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抱你嗎散文
前幾天,我公司的員工林蔭打來電話,想約我一談。我約她今天中午11時在公司附近的“真鍋咖啡店”一見。到了約定的時間,林蔭匆匆趕來,見她一臉的抑郁,完全沒有以前那種充滿朝氣的面貌。她是公司市場拓展部的一名員工,也是我的好友,林蔭嫻淑雅致,善于與人相處,結婚多年并育有一子,愛人是醫生,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曾是我們一致推崇的幸福女人。
她開始有點沉默,好像有什么難言之隱,經我的一番輕聲細語,她才娓娓道來:
“其實,我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我的愛人是一個誠實的人,他的人品也經得起考驗。但是,在家里,他一直都不愿意與我溝通。工作上的事情、心情的愉悅與煩惱,所有的所有,他都不愿意講。他的理由是,決不把工作帶回家。可是,他其實是不把與他相關的一切帶回家里,除了一個沉默的`身體。他的身體只偶爾會來吃飯,每天回來睡覺。但是,我完全沒有理由在外人面前說他不好,他對家庭負責,是孩子的好爸爸,孝敬雙方父母,生活作風嚴謹,一切都無可挑剔。只是我受不了他的沉默,還有冷淡,一天說不上三句話,回答永遠只是簡單的“哦、好、行”。我不知道別人的家庭是不是和我的一樣,我們戀愛四年,結婚七年,在結婚時,都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愛情,都以為自己即將擁有的婚姻決不會是愛情的墳墓,但是現在,為什么走過了七年的婚姻,連在一起交談的興趣都沒有了呢?”
我靜靜地聽著她的訴說,一下子找到了她那滿臉抑郁、不見朝氣的原因,那是因為生活中沒有了激情與愛。我記得在某雜志上讀到過美國康奈爾大學一位著名的教授說過的一句話:“愛情的保鮮期只有30個月……”她認為,“18到30個月這段時間內是足夠讓男女雙方認識、約會、結婚生子,在此以后,就不易出現看到雙方就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情況了。男女雙方要么分手、要么心平氣和地過日子,愛情就會漸漸成為一種習慣。特別是當有了孩子,當愛情成為習慣,夫妻就真正地成了左手握右手:有默契、沒新意;有親情、沒激情。而大多數沉默婚姻直至演變為:不滿意卻能維持,沒有溝通但不至于離婚……”
也許,林蔭現在的境況就是這樣的。當兩個相愛的人,從熱戀到婚姻,變成了親情滿滿的“自家人”,婚齡一長,突然會失去了對對方的興趣,不再用心觀察、不再用心傾聽,不再發現愛人身上的閃光點,很自我地生活著,兩個人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再加上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工作壓力又大,很多人會因為對事業的過多投入而忽視了對小家庭溫馨氛圍的營造,有些像林蔭丈夫一樣的男性,對于工作中的焦慮和壓力,不知怎樣地解決,對妻子訴說又覺得“沒有用,說了也白說”,甚至覺得會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所以干脆避而不談。其實,幸福的婚姻不一定是時時刻刻的快樂與滿足,而是不斷地分享、互助,在人生的歷練中更成熟地看待婚姻,看待生活。我告訴她,在婚姻中,夫妻雙方的溝通很重要,良好的溝通是第一步,雙方都要主動溝通,不能賭氣或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溝通的方式也很關鍵,在溝通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技巧,比如可以多用“我”開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用溫柔的語氣和真誠去訴說,而不要用埋怨或者責怪的口吻去表達,讓自己所愛的人覺得自己很在乎他,告訴他自己很愛很愛他,不能沒有他……如果你還需要這段婚姻,那么就張開嘴巴、放下身段、敞開心扉,用你最溫柔的聲音去向對方表白,還要學會妥協、學會接納和取悅對方。
溝通有很多種方式,但我一直以為擁抱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當我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你可以試著詢問對方:“我可以抱你嗎?”給對方一個擁抱,給彼此的心靈一絲溫暖,讓這個擁抱拉近彼此的距離,讓雙方變得不再陌生。因為身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擁抱也是身體的本能需要。既然雙方還相愛著,那為什么不轉身,給你所愛的人一個擁抱呢?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會給我們即將干涸的婚姻注入一股溫泉,讓這樣的一個擁抱,告訴對方,自己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他,那么,所有的不愉快,在那一刻,都會隨著這樣一個包含著愛戀的擁抱煙消云散。
談了將近二個多小時,我突然發現了她輕輕地抿嘴一笑。這樣的笑容,有多么可愛與燦爛,初見她時的那種不開心已不復存在。她笑起來真的很美,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她站起身向我告別,并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很溫暖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