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節過的歡天喜地散文
中國有幾千載歷史文化,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統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火樹銀花不夜天”。過節時那對親人的思念,對節日的狂歡,是那么含蓄而熱情。可時下這些節日越來越受到冷落了,而許多洋節卻席卷大地,中國人越來越興過洋節了。最近的圣誕節,那氣氛就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大街上商店門前早早就擺上了圣誕樹,樹上掛滿了閃爍的小彩燈和圣誕禮物。櫥窗的玻璃上畫滿了圣誕圖案,服務生扮成圣誕老人招呼客人。歌廳、迪吧廳里許多年輕人在那里徹夜狂歡,好一派圣誕節熱鬧氣氛。我被一群年輕朋友拉去歌廳里唱歌,看到那搖曳的燈光,聽到那震耳欲聾的蹦迪聲和各種聲調不同的圣誕歌曲,要不是那些人的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提醒我,我還以為自己置身國外呢。
我坐在角落里看他們唱啊,跳啊。他們互道圣誕快樂,還有些人扮成圣誕老人,給大家派發圣誕禮物,真是大開眼界。大開眼界之余,又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為什么洋人節過得那么歡天喜地。而我們的春節呢?那是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有著豐富的節日文化的春節啊!有些人卻覺得沒有意思了,過得越來越冷清,越來越乏味了。貼春聯、剪窗花、唱大戲已成昨日黃花。我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慢慢變成聽“媽媽講那過去得事”了。
情人節在中國也風靡一時,想起今年的情人節,那天的玫瑰花賣到十幾元一支都供不應求,巧克力竟然脫銷。可我們自己真正的情人節——七月七日“七巧節”,卻鮮為人知。牛郎織女那美麗的傳說,忠貞不渝的.愛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卻提不起人們的興趣。愚人節愚弄別人花樣百出,堪稱一絕。面對這些紛至沓來的洋節,我只能感嘆,洋人節啊,你的魅力在何方?竟能占領我們的節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