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秋收散板散文

時間:2021-05-06 13:57:34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秋收散板散文

  農(nóng)歷八月,天氣慢慢轉(zhuǎn)涼,秋天悄悄的來了。田野上的風(fēng)率先改了脾性,長了力氣,加了硬度,有了金屬般的質(zhì)感。它把烤了一季,熱氣騰騰的蒸籠向南推了推,露出了藍(lán)的天,清的溪水。還順手拾起把小錘子,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罔徠饋怼;ㄉ娜~邊被鑿枯了,看上去,像給葉子鑲了一圈不太美觀的邊邊兒,還在一絲一扣的向里邊發(fā)展。黃豆的葉子被震掉了,厚厚的鋪了一地,只剩下光溜溜的桿,挑著無數(shù)風(fēng)鈴似的豆莢,迎風(fēng),嘩楞楞的響。貌似碩大的玉米顯然被敲疼了,咧著嘴,呲著牙,就差叫出聲來了。還有草啊樹啊,身體里的那些綠都被趕到了葉子上,稠稠的,幾乎要滴下墨來。

秋收散板散文

  這時候,秋收就要開始了。

  在家鄉(xiāng),人們習(xí)慣上把秋收叫做“收秋”。簡單的兩個字,一顛倒,看上去,很隨意,內(nèi)里卻寓意深刻。淳樸厚道的鄉(xiāng)親們,雖然日夜生活在農(nóng)家民院,耕種在田間地坎,卻也是心胸敞亮,懷揣夢想。他們不光想收回來地里的莊稼,還想把整個豐碩多彩的秋天也收回來,藏在家中,裝在囤里,守在身邊,然后慢慢地欣賞,細(xì)細(xì)地咀嚼。

  清晨,天剛蒙蒙亮,家家戶戶的大門都敞開了,人們紛紛涌向村外。村外是大片大片的莊稼,矮的是花生,高的是玉米,在熹微的晨光中,清潔如玉,靜若處子。它們就像遠(yuǎn)歸的孩子,正在等著母親把他們接回家。溝畔地頭偶爾有幾棵高大挺拔的楊樹,沉默無言。在這個季節(jié),它們注定不再是吸引眼球的風(fēng)景,而成了無人問津的看客。

  最先去的,往往是男人。男人到了地里要先犁花生。在家鄉(xiāng),花生是莊稼里的重中之重,面積大,成熟早,晚弄一天,就會落秧,刨起來,更費(fèi)事。父親也去了。每回,父親都會信心滿滿地說:“我是村里去得最早的人。”可是,到了地里一看,早有人在自家的地里晃動了。父親起得是不晚,但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現(xiàn)在,家不再是那個小院,那盤灶臺,那熱乎乎的炕頭,而是這田野,這流金淌銀的莊稼地。名義上的家,只不過是累了歇歇腳,困了歇歇乏的地方。就是在酣酣的睡夢中,手腳還拿著收割的姿勢,嘴里還吧唧著莊稼的甜香。

  父親到了地里,卸了車,給小毛驢套上套,接著,又“打扮”起自己來。清晨,花生秧濕漉漉的,渾身披著水,像夜里下過雨,每片葉子上都擎著一丸露珠,晶瑩剔透,賽珍珠。腳一趟進(jìn)去,它們又像一群淘氣的孩子,忽的被驚醒了,噼里啪啦地全跳向你的褲腳上,鞋面上。不過,父親自有辦法。他拿出早準(zhǔn)備好的兩片塑料布,綁在腿上,一直耷拉到地。然后,父親右手扶犁,左手輕甩鞭梢,小毛驢忙里偷閑,銜一口花生葉,然后,脖子一梗,屁股一撅,后腿一使勁,踏踏地走進(jìn)了花生地。地被犁開了,泥土像波浪似的涌向一邊,露出了下面白白胖胖的花生。

  母親隨后到了地里。到了地里,母親也不說話,從地頭開始撿花生秧。母親一會兒蹲著,一會兒又彎著腰,不停地變換著姿勢。長年累月的風(fēng)吹雨打,使母親落下了腰疼的毛病,母親通過變換姿勢,來緩解疼痛。即便這樣,母親手底下的活依舊敏捷,干凈,整齊。每年,我也會回來秋收。開始,我和母親并排著,漸漸的,我被落在了后頭。我心里暗暗使勁,想追上母親,可是,不管我怎么追,也追不上。我羞愧不已。我已不是一株好的莊稼,我的腳已陌生了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莊稼離我已漸行漸遠(yuǎn);倘若這片土地還肯接納我,收留我,我也只不過是一株沒有出息,蹩腳的秕谷。

  夜晚,地里靜悄悄。一列列平鋪的花生,像躺在炕上的孩子,已經(jīng)睡熟了。月亮升起來,月光和這夜晚一樣,清涼如水。地中間搭了一個鋪,說是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四根木棍一邊斜插兩根,上面橫一根,然后搭上塑料布,里面卻連一根草絲兒都沒有。這樣的鋪連賊都會被逗樂的。遠(yuǎn)處是一片玉米地,黑黝黝的,跟墻一樣,不知里面藏著多少秘密,多少心事。

  花生收完了,曬干了,拉回家,垛成垛。接著,再收回玉米,種下麥子,地里的活就算忙得差不多了。人們這才踏踏實實的呆在家里,守著莊稼,守著身邊這豐碩多彩的秋天。

  揚(yáng)場

  秋天的農(nóng)家小院,再不像平常那樣規(guī)規(guī)整整,干干凈凈了,如果還那樣,老人們該說了:“這哪像個莊稼主?”莊戶人家的院子應(yīng)該是這樣的:西廂房的墻角,立著一把鐵锨,上面的土還沒有擦凈,旁邊斜倚著掃帚;東廂房的房檐,掛著一把耙子,墻縫里插著擦得锃光瓦亮的鐮刀。院門旁,停著一輛小推車,上面還裝著半簸箕剛掃的樹葉子。幾間房的房頂上,曬著已經(jīng)剝凈的玉米,黃澄澄的,能晃花人的眼。院子的正中間,堆著一堆還沒有剝的玉米,幾只老母雞正在那里低頭刨食,找蟲子吃,有時,一使勁,拉一泡屎。沒準(zhǔn)兒,剝玉米時,碰巧就蹭了一手。你也只是咧咧嘴,卻不覺得怎么惡心。

  院子里最顯眼的,還是那一垛或兩垛花生,跟小山包似的.,看著,打心眼里就那么歡喜。有這花生打底,就覺得這一年,心血沒有白流,下一年,日子過得就會舒坦。

  早晨天一亮,各家各戶都忙活起來了,準(zhǔn)備開始摔花生。摔花生的家什很多,凳子腿,鎬把,鋤把,都可以。人們往那兒一坐,就是一整天,直到月上中空,夜滴寒露。人們一邊摔,一邊聊著感興趣的話題。盤算盤算自家的收成,談?wù)撜務(wù)搫e人家的好壞,合計合計小麥幾時下種。偶爾,也談一些與自己不著邊際的國際大事,說者張冠李戴,聽者云里霧里,卻也是別有風(fēng)味。夜深了,夜靜了,但小村還沒有困意,每家小院里,都響著花生落在家什上的“啪啪”聲,一起一落,波浪似的,像在合演一場慶豐收的鄉(xiāng)村音樂會。

  花生不能摔太多,以一小堆為宜,就該揚(yáng)場了。摔多了,瞅著眼暈,而且場地有限。場,每家都有一塊,或大或小,早就碾平壓實了。在我家,揚(yáng)場自然是父親的事。父親先掃一下場,一片樹葉都不能有。然后,用塑料布把四周圍好。父親不急,抓一把花生葉,舉過頭頂,松手,花生葉慢悠悠的飄下來。父親是在查看風(fēng)勢。無風(fēng),不能揚(yáng),順風(fēng)了,也不能揚(yáng)。風(fēng)向正好,父親這才操起簸箕。“供锨”是我的事。我往簸箕里倒一鐵锨花生,父親一揚(yáng)手,花生如天女散花般,呈扇面形飛了出去,落在地上,又像大珠小珠落玉盤,四下里飛濺。我說,爸,您揚(yáng)得真好。父親說,你爺爺揚(yáng)得那才叫好呢。爺爺是干活的把式,揚(yáng)場自不在話下。有時候,正揚(yáng)著,突然來一陣急風(fēng),花生葉和著沙粒,兜頭向我們拋過來,弄得我和父親灰頭土臉。

  一場揚(yáng)完了,花生的等級也分出來了。落在遠(yuǎn)處的花生,白白胖胖,籽粒飽滿,我們稱為“上穰”。這樣的花生,一小部分儲藏起來,留作來年的種子;一大部分出售,能賣個好價錢。落在近處的花生,全是不成氣候的“癟子”,我們叫做“下穰”。這樣的花生也有用,拉到鄰村的榨油坊,能榨出一年吃的香噴噴的花生油。

  一垛花生,要摔十幾天,要揚(yáng)好幾場。等全部揚(yáng)完,花生入囤,院子打掃干凈,這一季揮灑汗水,收獲希望的秋收才算真正過完。

  拾秋

  我們正在地里收花生,幾個婦女騎著自行車從遠(yuǎn)處過來。我問母親,她們是干什么的?母親看了一眼說,拾秋的。她們不過大秋嗎?城里人過什么大秋。說話間,她們從我們身邊翩然而過,每輛車的后座上都綁著口袋和小鎬。她們到了一塊剛收完的花生地,下來,向旁邊還在收秋的人問明了情況,這才下地去拾。

  這些人和我們一樣,也是秋天田野上忙碌的風(fēng)景。但是,我們是在勞動,她們是在放松。她們累了,可以無休止的歇著,餓了,可以隨時回家。我們不能。她們是在秋天找點(diǎn)兒事干,而我們是在大干特干整個秋天的事。

  我跟母親說,等收完了莊稼,我們也去拾秋。母親說,行。

  其實,不用我說,母親也會去的。母親節(jié)儉了大半輩子,絕不會讓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像丟石子一樣,丟在地里的。眼瞅著它們,長出芽,然后死去;或者腐化成泥,融入土地。母親說,那是遭罪。母親對待糧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收花生時,母親會把花生棵下面的泥土,整個翻撿一遍,盡量找出藏在里面的花生。所以,每年大秋,母親的手總是黑乎乎的,有時洗都洗不掉。

  莊稼終于收完了,母親帶著我去拾秋。秋收后的田野,失去了往日蓬勃的生機(jī),好像一下子蒼老了許多。裸露的土地,除去了身上的負(fù)重,輕松了許多,想好好睡一覺。溝畔上的幾棵大楊樹,形單影只,沉默了許多,沒有了朋友,它們心里也會難受。一群小麻雀嘰嘰喳喳,飛上飛下,歡實了許多,它們正在享受生活,它們是先于我們而來的拾秋者。

  我和母親走進(jìn)一塊地。剛剛下過一場雨,松軟細(xì)膩的沙土地上被砸出了千點(diǎn)萬點(diǎn)的小沙坑,密密麻麻,像有一群淘氣的小田鼠,玩耍時踩出來的。忽然,我看見一個白花花的亮點(diǎn),走過去,原來是一粒花生,被雨點(diǎn)撣去了身上的浮土,露出了白皙的身影。我把它撿起來,放入籃中。我低著頭,在地里慢慢地走,來回來去地走。地里還有許多這樣的小亮點(diǎn),魚鱗一樣,不時的刺亮我的眼。

  母親在我后面,蹲在地頭,拿出準(zhǔn)備好的小鎬,一鎬一鎬地拾起來。不時,有一兩個花生像調(diào)皮蛋兒似的,跳出來。在黝黑的泥土里,潮濕的花生愈發(fā)顯得白胖。母親一邊拾,一邊和我說話。母親說,拾花生會上癮。如果碰上一塊地,這塊地的主人又是個懶散的主兒,就像村里王二兩口子,干活稀里馬虎,干得快,丟的也多。不信,上他那地里去拾,準(zhǔn)拾得你不想回家,忘了吃飯。不過,他那地早有人拾了。這是經(jīng)驗之談,我深信不疑。

  母親拾秋的習(xí)慣,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有一回,我回家,見父親正在廚房里做飯,卻不見母親的身影。我問父親,母親干什么去了。父親說:“拾花生去了唄。這不,連飯都顧不上做了。”正說著,母親推著車進(jìn)來了,后座上綁著半口袋花生。母親那天著實高興,有說有笑。我愣愣的看著母親,母親為什么這么高興呢?是看見我回來了嗎?還是因為又拾回來那么多花生呢?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勤勞的母親,像在抻皮筋,無形中把秋天拉長了,也把收回到家里的秋天,加高加厚變香變甜了。

【秋收散板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秋收閑話散文三篇11-14

秋收作文小學(xué)二年級03-23

一年級語文《秋收》教學(xué)設(shè)計12-17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 天堂视频中文字幕一区 |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