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懷古散文
天門懷古
慕千古名山,披一路風塵,我來到了天門山前。佇立江邊,凝神遠眺,江水滔滔,奔流東去。水天相接之處,巨輪穿梭往來。天門中斷,分為東西梁山,如兩扇巨大的閘門,突兀江中。隔江對峙,陡峭挺拔,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折轉北去;雄雄乎力拒狂瀾,使湍急的江流驚濤拍岸。
拾級攀登,林木翳薈。小路旖旎,江風習習。站在山頂四周眺望,都市在目,長江如練。東西梁山雄峙江中,如天門大開;江岸,芷蘭郁郁,樹木蔥蔥;江中,江水回旋,沙洲起伏,鷗鷺翔集,漁舟泛江,江水開闊,巨輪如織。感謝這大自然的造化,讓我賞不盡這鬼斧神工的美景。
時光荏苒,帶來歷史的厚重;江水悠悠,洗去往事的塵封!岸蛇h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開元十三年,二十五歲的.李白,辭親遠游,乘船出蜀,順江漂流,出遠荊門,開始漫游楚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這天他來到蕪湖江面,江水澄碧,白帆片片。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朝霞滿天,江面金光點點。詩人走出船艙,佇立船頭,把酒臨風,衣袂飄飄,躊躇滿志。詩人凝神遠眺,只見長江兩岸,兩山石狀,曉巖盡染,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天門。始知是東西梁山,總謂之天門山。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蕩回旋,一派壯麗景象。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山,氣勢壯闊,奔騰而去。詩人情感豐富,聯想翩翩:天門兩山莫非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嗎?只因它阻擋著洶涌的江流,于是楚江怒濤,沖蕩撞擊,打開了“天門”,使它從中折斷而成為東西兩山。楚江,這個具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沖決一切阻礙它前行重障,神奇之力量,勢不可阻擋。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任由長江浩蕩東流。這一江激蕩澎湃的洪流豈不是自己滿腔的抱負?詩人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自我性格,一時間如鯤鵬翔天,直沖云霄。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兩岸青山,相對而出。這天門山特有的姿態,使傲立船頭,微微酒醺的詩人頓有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詩人走來,顯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那么遠客自當更加興致淋漓,感慨萬千。這從日邊而來的孤帆,正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詩人欣睹名山勝景、心往神馳,一發不可收拾。
詩人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里,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痹娙撕婪挪涣b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里的廣闊胸懷,一下子得到釋放,不禁詩興大發“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歷史文化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偉力,低矮得不起眼的東西梁山,經詩仙輕輕點染,竟散發出不衰的魅力,吸引著如織的游人前來憑吊懷古。站在這里,冥冥之中,你會覺得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李白正向你舉杯頻笑,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