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寒露的散文

時間:2022-09-27 14:06:06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寒露的散文(精選15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寒露的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寒露的散文(精選15篇)

  寒露的散文 篇1

  西風颯颯,秋雨瀟瀟,落英滿地,像搖落一地的殘夢。

  老屋旁飽滿得笑裂的石榴,露出滿腹經綸。籬前的秋菊瀉落滿園的金黃。屋后的老柿子樹,低垂的枝頭墜滿青黃的柿子。

  我想天空的時候,天空正在牧羊,一群雁用盡力氣想要喚醒十月。紅的是夕陽,白的是月光。回頭說一句深深淺淺的告白,“親愛的,再快一點,冬天后腳就來”。沒有人看到,它遺落的羽毛,糾纏著冷與暖的死結。

  許多綠色和鮮艷的翅膀,在漸漸冷卻的陽光下,慢慢地隱藏起來。顫栗村莊的夢、零亂的原野。高舉枯黃的巾幡,吶喊著退遠。腥黃的野菊花喲,開滿山岡。把蟋蟀的鄉愁合進手掌,把身影折進一首婉約的詞里,那么,像秋雨一樣,我們去愛滿山的紅葉。

  秋種的牛歌回蕩在山谷。父親不會忘了扛起銹跡班駁的犁,牽牛上地。他不想落伍,似乎正要證明,自己的氣力還足以讓腳下的沃土五谷豐登,碩果累累。

  山妹子的情歌,羞郝地飄蕩,串串晶瑩的笑聲,閃爍溫柔的光,農家艱難的日子,只剩一片蒼茫。

  此時,該是母親拾掇寒衣的時候了罷。可是,從今往后,母親再也不能為父親縫縫補補了。我突然覺得,這個季節分外的冷。

  露水落地成霜,滿庭衰草離離。

  寒露的散文 篇2

  寒露時節,秋風習習;慈母仙逝,悲從中來;云山低垂,河水嗚滴;楓葉漸紅,天公慈悲;孝心感動天和地,西歸之時淚雨揮。犬子何德,承蒙上天恩澤。

  秋露含珠枝掛淚,慈母仙逝兒斷腸。母親享年七十又七。她同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為人品行,鄰里有口皆碑。吾母高風,概為三點:其一仁愛,厚德是本。樂于助貧,喜人之所喜,憂人之所憂。敢于直言,惡人不怕,善人不欺,善德善行,惠及親疏。其二勤勞,節儉之風傳遍鄉里。但店務農,養豬養蠶,移居浠水,賣蛋種地,勤勞之行,伴其終生,及至晚年,堅持種菜,受人尊敬。其三疼愛兒孫。母非生母,勝同己出;教我做人,以誠為本;教我成人,做有用之人;提醒我為事,不貪不占做清白之人;希望我能事,做一個受人稱贊的人。母親大人,為了我們,不言辛苦,寬厚包容,能忍能申。于兒于媳于孫,拳拳哺乳之情,片片關愛之心。侄兒侄女,內孫外孫,均是一視同仁,毫無偏袒之心。家中計算,料理有條,潔凈之風,言傳身教,家庭和睦,其樂融融。母親愛我,勝我愛她,母子情深,寸草春暉,春暉相映。

  而今母去,悲寒頓生;寒露悲秋,思之不盡;寸斷肝腸,淚水時生;孝心已盡,思心不止;思念之心,與日俱增;母親雖逝,精神永存。紅茅垴上春暉遠,五桂河水秋時寒。

  寒露的散文 篇3

  最喜國慶節出行,天藍的透,云白的純,拍些片子回來,朋友們說,因為太美好,看著像假的。我說,當你真正地置身其中時,也會感覺到恍惚,仿佛不真實。

  穿不完的長長曠野,一處比一處荒蕪的秋草上,站立著蒼黃時光。讓人歡慶之余,總要感嘆光陰似箭。山坡上那一叢叢縱橫交錯的森林,此刻到是熱鬧極致,紅彤彤的楓葉自然還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這被賦予人間最真摯情感的紅葉,毫無顧慮地舉著熱辣辣的思念在陽光下招搖。讓人喜愛之余,又禁不住羞愧于人類的怯懦。白樺樹金黃色的葉子倒是所剩無幾了,但這不妨礙它們的美麗。它們白色軀干上,那一只只渴望的眼睛,因為失去葉子的掩飾而更加清晰。它們腳下,前后不一墜落的葉子,層層疊疊鋪天蓋地地延展開去,在陽光照耀下發出的溫暖光澤,讓人心生繾眷。云杉依舊是青翠的,這四季不肯輕易變化的挺拔的英姿中無法窺視它幾百年滄桑的痕跡。

  站在峰頂四顧,這里一叢紅,那里一溝黃,間或又有一坡綠一坡白,上蒼賦予大自然瑰麗無比的色彩,這樣的斑斕帶給人們心曠神怡,不時有驚奇的聲音喊醒曠野的沉靜。快樂的聲音傳到蒼天之上,于是,時不時有白云從天際緩緩地探出頭來,懶散地拖著松軟的身子滑過樹梢和山巒。漫山漫野的色彩,一會被云攏在身下,一會又被穿過云層的太陽艷艷地照射著,這自然界最自然最純情的水墨,如夢幻般恣意地涂抹著流淌著跳躍著漫向天際的另一邊。

  沿路農田里的玉米棒子都收倉了,地里半截棒子桿默不作聲地裸露著被刀鋒割斷的傷口,不知道是在炫耀收獲,還是在緬懷蔥郁火紅的生命。如果說,沒有了鮮花綠草的田野,就像諾大的舞臺沒有了舞者美妙動人的舞姿,那么,沒有了蟲鳴的曠野,就像一支優美的舞蹈少了動聽的曲調伴奏,因而,少了許多的樂趣。

  連綿山峰縱然壯麗,沒有水也就失去了靈秀。“斜暉脈脈水悠悠”,水是詩的泉眼,有了水,這蒼天之下的風景才活了起來。幸好遇到一灣清晰見底的泡子彌補了季節的荒蕪。岸邊幾株青松白樺各自臨水而妝,浮云柔柔地落在清清的水面上,隨著水流慢慢地涌向遠方。此情此景,喧囂的都市淹沒在恬靜間,利欲得失皆淡然于山水之遙。忽覺人世負累蕭索,真想永駐于這恬山靜水之間。

  天氣好的,的確不像是真的。這個十一長假,天氣一天比一天晴朗,晴朗的讓人恍若又回到了初夏時光。氣溫不斷回升,連那惱人的秋風,也知趣地訕訕躲藏到陰山背后的某個旮旯去了。流云悠閑,秋陽艷麗,風和日暖,整個假期竟然是入秋以來最明媚的一段時光。

  此刻伏案寫字,偶爾抬頭,卻見繁星燦爛,枝頭一彎新月如鉤。

  然而,今日“寒露”。從今而始,露水更涼,遍地凝霜。

  冬天,真的就要來了!

  寒露的散文 篇4

  時間真是不等人啊!不經意的翻看日歷,在恍恍惚惚中,寒露竟已過了好幾天。一年二十四節氣,寒露是第十七個。轉眼間,節氣已過了大半,換句話說,這一年也已過了大半。

  從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以來,人們似乎重新對它提起了興趣,二十四節氣也仿佛在一夜之間重又變得偉大。不過對于我來說,它依舊是一首簡單的歌謠,是“春雨驚春清谷天……”的熟悉的歌謠。

  “寒露”多么詩意的名字。蘇老先生《赤壁賦》有言曰:“白露橫江。”多么美得一幅畫啊!白茫茫的水汽橫貫著江面,在白霧中是遠方群山的朦朧。不過生長在北方旱地的我,就只能想象一下了。“寒露”顧名思義就是寒冷的露水。這將此時的天氣描述的多么恰當!露水是寒冷的,但僅僅是寒冷而已,還遠沒有達到要凝結的程度。若不是如此,那寒露豈不是搶掉了霜降的飯碗。古人將一年的天氣如此分割實在是一種大智慧。古人用它來經營農業,而今人則需用它來詩意的棲居。

  到底是與自然怎樣的親近與明悟,才能讓先民創造出如此美妙的詞語。這種親近,是古人對星空的敬畏;這種親近,是黏在他們鼻尖上的泥土。而如今,這種親近消失了。高樓擋住了人們仰望天空的視線;不滅的霓虹閃花了人們的眼。是的,現代社會已不再需要節氣來指導人們的生活,因為科技已為我們準備了一切。可是,本應成為人類福音的科技卻將人與自然的親近磨滅。

  二十四節氣已傳承千年,他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斷絕,我們應該將這種智慧和詩意傳承下去,而不是讓它成為歷史的鑲嵌。人應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可現在又有多少人的生命中沒有詩意。走進自然吧!走進自然,不一定要去名山大川。我們需要的是一片土地,一片可以讓我們嗅到泥土和聽到花開的土地。然后去體會古人是如何讓這片土地發光。

  自然沒有變,改變的是人群。

  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一種文化,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寒露的散文 篇5

  風起時,你就是風;雨落時,你就是雨;抬頭看天,你就是藍天白云。看天,看你,看秋季深深的暗影。

  ——題記

  秋,的季節,時逢霜寒露重,秋風不散吹眉彎,微涼,想起遠方的你。

  一抹清寒,秋深幾許。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卻收不到關于你的音訊。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反復讀著這句詩,一直讀到夏盡秋至,讀到人間芳菲盡,讀到秋風將散,只因心存念想著在詩行里找到你的足跡。

  秋若靜美,便是薄涼。落落行走在鋪滿落葉的小道,邂逅幾縷秋風。不經意間翻開為你寫的三行情書,題滿了思念,發現最押韻的竟是我的嘆息。一片泛黃的殘葉與秋風擦肩,脫離了枝椏的牽扯,不偏不倚,落入我的掌心。觸碰著淺淺的清涼,嘆錯落的葉脈間竟記載著經歷了一個春秋的風月。

  葉子的落下,不是樹的不挽留,不是風的追求,是季節的變換,因為誰也帶不走誰,誰也留不下誰。葉猶如此,人何以堪,我多想心中的情事似這黃葉般,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一點一滴地凋零。就如所有的繁華落盡后,枝頭殘缺,兀自搖曳,到頭來只剩下荒涼。葉落無聲,終歸黃土,染一地的哀傷與蒼涼。

  總覺得秋季的光陰有份厚重感,花自飄零水自流,欲語還休,安詳而清幽,季節深沉,人事深沉。我是個不戀秋的人,怕秋的悲涼,怕思緒蔓延,更怕秋風吹亂埋在心底的情事。卻喜歡享受秋季里那份獨有的清寧。雖也不喜歡冬天,但冬風凜然,只是寒冷,不及秋風蒼涼。

  一場稀疏的秋雨,伴夾著絲絲縷縷的寒意,濕了風景,涼了時光,殤了回憶。往事被秋風盡數吹散開來。記憶中最美的事,就是帶上穿著青衣羅裙的你在雨中奔跑,秋雨染濕了衣裙,在你黛眉抖動的一剎那輕吻你濕透了的秀發。再次淋雨,只是濕了身,雨還是雨,徒想虛幻。

  彼年此時,流年恰好,歲月無殤,你我薄醉在午后的陽臺,清醒后,秋風散,看著南飛的鴻雁,細數窗臺外的落葉。原來,我們曾經這么好地在一起過。而今,舊夢難重歡,時間久了,就剩下我一個人。情如故,你的容顏是否未改?雁又飛,落葉滿地,零落成泥,葬的又是誰?你是否,和我一樣,因為想起那些清淡時光而心意凄涼?

  記得你說,落花無語,香消玉殞,秋風未散時,你便輕綻笑容,哼著那首屬于我們的寒衣調歸來。歸期到了,你虧欠我一段時光,我還在等你。

  素紙薄涼,秋風未散,寫下清秀的,折疊紙張,枕著你的名字入眠。

  寒露的散文 篇6

  沉重的隆云聚集在天空,雨滴淅淅瀝瀝,秋風蕭瑟,落葉飄零,除了絲絲涼意,一切都是那么平靜而自然。少了幾許風雨哀愁,不再悲秋傷懷,靜看秋來秋又去。

  三毛在《秋戀》里寫到:生命無所謂長短,無所謂歡樂、哀愁,無所謂愛恨、得失……一切都要過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這感悟悲涼,無奈,釋然,平和,空靈,悠遠。是啊,一切都會過去,曾經倔強的執著終還是變得風輕云淡。不再專注那些濃墨重彩的畫面,用一抹淡淡的心思去生活,站在歲月的彼岸,靜靜欣賞流年里緩緩流淌的那一幅幅水墨丹青山水畫,留白,寫意,領悟,不語。

  之前,面對疑惑的時候,總是想知道答案,也曾為了所謂的答案苦苦思索,后來,明白了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答案都是真相,不是所有真相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何必執念?因果不一定輪回,很多時候,未見因,果已定,何必明了?事實上,你以為的以為只是你的以為,大多時候,你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癡狂,清歡,所以,最難得是走出自己,而后回頭觀照自己,而非其它。后知后覺,人生就是一場真實的誤會,除了無言,就是默然。

  自古逢秋悲寂寥,影響到心情的從來不是季節,時間,景物,而是你心中的那個世界。如若內心豐盈幸福,定然是一派春暖花開,詩意盎然之美景,哪怕是身處三九寒天,也不會覺得冷,反而會陶醉于冰天雪地的素潔與純粹;如若內心涸竭單薄,定然是一片蕭索悲楚,凄冷黯然之景象,就算是置身于天上人間,也不會露出怡然笑顏。人啊,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要是喜歡,一切都富有神奇色彩,充滿力量,要是厭惡,一切都灰暗無光。說到底,還是內在的感性主宰了生活的色彩,理性上的是是非非,對對錯錯都是灰色無力的存在。

  陰雨連綿已數日,未見中秋夜明月,終是一件憾事,瀟瀟秋意濃,涼涼寒露凝,最愛的季節總是走的很急,好不容易熬過了漫長的炎烈夏日,迎來涼爽宜人秋天,可惜好景總是難以長久,轉眼間,肅殺的冬怕是就要來了。來就來吧,來什么接什么,坦然面對,該來的總會來,擋是擋不住的,就像想走的總會走,留是留不住的,一切順其自然,不執念,不貪嗔,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此刻的我,坐在窗前,靜看雨滴紛紛落,靜聽雨聲瀟瀟瑟,靜待云開日出時,在陌上行,在林間漫步,看枯黃的樹葉飄飄灑灑歸根落地,一片一片一片片,聆聽大自然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那一方平和寬宥,博大悠遠,沉實厚重的氣韻,潤澤生命,頤養心靈,讓自己變得溫柔而寧靜,如此才能承受情深意重,才能聽得見潺潺流水聲。

  選擇簡素的生活,用一顆簡約的心沉靜淺思,去蕪除雜,不在乎有沒有人懂,懂多少,也無所謂有沒有人掛念,人生來孤獨,也終將是孤獨,你永遠都不可能完全走進另一個人的世界,終究會是被擱置在邊緣地帶。內心世界曠野人稀又何妨,圖得一份清靜自在,寡欲清歡,活好自己,不為清風自來,只為感受流年的律動,觸摸歲月的溫度。無論如何,都不能辜負了自己那顆溫婉柔軟的心。

  寒露的散文 篇7

  俗話說的好“秋分早,霜降遲,寒露時節種麥正當時”。這個時間是麥子種植的最佳時機。那么我來介紹一下寒露吧!

  寒露一般在10月7日到9日之間徘徊,是秋天的節氣。這段時間的晚上一天比一天寒涼。它是一年中的第17個節氣,預示著快要入冬了。

  從寒露開始,露水都開始冷起來了快要凝成霜了,這就是寒露的得名。雖然越來越冷了,但是農民伯伯們可閑不下來。正如民間諺語說,“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可不是嘛!這次十一我回了一次老家,發現稻谷全成熟了,正對我笑盈盈地彎著腰呢!畢竟成熟的稻子才會彎腰呢!整片的稻田就像鋪上了一層金黃的地毯,秋風一陣飄來,稻子輕輕搖曳翩然起舞,又似稻浪一浪接著一浪,在夕陽的映襯下,讓人賞心悅目。有些農戶已把稻子割好一堆堆地曬在外面了,它們顆顆飽滿,農民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還有很多農戶在收割大豆,去田間收個大味美的紅薯,鄉間的農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瞧,這邊都是綠油油的青菜,有的綻放著歡快的笑臉迎著太陽朝氣蓬勃,有的又含苞待放,有的又像嬌羞的'姑娘只露出一點微笑。田里還有好多我得請教才能知道名兒的農作物。

  公園里,大部分的花都埋入泥土為明年花開做著準備。只有那菊花還在花壇中怒放著。紅的似霞,白的似雪,黃的似金。萬籟俱寂中,它還在悄然開放,把自己的芬芳氣息送給人們送給大地,這沁人心脾的清香直入心頭,讓人神清氣爽。滿園的桂花香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落幕了,只看到一地的桂花末。

  寒露正如白居易的詩句“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在這豐收的季節里,讓我們感受寒露帶來的絲絲涼意。

  寒露的散文 篇8

  四季輪回,轉眼間,我們送走了炎炎夏日,秋姑娘接踵而來。每年的10月中旬,我們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節氣——“寒露”。

  在我生活的江南,“寒露”節氣即沒有寒,也看不見露,只有滿眼的美景,誘人的美食和最適宜的氣候。這個節氣,五谷登封,瓜果飄香。菊花開了,螃蟹肥了,柿子紅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生活的城市-寧波市是一年中氣候最適宜的時候,只見天空是湛藍色,萬里無云,還能見到成群的大雁從北方飛來準備過冬,他們在領頭雁的帶領下排成“人”字形飛在天空。遠處的山頭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紅綠相間,楓葉已經慢慢褪去了綠色,變成紅色,象一片片小火把掛在枝頭,讓人不禁想起杜牧的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近郊,是豐收的景象,藍天下,是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微風吹過,泛起陣陣麥浪,好像在歡迎什么……小區里的柿子紅了,一個個象紅燈籠一樣掛在枝頭,露出紅紅的臉頰。

  寒露剛好是我們的國慶假期,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去鄉下的伯伯家摘橘子,橘子在經過春季的開花,夏季的結果,在寒露節氣迎來了成熟。只見圓圓的橘子掛在枝頭,三個一串,五個一群,青中帶黃,隨風搖曳。媽媽搬來梯子,用剪刀一個一個的剪下來,不一會兒就摘下滿滿一籃子。而我是迫不及待的用手直接把低處的摘下來,一股橘皮的清香迎面而來,剝開皮,嘗一片,甜中帶微酸,令人垂涎三尺,口齒留香。飯后,大伯拿著鐮刀去收割稻谷;大媽則去菜地翻新土地,要撒下蘿卜種子白菜種子,等到冬至時節,我們又能吃到時令蔬菜。

  “寒露”是秋天中最美的一個節氣,是最適宜的季節,是豐收的季節,是瓜果飄香的季節,我喜歡這個季節。

  寒露的散文 篇9

  秋分之后十五天,斗柄指辛為寒露。此時,太陽的溫度運行到黃徑195度,露水清冷而將要凝結,故而得名。防凍害,“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

  清晨,我穿好衣服,準備下樓去上學。吃早飯時,我往窗外一看:草坪上,小花兒上,樹枝上都有一層小水霧。因為是秋天,家里爸爸種的菊花開了,我們賞好菊花后,用剪刀把菊花整朵剪下來,放在竹籃子里,經過幾天的暴曬,菊花基本干了,就把曬干了的菊花放在盒子里保存起來,喝茶的時候可以拿出來一些泡開。

  在寒露這個節氣,令我感到最高興的是:可以和全家去登高,爬山。說起爬山,我可是很厲害的,連舅舅都追不上我。但爬了一會兒就會氣喘吁吁,需要一種神奇水——礦泉水來補充體力,體力補充好了,我們就繼續爬。

  在路上,我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我跟他們打招呼,他們也會很友好地回應,有的人還會問我:“小姑娘,爬了這么久,一定很累吧?”,我微笑著對他說:“不累,謝謝。”爬了大約半小時左右,終于到達了山頂。2018年下半年,我和媽媽還有我好朋友和她的媽媽還一起去了衢州的江郎山爬了一線天。雖然我有些恐高,但還是鼓起勇氣,克服困難,爬到了最高點。那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旅行。

  寒露過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繼續下降,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已是冬季了,在飲食上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的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還可以預防咽干口燥呢!

  寒露,它是一個由秋入冬的關鍵節氣!讓人歡喜的節氣!我喜歡這個節氣!

  寒露的散文 篇10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念著順口溜,就迎來了我國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每年寒露之時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所以民間素有寒露吃蟹的風俗。

  都說“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可大街上一點兒也不冷清,反而熱鬧非凡,人們都忙著在街上挑蟹呢!這不,我和媽媽也來街市上買蟹,準備回家做美味的大閘蟹。

  一進市場,到處充斥著賣蟹人的吆喝聲。我和媽媽循著聲音走去,在一家蟹最壯實的攤販前開始細細挑蟹。小時候我經常陪奶奶去買菜,所以對于挑蟹,我還是有些經驗的:首先要注意蟹殼的顏色,外表顏色比較光澤的螃蟹較新鮮;再者就是看螃蟹腿飽滿硬實程度,越硬實,螃蟹越肥。憑著這些經驗,我在螃蟹堆里左挑右撿,把蟹翻了個底朝天,終于幫媽媽挑了兩只滿意的大螃蟹。

  回到家,媽媽就燒起了清蒸大閘蟹。媽媽說:“清蒸,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閘蟹的色、香、味。”幾分鐘后,鍋里便飄出了一股香味,饞得我直咽口水。剛出鍋的螃蟹十分燙手,我一邊吹氣,一邊急不可待地品嘗起蟹的滋味:大腿肉,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我又輕輕地剝開蟹殼,里頭冒出了橘黃色的小腦袋,劃開蟹的一片片鰓,挑出躲在蟹黃里六角形的胃,雙手握住蟹腳的位置,用力一掰,蟹黃流了出來,吸一口,蟹黃入口即化,讓人久久難忘。聽說,吃蟹不能和其它菜一起吃,要單獨吃,這樣才更能體現蟹的鮮美。豐子愷的《憶兒時》就有描寫他父親吃蟹的情景。說蟹是至味,吃蟹時混吃別的菜肴,是乏味的。

  花開花落,秋去秋來,品蟹這樂趣盡在這寒露之中。

  寒露的散文 篇11

  靜靜的夜徒增思家之苦,很久沒回家了,也不知自己忠愛的那顆柳樹是否還在,是否像我來學校時那般枝葉繁茂呢!越想越覺得孤獨。

  熄了燈,走出寢室,一個人靜靜地趴在陽臺上。月亮掛在屋角,婉若建筑上的裝飾品。這才驀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詩,“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后”,驚嘆詩人的才氣。月亮我倒是常看,總覺得今天的月光同以前看到的月光有些微妙的變化。同樣是皎潔的銀光,而今晚卻顯得更亮,溫柔之中夾帶著些肅靜,結人一種孤伶伶之感。

  四周一個人也沒有,世界仿佛在此刻靜止。想必是夜深的緣故,直起身準備回去睡覺。這時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濕漉漉的,月亮圓圓的,怎么會是夜雨呢?再看看陽臺的琉璃瓦上全是晶瑩的露珠,哦,原來是寒露,秋天來了,秋天真的來了。她來的是那般情無聲息,連我這個一向自命貼近自然的人也沒有覺察到。真是一夜寒露秋悄至。

  整天生活在校園里,校園那四季長青的草木植物使我對四季產生了錯亂之感。直到飄雪才知冬來,看到花開方知春至,只有觸及秋露才知道秋天到了。秋天悄悄地來了,家里那滿樹的落葉該凋落了吧。我親手植的柳樹怕是只有光禿禿的樹枝在隨風擺動吧。我親愛的老祖母,秋天來了,你身體還好嗎?

  秋天的夜晚更顯冷清,冷清的夜晚會使你孤寂的心更加孤獨。很多人勸我回家看看,可是我一直沒有。不是我沒有家,也不是我不想家,只是流寇般的我始終沒有那份勇氣。

  一夜寒露秋悄至,我用寒露包裹著寂寞,希望它飄到月宮,讓嫦娥也能知曉我的孤獨。

  寒露的散文 篇12

  秋,越來越有深意。到了寒露節氣,大雁南飛,菊始黃花。月露清冷,梧葉飄黃。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寒露時節,涼氣加重,會有人叮嚀,添衣加被。秋深處,滿目秋黃。落葉隨風,菊花滿堂,柿子枝頭笑,蟹黃味道長。

  晨起,有霧。到了寒露,冬天就不遠了。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心暖問安,披肩抵御薄涼。

  會不會收到一句安暖如意的問候,秋深了,記得加衣裳。秋極致的美好,它由淺入深的打動著,葉子是漸漸黃的,風是慢慢涼的。這時,在菊花里尋香。

  鄉村里堆滿了豐收的果實,花生,玉米,滿倉漫倉。柿子壓彎了樹干,桂花靜立在庭院。青瓦紅墻,紅門木窗。

  各種小蟲子,逐漸消停。蛐蛐聲不減,響徹長夜。倚欄聽秋,薄愁涌上心頭。有諸多思緒,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趁著秋意,在老屋里,觸摸,探望。

  斷魂橋上,寫滿了悲涼。踏上去,陰陽兩隔。還求得,金玉滿堂?卻原來,走過人間一趟,只是為了聞聞桂花香。臨走時,不帶走一絲芬芳。圖它個,來來去去皆干凈,不枉。

  寒露,帶著秋涼。

  秋深,寫下思量。

  秋深了,人未央。有了滄桑,枯草暗藏。紅塵往事,都有了一些故事里的膠片。一張一張翻過去,有不盡的情懷在流淌。

  秋深寒露,道一聲:安好,記得添加衣裳!

  寒露的散文 篇13

  昨晚旅游回來,一下飛機渾身哆哆嗦嗦,直打寒顫,感覺到家里比往常冷了許多。聽爸爸說,在我們出行的幾天里,鄭州天氣突變,下起了雨。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大家凍的恨不得穿上棉襖。爸爸真貼心還真的給我帶了件大衣。

  回到家,我倒頭就睡,剛睡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凍醒了,我起身加蓋了一個被子,無意間看到了日歷,原來今天就是寒露了。

  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歷每年10月7日~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時,就是寒露了。今年是10月8日,也就是今天。

  大自然真神奇,24節氣更彰顯了中華兒女的智慧。

  今天我們學校中午時間調整為冬令時,正好是寒露的第一天。或許是我多天外行的疲憊沒有調整過來,或許是忘記了時間的調整,今天中午美美的睡了一覺,誰知道一覺醒來,上學遲到了

  (寒露之后,北方已經是深秋景象,不少的地方變成了與之前大不相同的美景,這個時候出門游玩賞秋景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最適合放松心情。)

  在這個季節里,早晚的溫差過大,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加衣保暖,否則非常容易生病,讓人的抵抗力下降,很難抵御更加寒冷的冬天到來。

  在寒露到來的日子里,溫暖一下大家的心田:"寒露天氣到,謹防得感冒,加件小外套,能蹦又能跳,少吃蔥蒜姜,多吃芝麻米,起居要合理,登高舒舒心,祝我們寒露快樂,身體又健康!"

  寒露的散文 篇14

  每年的10月8日左右,是寒露的季節,每當到這時候都會出現幾種怪現象,和夏天的時候大有不同。

  冷還是熱

  夏天的時候,我都想一股腦地往清涼的水里鉆。每當晚上洗澡時也洗涼水澡,洗完能感覺一陣清涼,那叫一個爽啊!到了寒露時節,每天都離涼水遠遠的,生怕碰到涼水。晚上,脫了衣服,窗外吹進來一陣風,冷得不經打了一個寒顫。進了浴室,打開了花灑沒想到爆出一陣涼水,冷的我趕緊用毛巾擦干。水熱才敢進去,洗完了,就蜷成一團,慢慢地向床移去,鉆進被窩才舒服。

  嘮叨

  不知為什么到了寒露,媽媽的嘮叨反而變多了。早上,一起床就聽見來自媽媽的嘮叨。

  只聽

  快點起床,換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可別讓早餐涼了,涼了可就不好吃了!喂,你聽見了沒。

  飯不要涼了,菜不要涼了,在夏天跟,媽媽說涼了再吃,而寒露了反而要熱著吃,你說這怪不怪?

  多穿還是少穿

  寒露時節和夏天不同,夏天穿一件短袖有的時候還是熱。但一到了寒露,我就開始犯穿衣困難癥。

  每當我早上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一出門,嘿!太陽正照著大地呢!我被熱出了一身汗。

  第二天,我心想:嘿,我這回不穿那么多了,我就不信還能出汗。于是,我穿著一件薄薄的長衫就出門了。一出門,太陽就被不知道從那吹來的云給遮住了。這時忽然吹來一陣風,嘿,我又出汗了,不過這次是一身冷汗。

  你說,我到底是穿多還是穿少。

  寒露的散文 篇15

  今天是10月8日,每年的這一天前后都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深秋時節正式開始。翠綠的山崗變得枯黃,樹葉凋零,小鳥也不再歡鬧,嘰嘰喳喳的聲音被寒風呼嘯而代替,一片寂靜。

  寒露節氣,往日熱鬧的鄉村失去了絢麗多彩生活漸漸變的單調,但詩人的詩情卻一點也不單調,如元稹的《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白居易的《墓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詩句。

  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初候鴻雁來賓;二候爵入大水化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說的是前五天后面幾批鴻雁開始向南遷徙,過五天古人看到鶴不見了,而海岸上的蛤蜊數量增多,誤以為雀鳥潛入海水中變成了蛤蜊。后五天大多數花早已凋謝,可菊花卻在此時節盛開,顏色也很應景。

  寒露也有許多習俗,吃柿子就是其中之一,民諺道:“寒露柿子紅了皮”。寒露時節的柿子已經成熟,是吃柿子的好時節,這個時候的柿子個大、皮薄、多汁、甜涼可口,營養價值極高,可以洗了吃,也可以做柿餅,一年四季都侵在柿子香中。

  今年的國慶節不同于往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是同一天,這一現象使我們一開學就是寒露,也就是說一開學就更冷了。

  寒露寒,寒不了書本,寒露寒,寒不透筆桿,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祝大家學習路上無“寒”!

【寒露的散文】相關文章:

秋深寒露散文04-01

寒露潤秋抒情散文03-12

寒露未遣秋風散現代散文04-22

初一關于寒露節氣的散文04-13

寒露諺語01-15

寒露的詩詞03-18

寒露的詩句02-07

寒露經典的詩句09-14

瀟瀟秋意濃涼涼寒露凝散文隨筆04-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免费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 | 日韩乱偷区自中文 | 日本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