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隱的散文
心隱的散文1
真心求隱,卻放不得,塵世又一年,才知道自己不是隱者,頂多只是田居的人家。每次回故鄉,看到那些笑臉,越來越不純潔,清楚,誰讓這世界變化快,連老家都快功利的讓我失望了。
沒有哪個國家像我們在短短的三十年里這樣的巨變。人心不古,世俗可理解,有時候問自己一句:自己的心凈嗎?還真不敢說。
離開銀行一年,事情越想越清明,卻也沒有過去的頹廢,踏踏實實在俗世活,踏踏實實做一些還算有意思的事情,每天很疲勞,但也很滄桑而充實的活,有什么不好嗎,或者還會有什么選擇?
國家的形勢在發生著變化,君子應該敏銳地感覺到這些變化,明智的做些判斷,這才是像智慧的人所思考啊。
人與自然,總是在莫名其妙互相影響。我們處在其中,如果能夠感知,便叫有“道”。如能夠如賢人般循道入善,就算有德,道德相依,才會知天。
簡單
懷川平原很熱,早上起來就催促媳婦走,想到陵川走走,也算是避暑。開著車過平甸后就涼快了些,馬噶當大峽谷仍然很美,但已經開始商業起來了,休閑方便了,但銅臭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了。我閃過那里,尋找更清涼自在的所在。我去了潞城的天池和鄭家嶺,去了附城鎮的南河和仙泉。他們或在高高的太行山極頂,呈現著山西高原草甸森林相間的從容,或隱伏在大峽谷的溝底,成為郁郁蔥蔥中的一點人跡。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山外所沒有的安靜和自然,在自然占據了主動的地方,人類不由自主地對自然天生的敬畏,沒有了人類在占據主動時的肆無忌憚。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友好的,而友好的實質就是關系的簡單。而簡單恰恰是我們所苦苦尋覓的。
在海拔1400米的佛子山,我把車停在山西高原像綠地毯的草甸邊,看著羊群像白云一樣漫過。我告訴媳婦,等小女明年考了大學,我們也來放羊。媳婦說:中。
很多事情,我清楚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從簡單到復雜,然后再從復雜回歸到簡單,這是對“道”的理解的'問題。所謂大道至簡就是這個道理。
小的時候我放羊,老了我希望我還能夠在山西高原放羊。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
心隱的散文2
人生百味,總是得不償失。
人皆有之,總是那么的怦然心動,讓人欲罷還不能,總是把那稀有的東西看的很重要,結果呢?卻,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別人的感受,總想把最好的,最美的東西據為己有,讓它能夠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事實并沒那么簡單。所以人生往往留下了唯美的遺憾!
有時,突然,抓住了那一絲絲微弱的希望,仿佛抓住了一顆救命的稻草,命懸一線,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悸,感動嗎?還是,欣慰?
當希望真的被磨滅了,一切都變成了夢幻泡影,煙消云散,像那斷了線的風箏,它只會越飛越高,愈飛愈遠,你雙手緊緊地握著那斷了風箏的線,還想牢牢地抓住它,擁有它。你覺得還有可能再擁有它嗎?也許不會了吧?
你在原地等待著,期盼著,希望此時此刻風能夠停下來,讓那漂亮的風箏能夠再次回到你的身邊,一切重新來過,你的眼睛里寫滿了渴望、期待,渴望再次擁有!因為,你不想失去,也害怕失去,你怕那原本屬于你的東西會變成一種遙遠的思念!
失去的比得到更顯得珍貴,來之不易。總是,在失去以后還想再擁有,你覺得還有可能嗎?早知現在,當初為何不好好的去珍惜呢?是啊!你珍惜過它嗎?你真的在乎過它嗎?
也許,你會說我有在乎過它,我總是把它牢牢地抓在手中,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其實,你那并不是叫在乎,是占有,是自私的占有。是欲望在作祟,欲望越大,占有欲也就會更加的強烈。
只想把它據為己有,希望一切的美好都屬于你一個人的,誰也別想去動它,誰也別想去得到它。
結果呢?你的自私,你的貪婪,卻成全了風箏的自由!從此,它再也不會屬于你!
人生,總是那么的無奈,得不償失,你越想得到的東西,越是得不到,你越想擁有的東西,總是會失去,你占據了再多的東西又能怎,當你失去的時候,會更加的痛苦!
正所謂得不到的苦,你還想要嗎?
私心雜念,惻隱之心,只不過是一時的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