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跳舞優秀散文
都說母親看起來年輕,母親每天精神煥發的樣子,讓我這年輕人看著都自嘆不如。
母親退休后不甘于居家生活,為了讓生活更有趣些,沒有舞感的她竟然學起了舞蹈。開始我和父親很反對母親跳舞。舞蹈我也是很喜歡的,但每天一下午的'高強度訓練,我怕母親身體受不了。尤其是看她每天回來臉都是蠟黃的,我們勸她放棄,想讓她去學學瑜伽之類的。但母親拒絕了,她喜歡舞蹈帶給她的朝氣蓬勃,喜歡她的“圈子”。
母親每天下午訓練,還要經常參加各種比賽,風雨無阻,堅持不懈。為了一些舞蹈動作需要,她在家練起了舞蹈基本功。站在旁邊的小外孫就一直盯著姥姥跳舞,看著看著偶爾也能比劃出幾個動作來,也算是一種從小熏陶吧。
慢慢地,母親臉色不再憔悴了,反而每天回來精神抖擻。每每學了新舞,就想立刻給我們展示,讓多年學舞蹈的二姐給她指出不足。有一天,母親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對我說,她能劈叉了。
母親學習舞蹈一年多的時間里,她的舞感越來越好,她們團隊參加各種比賽,也獲得了各種獎項。她們用舞蹈演繹的《九兒》,讓一個不喑世事的丫頭,歷經坎坷成為高粱酒坊的女掌柜,到最后與日本侵略者同歸于盡的烈女形象,感動了無數觀眾。而《陜西八大怪》,則把我們關中地區特有的民俗特色,以及“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用舞蹈詮釋出來。
看到舞臺上的母親,神采奕奕,那么自信地展示自我,能看出來她很享受跳舞的過程。母親跳得很美,不只是為了健身,更是為了享受舞蹈。
母親退而不休,衰老的是年齡,但永葆青春的是那顆追求美好的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