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糊糊和窩窩頭散文
玉米糊糊、也叫棒子糊糊,窩窩頭,以這種粗糧為主食,大概是貧窮的標志,《駱駝祥子》虎妞,雖跟著祥子過日子,但玉米面食卻是吃不下的,車老板的女兒,雖年長貌丑,但是常烙個面餅、包個餃子的吃,而鄰居小福子姑娘,則是貧窮至極,就算是窩窩頭,也不常吃,沒有錢買,加之不幸爹是酒鬼,撫養(yǎng)兩個弟弟,依靠她養(yǎng)活。
還記得小時候聽老人講故事,說有人家貧,但又不想讓人知曉,整天棒子糊糊窩窩頭的糊弄肚子,一點油水沒得,于是有天去了街上炸油條果子的攤位前,狠狠地用帶去的擦臉老粗布抹了下人家的案板,飽飽地吸了些油,回家,要求家中男女老少,出門一律用其布擦嘴,這樣雖粗布爛衣,菜青色的臉上,鑲嵌著一個油汪汪的飽滿的象征富貴的紅唇,有人問早上吃得啥,此君仰望太空,油條果子!直至有人去他家去玩,才揭開了迷底,原來,亮刮刮的油唇是偽裝的道具啊。
等我出生時,家中已有細糧白面,窩窩頭很少吃,母親也蒸過窩窩頭,那也不是純玉米面的,加上黃豆面、小米面和玉米面所謂三和面蒸制而成,但那黃燦燦的硬幫幫的窩窩頭,總是不如雪白的松軟的饅頭好吃。在我們魯西地區(qū),糊糊則是冬天常喝的粥,玉米糊糊是整個的.粒子磨碎,喝到碗底則有一層沉淀的黃燦燦的渣,粗頭大棒的剌嗓子,常常地喝不下去。不太很好意思地大模大樣地走開,守著那黃金底,沖著母親傻笑,父母因經(jīng)歷過傳說中的六零年以后三年挨餓的時光,必會嘆息,這點棒子面也會救活一個人呢。
婚后,每年,孩子爺爺總會磨些棒子面讓我們喝,粗粗拉拉的,后來老人把玉米表皮用脫皮機脫了,然后再重新磨碎,這樣熬制玉米粥時就沒有了沉淀,而且粥也顯得粘稠了不少,若再加上切成大塊的面甜地瓜,也是能不費力氣地喝下一大碗,因感覺好喝,好東西就愿分享,常常在婆家拿來后,也會再給娘家送去,若是先生和我同去,母親總是表達感激之情,你看磨些玉米面也想著我們。先生的臉上也立即浮現(xiàn)出笑容,替他父母作答,自家種的,也不費事,磨上一袋子,夠咱們喝一冬天的了。
孩子就像那時的我,嫌剌嗓子,難以下咽,感覺不如豆?jié){、小、大米粥好喝。如今白發(fā)蒼蒼的父親也會照樣說,玉米有豐富的營養(yǎng),蛋白質、粗纖維類的,妄圖曉之以理地讓其自覺喝下去,但最終是喝了半碗,再勸喝就會嘟起小嘴巴。而先生則恰恰不同,喜喝棒子糊糊,而且百喝不厭,說喝到肚子里熱乎乎的,暖胃。
窩窩頭,也曾嘗試蒸過,自超市半斤八兩地買了很多品種,羼在一起,用一個大拇指在內(nèi),其余九指捏捏拍拍,做成小塔狀,可是,不是沒掌握火侯還是比例沒配好,蒸出的窩窩頭毛發(fā)直豎,象是營養(yǎng)不良的小豬娃,我記得母親蒸出的則是面皮挺刮,平整,不好意思地送幾個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窩窩頭給父母嘗嘗,他們笑了。看來,這個也是要有學問的。對這寶塔形的窩窩模樣的塑造,大概也是個學問,可惜我試制了兩次皆因貌丑而被他奚落。甚至說我若是在過去啊,憑這粗制濫造的手工,也被休的危險。
后來,我就一直不蒸窩窩頭,先把酵母粉按一定比例融解,然后把各色雜糧面揉在一起,,蒸雜糧饅頭,操作工藝和白面饅頭一樣,也是等面盆稍鼓肚也就是面發(fā)開后,先在面板上用揉好面,然后用分成大小一致的面團劑子,然后揉成饅頭狀,等饅頭全揉好后,就放在面板上、蓋簾上醒著,然后蒸鍋放水,等水開了,鋪上籠布,均勻放上雜糧饅頭,再大火燒開,小火拱著熱氣,半小時后,雜糧饅頭便可出鍋了,模樣呢,也周正,口感呢,也是好吃,每次都給父母送些去,看著他們喜歡吃,心里就非常高興。
每天冬天,母親總要蒸些黃米粘窩窩,上面點綴棗子,很粘,很甜,很好吃。這個粘米面蒸窩窩啊,不比普通面粉,因其粘糯,不能用太多的水,要基本上接近干面狀態(tài),不成團,把棗子擠壓,要用手好好的攥實,還要保留美觀的寶塔狀,而且蒸好了,不能象普通饅頭窩窩似的放在筐子里晾,那樣會粘在一起,分都分不開,母親總是蒸好后,不顧裊裊的熱氣的燙手,快速地隔一定距離放置在面板上,蓋簾上,等完全晾干了,可以放置。忙碌的母親蒸這窩窩頭的時候,總是躬著腰,笑嘻嘻地做,只要我們說好吃,她就非常地快樂,兒子相對來說比我體諒他姥娘呢,他回來時,去他姥娘家玩,看著這制作的復雜與繁瑣,說其實真好吃,粘乎乎的,姥娘別蒸了,怪麻煩的。母親怎么會不知道她看大的外甥的肚子里的道道兒?總是很欣慰地說,你看,小孩這懂事啊,也快,這不,知道疼姥娘啦!唉,母親要求之低,一句話就會滿足。每蒸好了,必打電話讓我去拿,然后再蒸,再拿去。母親很辛苦地忙碌著,樂此不疲。
沒承想這次回婆家,婆家也蒸了些粘窩窩,讓我們拿著,我吃了半個,實話實說,與母親蒸的不同日而語,棗子不少,但不粘,原來羼了些棒子面,沒有了韌勁,沒了嚼頭,婆婆說黃米面五塊多錢一斤呢,棒子面又不花錢!我說算了,留給你們自己吃吧,蒸窩子怪不容易的,我不想拿,可是婆婆已騰出干凈的方便袋子,開始拾了,大概是七八個吧。
而回來路上,我說起這個窩窩頭不好吃,他笑,老人讓你拿,你就拿唄,怎么叫孝順,順也是重要的!他們費會子事,也是心意。大概是想到他父母在凜冽的嚴冬自棒子穗上用粗糙的手剝粒,再用簸萁分離出棒子心兒、爛粒兒什么的,挑選好了,才去鄰村磨面,要我們?nèi)ツ茫蜃约赫舾C窩頭,滿心地希望我們喜歡吃呢。
我后來給娘家也送去幾個,母親看著這造型還不如我蒸的好看的窩窩,連聲夸,好吃好吃,棗不少。
【玉米糊糊和窩窩頭散文】相關文章:
莊稼的玉米散文05-02
黑糊糊的近義詞和反義詞01-17
用迷迷糊糊造句04-09
黑糊糊的近義詞是什么01-17
小糊糊的風箏童話故事06-01
玉米穗01-09
星星和月亮散文11-06
世界的起點和終點散文11-04
周公解夢之夢見玉米12-28
穿越玉米地勵志故事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