他們的是一種堅強勇敢的精神食糧。
冬天的黃河,沒有夏日的咆哮,河水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冰層,河邊村口的東凸崖上,又添了一座新的墳頭,父親追隨母親而去,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父親就這樣走到生命的終結。但在我們的心中,父親都在我們身邊,永遠!
【單身父親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