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冬藏隨筆散文

時間:2021-05-08 17:07:1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冬藏隨筆散文

  冬藏,就是在深秋季節去將冬天所需要的物品儲藏起來,以備冬天乃至來春的食用和使用,曾經是人們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

冬藏隨筆散文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由于科學技術的落后,人們特別是居住農村的人,每年的秋天一到,就會和田野中的田鼠一般,開始去儲藏冬天需要的食物等。糧食不必去細說,只要將生產隊分得的谷物用獨輪車或者扁擔繩運回家后,再在晴天時曬上幾個太陽,風干揚盡,篩去雜物,再分開等級,然后再囤積起來即可。喜歡講究臉面的人家,往往會在囤積的囤子下面故意墊上很多干草,使得囤子看起來又粗又高;而那些真正比較富裕的人家,則往往又會將上好的糧食存放在隱蔽的地方,一是防止被盜,二是為了防止別人措不及防地來借糧食,總之,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除了收藏糧食外,藏草是第一件冬藏中大事。柴火和糧食一樣重要,燒飯炒菜都離不開柴火。家院里一般是堆不下那么多柴火的,再說那樣也不安全,倘若到遠處堆放又不不方便。所以人們往往在自家的家前屋后或者小園田里,去選擇一個適合的地方去堆草垛。首先要將那個地方墊高整平,還要注意雨雪天的排水問題以及日常的零取方便。堆積的柴火一般是一個上寬下窄的長方體,頂部要向四周披下一些,乍看,就像當時人們居住的土房子一樣,為了防止雨水的滲透,頂上要用碎草覆蓋,再用淤泥飾面,以方便雨水的迅速滑落。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作物大多集中在中秋前后成熟,收割,它們的秸稈是當時農家使用的柴火的主要來源,但由于品種不同等原因,無法將它們堆放一起,要分門別類,讓它們各自為陣。反正家前屋后的土地在冬天是閑置的,一般都要到了春天時節才會去播種蔬菜,只要經過一番平整,就可以堆草垛,一個家庭當時往往要堆上四、五個草垛,那是因為首先收割的不一定就先堆積起來,比如高粱和玉米這二種秸稈,收割后要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徹底干燥,當即堆積起來必定要霉爛,所以它們往往要再最后才去堆成為草垛。

  秋季堆草垛首先要堆的是那些豆類植物的秸稈和藤蔓,它們在生產隊的社場上,已經被牛拉的石頭磙子給碾壓過了數次,但由于數量多,攤在場面上的厚度高,所以秸稈沒有被完全壓扁,秸稈還會有一些豆莢釘在上面,所以社員們拉回家的豆秸,還要攤在場院上,去好好地翻曬上幾個太陽,在拿出連枷去打幾番,一則可以將豆秸徹底打扁,二可以真正做到顆粒歸倉。經過再次打場后豆秸相對柔軟一些,便于堆垛。

  堆豆秸時,要先用草叉把豆秸初步理順,然后按照數量堆成為一個適當的圓形,將那些短碎的豆秸堆放中間,然后再一層一層地向上堆砌,到達頂部再堆砌成為圓錐體,再在四周和頂部覆蓋上不漏雨的席子。咋看這種豆秸堆,恰似一個巨大的蘑菇,又像曾經的褐色的陳舊的蒙古包。人們之所以如此認真地堆砌豆秸,那是因為這些豆秸不僅可以作為柴火燒,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家庭中那些羊子或者兔子的飼料,在嚴寒的冬季乃至初春,豆秸是羊、兔的最佳飼料。

  金秋中收獲最多的糧食,在當時是那些水稻。當季節走入中秋后,田野的水稻在秋風、秋陽的催促下,脫了翠綠的外套,換上了金黃的披風,不知不覺中,誘人的金黃色壓彎了稻桿,遠望就是金色的海洋,在掀起金色的波、金色的浪。這種金黃不僅醉了季節,也醉了人們的心。人們用銀月色的鐮刀,將波浪夷平后,運回金山到社場,脫粒機慢吐金粒,遠拋金條。

  生產隊分給社員的稻草,因為急需用場地,一般不會等待稻草完全干燥,最多晾曬一下就被社員們車拉肩挑回家,不得不重新在家前屋后重新去曬干一下,與此同時,經過曬干的稻草上的那些遺留的稻粒也會落到地面上,人們往往將他們收集起來,去喂養家里的雞鴨鵝。

  堆砌稻草躲,是要有一定經驗的,開始必須要攤開較大的基礎,數人一起將基礎堆到一人高后,需要上去踩實一番,然后再用草叉在四面進行打理一番,使得草垛初步成為一個長方體。接著往往多人在下向上叉草,一人在上面不停地按序堆放,并不斷地踩實。由于稻草十分疏松,需要更多的人去踩踏,所以喜歡玩耍的孩童就被派上了用場,只要吆喝一聲,左鄰右舍的孩童就會涌來十來個,一上去就會踢、跳、滾、爬,當然此時在上面堆草的人,都會十分注意孩童的安全問題,隨時防止孩童墮落下去。

  一個家庭的稻草堆,往往要堆上三、四天,不是因為數量多的原因,而是要讓稻草自身壓實,同時一次堆上去不穩定,以后會倒塌。在堆稻草的時候,估算其分量十分重要,既不能把草垛堆得太高太瘦,也不能夠將基礎放得太大,使得草堆太矮,高了會被風吹倒,過矮頂部面積大容易滲漏雨水。

  稻草堆到一定高度后,就要開始盤頂。盤頂是一個細致的工作,首先要用釘滿一排長釘子的筢子,去梳理草垛的四周,似用木梳梳頭一般,使得稻草舒舒服服地從上向下垂掛,雨水落上就會自動滑下。最后再用稻草去做草垛的頂子,一般頂部先要大于草垛的尺寸,然后再慢慢收縮,形成屋脊的形狀。用碎草覆蓋其上后,再從河里撈起淤泥,均勻地拌上細碎的草屑,光滑地迷在頂部,一旦干燥后,不僅與稻草連接牢固,外表也十分光滑,而且它不僅可以壓住稻草不會被風吹走,也不會讓雨水進入草垛里面,同時還不會被陽光曬裂。

  在當時,人們儲藏稻草的目的不光是為了燒火做飯,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準備修繕房頂或者去翻蓋草房之用。那個貧窮的年代,農村的住房往往是草房,稻草就成為了覆蓋屋頂的主要材料。但稻草畢竟不如茅草的壽命長,三五年后,或者要修繕或者要全部重新覆蓋,蓋新房就更離不開稻草了。儲藏稻草還有一個主要作用,那就是在家里稻糠不足時,可以將它粉碎去喂豬。

  接下來才輪到去堆高粱和玉米的秸稈,只有到了初冬,它們的秸稈才被風干曬燥,它們往往被堆放在剛剛運回來的棉花秸的上面,因為棉花秸當年是不會干枯的,主要用途是來年去埋菜園子的籬笆。另外棉花秸在下面,通風透氣,不會霉爛。在它們堆砌好后,人們往往覆蓋一層厚厚的稻草,再覆蓋一些破舊的葦席就完事。

  在這些草垛中間,總有一個經常變大又隨時變小的草垛,而且堆放的也不是十分規范的草垛,那就是我們孩童的杰作,是我們孩童利用星期天去撿拾回家的雜草,這種草垛往往被家里首先作燒飯之用而減少,而又會因為孩童的不斷撿拾而增大,是一個經常變化形狀,有別于其它草垛只會變小。

  在冬藏物品中,另一個主要的內容就是蔬菜的儲藏。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大白菜的儲藏,大白菜是人們百吃不厭的蔬菜,而且營養豐富,涼拌、燒制、淹制、燒湯、做包子、包水餃都很鮮美,是其它蔬菜無法與它匹敵的。它的儲藏雖然簡單,也方便,但需要及時行事。我的家鄉在蘇北沿海地區,那里的氣候和煙雨江南雖然沒有天壤之別,但大白菜是不能夠和江南那樣,可以聽任它站立在冬天的田野里。一江之隔,卻使得每年冬天的氣溫要低于江南五、六度,同時冬天有多雨雪,大白菜如果在田野里,肯定是要被凍壞了。所以每年的冬季,一旦到了大雪節氣的前后,人們就會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在一天三次聽那廣播盒子里的天氣預報外,還要朝觀云霞,晚看夕陽,時刻注意天空云層的流向。一旦遇到天空開始下雪,那怕是在寒冷的夜間,人們也會披風下床,迅速到大菜田里,去將大白菜挖起來,進行適當的儲藏。人們之所以一定要等到下雪時才去挖大白菜,那是因為大白菜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生長,同時,經過霜打后的大白菜會更鮮美,霜打的次數越多越好吃,另外,經過霜打的大白菜不容易掉幫子,不易霉爛,從而可以更長時間儲藏。

  儲藏大白菜的方法基本上有二種,一是依山就勢,將田里的大白菜只連根挖起一半,然后直接擠放到沒有挖出的大白菜之間,再在他們的上方和四周覆蓋一些稻草,略作保溫處理后,再覆蓋一些不漏雨的東西去遮擋一下。另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將大白菜放到偏房里,站立,平鋪,但存放家中,室內氣溫較高,大白菜又得不到地氣的補充,既容易掉幫子,也易霉爛變質。不過人們是不會輕易將那些幫子丟棄了,不是將它淹制起來,留著來春去做梅干菜,就是將它直接在陽光下去曬干,以備春荒歲月的青黃不接。也有人家,是將那些大菜幫子洗凈,剁碎,然后浸泡一點大豆,在自家的石磨上去磨一些豆瓣,然后一同下鍋煮熟,就做成了叫做渣子的食品,它既可以說是飯,也可以說是菜,而且風味獨特,足以讓人大快朵頤。

  在種植大白菜的時節,人們一定會去種植一些叫做白梗菜的白菜。這種白菜是做水腌菜的最佳選擇,水腌菜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那是人們早晚下飯的主要菜肴。倘若到了陽春三月還有剩余,人們往往把它做成為梅干菜。梅干菜燒肉就是在生活如此富有的今天,也是人們贊不絕口的菜肴。白菜種植多的人家,還會將白菜再鍋里煮一下,在秋陽下曬干,目的也是為了度過春荒歲月的。在大白菜開始卷芯時,人們還要騰出一小塊土地,去種植一些當地叫做黑菜的青菜,因為它的葉色青綠得近乎黑色。種植黑菜只是為了育苗,一旦大白菜挖掉后,人們就得趕緊去移栽黑菜,這種黑菜耐嚴寒,它的根系在冬天不管怎么寒冷,也不會被凍死。一旦春天來到時,它就會瘋長,葉莖可高達七、八十公分,產量驚人的高。是春荒歲月時的主要蔬菜之一,也許是它經過一冬的積蓄,它的口感十分鮮美,黑菜燒蜆肉是當地十分可口的土家菜。

  在蔬菜的冬藏中,永遠少不了蘿卜的倩影。俗話說“十月蘿卜賽人參”,可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它的營養是如何豐富!首先收獲的蘿卜是紅色的,它的塊頭一般不太大,但口味十足,皮厚肉肥,無論是涼拌還是紅燒,都是精美一碟。為了在其它季節也可享受它那特有的風味,人們在挖起蘿卜后,首先選擇一部分質量上乘的去窖下,稍微差一點就會直接存放在墻角,留著日常食用,余下部分,人們往往洗凈后揮動菜刀,將它切成為長條其淹制蘿卜干。盡管俗話說:“喜歡蘿卜的人,蘋果也不換”,但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全部將所有蘿卜去吃盡。當冰雪融化后的春寒料峭時,每個家庭都會選擇幾個根須發達、櫻子鮮活的蘿卜栽種下去,讓它在初夏中結出種子。其它的如白色的、青色的蘿卜往往只儲藏在家里,因為它們不宜窖藏。

  在沒有冷藏保鮮庫房時,人們在秋后食用的辣子大多是辣椒干,或者是辣椒醬,也有人家會淹制一些。但無論如何也沒有鮮嫩的辣椒可口。不知道是誰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將秋天的辣椒摘下來,拌上草木灰后,裝進密封的塑料袋中,然后窖在廚房間的地面下,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讓青椒一直保鮮到新辣椒下市,而且,經過這種儲藏的辣椒,就是現在的'冷庫也難以匹敵。

  糧食的冬藏雖然人們十分仔細,但是是司空見慣的事,值得一提的是山芋的冬藏。人們首先要選擇一個不容易積水的地方,挖出一個大大的坑,底子夯平后,再用棍子逐一打實鞭平,然后再在坑里燃起篝火,熏蒸一下,倒不是為了烘干,主要是為了殺除病菌。在夏茬山芋挖起后(春茬山芋成熟早,水分多,不易窖下容易爛,也不宜做種),選擇那些沒有蟲口的質量上乘的山芋,在陽光下曬上一天,既不去泥,也不摘茆,一層一層地擺放在坑里,一般三層后間以柔軟的干草,再繼續擺放。達到頂上時,要覆蓋一下蘆葦再放干草,用木頭支撐后再覆蓋泥土,這樣山芋就算窖好了。為了方便平素零去食用,往往在窖子的一側留有一個小窗口。同時為了保溫,人們不會忘記在窖子上堆砌一個小小的草垛。

  草與蔬菜及山芋的儲藏,一般是在深秋或者初冬,而魚肉的冬藏則是在隆冬時進行的。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里,即使在割“資本主義尾巴”時,每年的春三月,農民都會去購買一頭豬崽子,在工余時間去剮野菜和著僅有的糠去喂養。一般到了春節前的祭灶時,會去殺年豬。幾次大快朵頤后,油脂炸油入甕,肉則找來壇子去淹制起來。心細的人家還會去灌一些香腸,將豬頭加工成為豬頭糕,而豬皮則切成為小塊,煮熟后曬干,再加工成為膘。農村人講義氣,在殺年豬的時候,總忘不了請來三親四友,大吃二喝一番。

  在那些年代,好多物品都是計劃的,人們幾乎過著半溫飽的日子,有一點可以養殖的地方都會被利用起來,雞鴨鵝兔羊,自不必說,就是自家建房子挖出的小小池塘,同樣會被利用起來,放養上幾十到上百尾魚苗,聽任生長,到了寒冬臘月,隨時可以水干拿魚,天出的小魚煮熟曬干,養殖的大的魚兒往往會淹制起來,留著它日食用。

  在第一朵紅梅報春時,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希望,就播種在了當地人的心海中,在孟夏收獲去冬的期盼后,又種上了秋日的喜慶,到了鵝黃的臘梅又傲霜雪時,沉浸在冬藏喜悅的人們,開始盤點走過一年的收獲,揚去心塵,冬藏了喜悅,又將打算堆砌心田。有人在為新建房屋盤算,有人在為兒女婚事考慮,有人準備著添置農具……更多的人會聚集在一起,共同展望來年之春,這種冬藏一旦遇到春風的吹拂,定會生根、發芽,勃發無限生機,所以人們心理的冬藏才是最為關鍵的,才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希望。

  在生產力落后的那些歲月里,冬藏是人們十分重要的事情,事關千家萬戶。看似簡單,卻也是一個要有經驗的活,這種經驗又往往是時代傳承沿習下來的。這種事關百姓民生的事,黨和政府也在不斷地想辦法去解決。改革開放后,這種千家萬戶各自為政的冬藏的事情,終于被大規模的冷庫取代了一部分,餐飲炊具的氣液、電氣化又取代了一部分,蔬菜大棚不僅可以供應時新的蔬菜,還可以生產出反季節的新鮮蔬菜,一個種植大戶的田園大棚中,可以讓你同時領略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各種蔬菜的風韻。也使得曾經的冬藏之事束之高閣,消失在你我的眼簾之外。

【冬藏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色香欲亚洲天天综合网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