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林芝經典散文
林芝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這一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組照片,雪山、藍天、白云,還有碧綠的湖水。我問這位朋友:“真美啊,這是什么地方啊?”
她馬上回復道:“這里是拉薩的后花園林芝。”
為此,我在網上詳細查詢了,知道了“林芝”在西藏,知道了林芝是個有著“西藏小江南”美譽的城市。嗯,不錯,林芝不但有“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巴松措”的美景,還有夜宿“索松村”的神秘,頓時有了一種強烈的感覺,我要去林芝看看!
攝影與寫作,只有獨處才會有靈感,許多人不理解這一點,以為“獨行”是性格的孤僻和對安全的忽視。我要獨行進藏,自然也遭到了家人和朋友們的質疑。經過認真仔細地解釋,總算說清楚了。
打開攜程網看航班,飛往林芝的機票告急,看了看日子,正值清明小長假,航班只有頭等艙。
從這天開始,我就時不時地上網看看機票情況。四月五號的下午,當我第N次打開電腦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第二天清晨飛往林芝的航班掛出了經濟艙機票,我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用鼠標點擊購買,驚喜系統顯示訂票成功!
匆匆地收拾好行裝,凌晨三點起床,在半醒半睡中被攜程專車送往了機場。
一、林芝市區印象
飛機晚點一個多小時終于降落在林芝米林機場,飛抵這個機場據說是中國國內飛行難度最大的航線,沒有之一。米林機場位于雅魯藏布江河谷中,距離林芝首府八一鎮50公里,海拔2949米,屬于高原機場。
出發前在攜程訂到了林芝華瑞酒店的房間,雖然評價說條件一般,但能有房住就已經滿足了。
出了機場欲乘坐出租車,包車一口價200元,說是可以拼車每位50元,但我等了半個多鐘頭還沒有看到第二個旅客,只好只身前往了,這里機場沒人坐出租車?這是第一個沒有想到。
來到了酒店前臺,小姐問:“有預定嗎?”
我答:“攜程訂的!”
小姐埋頭在電腦上鼓搗了一陣子,她說:“對不起,沒有找到您的訂單。”
好家伙,這么多年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呢,又想了想,這里地處邊陲又是高原,也許網絡不健全給漏掉了。我又問:“那怎么辦呢?給攜程打電話也來不及啊?”
小姐說:“那你就在前臺直接登記吧。”
我問:“有房間嗎?昨天我預定說房子緊張。”
站在前臺另一邊的一位藏族美女說:“今天不緊張了,有客人已經退房啦!”
我聽了心中暗喜,知道起碼不會流落街頭了,趕忙說:“先謝謝了,那就訂一間吧,回頭我再找攜程問問什么情況。”
又一個沒有想到來臨了,前臺訂的標準間居然比在攜程上訂的便宜了一半!入住、稍作休整,打開手機搜了下市區的景點。臨近的景點只有三個,于是選了名字最好聽的“尼洋河風光帶”和“福建園”兩處作為下午的行程。
酒店不提供午餐,問了問前臺的小姐,她說:“出大門左手就是一家餐館,飯菜好吃得很!”
西藏的飯菜還能好吃?帶著疑問來到了左手的餐廳。舉目看去門楣上用漢藏兩種文字書寫有店名,雖然藏語咱不認識,漢語還是能看明白的,漢字寫道:大秦飯莊。
大秦?難道是我出發的地方嗎?是家陜西飯館?時感腹中饑餓只能先進去再說。進得門來一看,迎面擺放著幾名兵馬俑復制品,墻上掛滿了各種菜品圖案,卻都是熟悉的陜菜與地方小吃。
落座、點菜、上菜只用了一會兒工夫,自然是家鄉美食“油潑面”和一盤涼菜“老陜拼盤”,我對服務生說:“給我來碗面湯!”
女孩用陜西話答應著:“好的,請稍等!”
這頓飯吃掉了三十多元錢,那可是在陜西境內吃同樣東西的近一倍價錢呢,看來西藏的物價高于內地。
自然是先回到房間休息,下午三點多鐘出了門,在賓館門口叫住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尼洋河風景帶”而去。
尼洋河是林芝人的母親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發源于米拉山側古冰川,全長三百多公里。河水從冰川千轉百繞而下,低音婉轉卻有著脫韁的野性,尼洋河風光帶只是林芝附近的一處濕地公園。
行車約四十分鐘,便來到了這里。觀景臺上已經有不少的看客,旁邊的空地上停著幾輛大巴與小車,因為小長假已近尾聲,沒有嘈雜和排隊的現象。
讓出租車在停車場里等我,背上了相機往觀景臺走去。站在觀景臺上看尼洋河,彎彎曲曲的河水慢慢地流淌,大片的濕地郁郁蔥蔥,河中央的孤島上有兩頭牛在咀嚼著嫩草,河邊的一對情侶坐在草地上卿卿我我,遠處的雪山被夕陽照耀,黑色、綠色、白色與金色共存。這情景好似青藏高原的雪域,又似江南大地的牧歌。置身此處,猶如行走在人間仙境中。
回到酒店還是在“大秦”家吃了晚飯,這次要了一碗老陜“燴面片”,味道依然不錯。
福建園聽名字與福建省有關,回程時問了出租車司機,知道了這所公園是福建省援建的,所以命名“福建園”。
黃昏前進入了福建園,看到的建筑、人工湖等與內地公園差不多,只是有兩點不同,能夠看到不遠處的雪山,當夕陽西下時,與園內樹木相映在湖中的倒影非常漂亮;在園內的草叢里、樹蔭下,有許多藏民攜家帶口或者是相擁著戀人休閑,他們有的帶著食物野餐,有的趴在草地上愜意,有的手舞足蹈跳起鍋莊,有的三五成群在竊竊私語,好一派寧靜平和的景象。
二、巴松措
即使您去過拉薩、去過珠穆朗瑪,來到林芝的巴松措也會讓人驚詫。巴松措又名“錯高湖”,是藏傳紅教寧瑪派的圣湖,也是西藏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環繞倒映水中,沙鷗、白鶴浮游湖面。
距離湖邊一百多米處有座湖心島——扎西島,傳說是座空心島,是漂浮在湖面上的島嶼,并不與湖底相連。
扎西島上有唐代所建的“錯宗工巴寺”,是藏傳紅教寧瑪派的寺廟,距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
清晨,我們一行六人乘坐一輛商務車從林芝趕往巴松措景區。同行的五個人都未曾謀過面,司機小卿非常活潑,在大家之間有說有笑,時不時拉拉家常、說說他的家史,惹得我們嘻嘻哈哈笑個不停。
說著笑著,車子停下來了,司機小卿說:“景區到了,這里是今天我們要來的第一個地方,叫做卡定神山。”
來前在網上做過功課,知道這里就是“卡定溝”景區。清晨的游人不多,我們一行人六人便向山溝深處走去。
看到了掛在懸崖上的瀑布從天而降,看到了藏區神圣的泉水眼,一路上山間小道崎嶇,不知不覺我端著相機走到了前面,因為要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和搶占機位。等到攀上了石壁高處往后看了看,我們的隊伍失去了蹤影,哎,走得有些快啦,趕緊回頭去找他們吧。
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兩位妙齡美女蹲在那里擺石頭,兩人都是一襲皂衣,還戴著黑色的帽子,虔誠地把小石頭慢慢地壘在其他小石頭上,小石堆已經有三十公分高了。我走上前去說道:“能給您拍張照片嗎?”
皂衣女答:“可以啊!”
我端起相機咔嚓、咔嚓拍下了這幅虔誠有心的身影。
游過了“卡定溝”,驅車趕往“巴松措”。
來到了“巴松措”景區門口,已經時值中午。小卿帶我們去一家飯館吃了便飯,稍作休息后就進入了“巴松措”景區的大門。
乘坐景區的大巴來到了湖邊,引入眼簾的是一片碧綠的水面,快艇飛馳之上,蕩起了水花泛著白浪,在船尾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湖水中央有一座孤島,島上的礁石中鋪滿了綠色植物,郁郁蔥蔥,遠處的雪山倒映在水里,山頂的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放射出光彩,好一派人間仙境啊!
我快步如飛地行走在湖邊、攀登在小島、俯瞰在巖石上面,用我的眼睛加上相機的取景框,把能夠觀望到的景色一一收入相機的內存卡中。
從湖心島出來,我們一行又搭乘一輛小面包車趕往“新措”,據說“新措”是準備開發的另一處景區,現在還不能走近觀賞。
車子開到了一個村頭,下車看了看并未有什么游客和景色,問司機:“這里的景區在哪里呢?”司機說:“你們順著村里的小路往前走就看到了。”
走過了一段土路,又走過了一段棧道,終于看到坡上面有座亭臺閣樓。我率先從木梯加石階攀登了上去,正當氣喘吁吁地想歇歇腳,抬頭一看,哇!眼前一亮,只見閣樓中有位衣著鮮亮的藏族姑娘坐在木欄桿上,旁邊有位手端相機的小伙子在拍照。自然是不能唐突,先向小伙子擺了擺手致意,然后大大方方地走到了姑娘面前,說道:“你這一身打扮像模特,我能不能給你拍一張?”
姑娘說:“扎西德勒!”
我沒有聽懂,站在當下不知是拍呢?還是不拍呢?又聽見:“可以的,您拍吧!”
我認真地打開了機頂閃光燈,給她的面部補足了光線,咔嚓、咔嚓連拍了幾張,姑娘又變換了姿勢說:“再來幾張!”
呵呵,又拍了幾張,這時候才回過神來了,原來這位藏族姑娘是漢人裝扮的。
三、雅魯藏布大峽谷
據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長最深的峽谷,北起米林派鎮大渡卡村,經過排龍鄉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南到墨脫縣的巴西卡村。峽谷全長五百多公里,最深處六千多米,遠大于全球著名的帕隆藏布大峽谷、科羅拉大峽谷和科爾卡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無人區河段上有四處瀑布群,主體瀑布落差近50米,峽谷具有從雪山至熱帶雨林的九個自然帶,匯集著多種生物、植物資源,占據了青藏高原高等植物的三分之二、哺乳動物的二分之一、昆蟲的五分之四、大型真菌的五分之三,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是世界第一?不由得要懷揣疑問去看看。
車子行駛在通往大峽谷的道路上,往河道里望去,兩旁都是深藍色的峰巒,遠處是黑白相間的雪山,河道中淌著碧綠色的流水,山腰上一層層的開滿了淡紅色的挑花,山腳下是一片片米黃色的沙丘,江邊生長著茂密的暗紅色的灌木。忽然天邊飛來了幾只野鳥,時而低飛時而高翔。高空中布滿了烏云和白云,灰與蔚藍變幻著顏色。
車子停靠了幾處景點,匆匆地拍攝幾張照片便又往前開去了。忽然聽見司機發問:“前面這個地方停不停車?”
我睜大眼睛看了看前方,只見有幾輛車子停靠在路旁,十幾位游客端著相機游走在懸崖旁。嗯,估計有戲。我說:“當然要停啊!”
司機答:“在這里拍照是要收費的。”
車速慢了下來,我又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的確有幾位身穿藏服的女人站在那里收錢。我問:“這里景色好嗎?收多少錢?”
司機答:“這里很美,每人要收5元錢。”
同車的旅伴也說:“五元?只要景色好,停吧!”
車子徐徐地停靠在了山崖的一邊,我走下車去率先掏出五元錢遞給了藏族大姐,大姐很客氣地說:“你們看,多好看啊!”
眼前的景色讓人震撼,雅魯藏布江在這里寬闊了許多,清澈見底的江水綠汪汪的,白云幾乎遮住了藍天,云是一層一層、一朵一朵像一條寬厚又蓬松的絲綿帶,在光影的照射下倒映在雅魯藏布江中,這幅“云海落長河”畫卷,清清楚楚地映入了眼簾中。
匆匆地在這里拍攝了十幾張照片,便又趕往大峽谷景區。
乘坐景區的循環大巴,觀賞了四五個景點,好像有棵長在石頭中的枯枝桃樹,據說有些年紀了,還有一兩處觀看自然形成大沙丘的地方,米黃色的沙堆與碧綠色的江水搭配,是讓人舒適的畫工調色,最后一個景點是“直白村”,下了大巴走過一個賣東西的通道,便來到了一個圍擋跟前,我還以為是什么珍藏或者奇異呢,走近瞧瞧卻是立著一塊寫有景點名稱的石碑。
四、索松村
同車的旅伴們只有我一人去夜宿“索松村”,司機讓其他人在商務車中等待,用一輛越野車送我去索松村。
一路上我好奇的詢問:“這個索松村是原生態?還是已經商業化了呢?”
司機答:“索松村還基本上是原生態,不似直白村那么商業化。”
又問:“聽說那里是觀看南伽巴瓦峰的最佳位置,是這樣嗎?”
答:“當然了!到大峽谷若不留宿索松村就像沒有來過一樣!”
留宿索松村真有那么重要嗎?
有了上次去雪鄉留宿農家客棧的經驗,這次帶上了拖鞋、浴液、毛巾、牙刷牙膏、茶葉、速溶咖啡等。去雪鄉沒有經驗,還以為像酒店一樣什么都不用自備,結果入住后才發現一無所有。
到達了索松村一家叫做“吉美”的村民客棧,司機幫我匆匆地辦理入住后,就駕車返程去送回程林芝的旅伴了。
客棧有個大院落,有幾座小木屋是藏族風格,還有一座不大的四層樓是現代風格。我被安排在三層的標準間,進屋首先去看看有無用具,一看啥都有,一應俱全。
從窗口向遠處望去,一排山峰在云霧中時隱時現,這就是傳說中的南伽巴瓦峰嗎?向近處看去,哇!漫山遍野的挑花盛開,這里就是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嗎?
記得有一位攝友是這樣說的:“桃花開得熱熱鬧鬧,林芝美的如夢如幻,許多人都曾問我,到底哪里的桃花最美?要說林芝最美的桃花觀賞點,尤其是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首推索松村,這里簡直就是攝影師的終極夢想!”
還有一位驢友是這樣說的:“索松村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處,是觀看南伽巴瓦峰全景的最佳地點。尤其是春季來臨時,索松村就像是被雪山和桃花包裹起來的世外桃源。”
我也沒有顧得上去尋找開水,拿上一筒從林芝帶來的紅牛飲料,端起相機便下了樓,要直奔桃花源而去!
桃花源可真大呀!大的一眼望不到邊,一叢叢、一簇簇、一行行、一團團,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紅的、粉的、白的,百鳥朝鳳的、張牙舞爪的、團團似錦的、奇形怪狀的,用什么語言都無法準確地形容這開滿遍野的桃花樹。
挑花樹下就是一垅垅耕田,青稞苗卻不知去向,裸露的暗黃色的土地與亂石堆平添了一種古老的韻味。我沿著垅上的小道往前走去,眼前是掛滿枝頭的`挑花,近處是層層疊疊的桃樹,遠處是時隱時現的雪山。在那些高大的挑花樹下,有幾個攝友在拍攝,我經過一位看起來年紀已經不小了的攝者身旁,他頭戴棒球帽身著沖鋒衣,一看就是個戶外常客。
我問:“老先生,高齡多少啊?”
這一問麻煩了,這位老先生有些不高興了,說:“什么高齡?我才五十一!”
好家伙,才五十一?怎么看起來有七十五呢?想必是戶外行攝風吹雨淋日曬,面目變得全非了吧。我趕緊說:“哎呀,您真年輕啊,怪不得能拿起這么沉得三腳架呢,向您學習!”
老先生聽聞向他學習,這才露出了笑容,說道:“我每年都要來這里住些日子,今天雖然是陰天,但云很厚且有層次感,也能拍得幾張好片子。”
看來這位不太老的老先生是位執著的攝者,我感到自愧不如。向老先生招手告別,老先生也揮手致意。
我走著、拍著,就這樣一直走到了一棵碩大的挑花樹旁,拿起照相機咔嚓咔嚓拍起來。
天慢慢地暗了下來,黃昏將至,由于天空中烏云密布,想必觀賞南伽巴瓦峰的機會失去了,還是先回去吃飯吧,客棧的院子里有餐廳。坐在大圓桌旁,看了看小二遞過來的餐單,里面居然也有“青椒肉絲”、“酸辣土豆絲”、“青菜豆腐湯”等川菜,隨點了青椒肉絲和青菜豆腐湯及一碗米飯,吃起來雖然不及正宗的川菜館地道,但也可以下咽充饑。
吃完飯后走進房間打開窗,只見不遠處的廣場上熊熊的篝火呼啦啦地燃燒著,藏式音樂嘩啦啦地播放著,人們手拉手地跳起了鍋莊舞,莫非這就是相傳的索松村的篝火晚會?
我趕快下樓,拍攝了晚會的場景。篝火晚會歡呼聲中結束了,我回到房間躺在床上,回想著剛才場景,很是興奮,久久未能睡去。
第二天就要返程了,黃昏的時候接到了回程車司機的電話,說是讓我早晨八點半到村里一個叫做“喬次仁”的客棧去找他,因為昨天的司機已經返回了林芝,只能搭乘這個司機的車子回去了。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滿懷希望地想拍攝南伽巴瓦峰日照的美景,從六點整就在樓頂等待,眼看著天空一點一點亮了起來,云霧漂浮在山峰的周圍,偶爾會露出南伽巴瓦峰的山頂,但又迅速地躲到了云層的后面。雖然看不見南伽巴瓦峰的真面目,但是清晨那種云遮霧繞的景色。
等啊等啊,樓頂上已經支滿了三腳架和相機,有個癡情女站在最前面,用雙手舉起了一個“華為”手機,眼睛一閃也不閃的看著前方,估計是盼望等待著南伽巴瓦峰云開霧散的那一刻。
南伽巴瓦峰對面的雪山露出來了,那邊的天空有了晴朗的跡象,在旭日的照耀下,云朵呈現出一條一條的彩帶,與雪山頂上的積雪輝映,顯得格外的美麗。有人說:“再等等,再等等,也許這邊也能看到山峰了。”
可是,這邊的霧氣越來越重了,這邊的云朵越來越多了,這邊的天空變得陰沉沉的,山峰不見了蹤影。
我看了看癡情女,她站在那里巋然不動,雙手仍然舉著手機,旁邊的攝者已經陸續走開了,她依然在堅持。我下樓去吃早餐了,希望她能夠看到云開霧散的那一刻。
原來想象這個餐廳可能就是個小飯館,沒有想到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門口的自助餐廳,卻是一所寬敞到能夠同時容納數百人進餐的大地方。飯菜比想象的好很多,西紅柿炒雞蛋、蒜薹炒肉片、醋溜土豆絲、包包菜、土豆燒牛肉等等,這頓飯居然沒有吃出藏味來,若有藏味我就難以下咽啦。
回到車上不一會,那幾位游客回來了,一路無話返程到了林芝,我下了車去酒店,他們直接去拉薩了。
林芝的岷山大酒店條件不錯,來前因為小長假而房間訂完了,只好訂了華瑞賓館,這里若與華瑞賓館比較,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價格只差了一百多元錢一晚。
沖了個熱水澡,剛剛從浴室出來,門鈴響了,哎,這個時候會是誰呀?打開門看看卻是一名掛著姓名標牌的女服務員,只見她手中端著一個小型茶盤,上面有一個玻璃杯,杯子里的水還冒著熱氣。她客氣地說:“先生,您好,這是給您的一杯免費奶茶。”
看著這杯奶茶,我的心暖暖的……
五、措木及日
只剩下一天的時間就要返程了,與女孩夫妻聚會是在晚上,已經說好了共進晚餐。那么這一天怎么安排呢?在手機上百度了一下,又攜程了一下,又馬蜂窩了一下。距離林芝市區最近的我還沒有去過的地方,叫做“措木及日”。
據介紹,措木及日在藏語中的意思就是觀音菩薩的眼睛,措木及日湖又稱冰湖,位于林芝八一鎮西北方向24公里處。措木及日有許多關于觀音菩薩的傳說和故事,這里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動植物資源,還是林芝地區神話傳說的發源地。藏傳佛教、原始巫教、中土道教都留下了許多傳說。
聯系了那天送我去尼洋河風光帶的出租車司機,一會工夫就在酒店門口等我了。司機是個四川女士,四十多歲就已經在林芝開車18年了,看起來精明利索能干。車子行駛在路上,她給我講著這里四川人遷徒的艱辛與快樂。她的大孩子考進了拉薩民族大學,小兒子正在上高中,通過十幾年的奮斗在林芝買了三室一廳的房子,小日子過得不錯。我問:“以后還有回四川老家的打算嗎?”
她說:“想回去,在那邊也買了房子,可是在這里已經習慣了。”
到了措木及日景區的門口,只見里面十幾輛景區的中巴車停在那里,上百人站在一邊排隊。我走進大門沒有看到售票處,只好問一名工作人員:“你好,請問在哪里買票?”
還好,這位藏族漢子會說漢語,他問:“你是一個人?坐什么車上來的?”
我答:“我是一個人,坐出租車上來的。”
他說:“你去找那個女人,向她要個路條。”
我按照指示走到這個女人身旁問道:“你好,我要個路條。”
她說:“你在這里簽下字。”
我在一張表格上簽了名,她遞給我一張小紙片說:“拿著,去那邊屋里復印身份證,然后領門票。”
我拿著小紙條走進了屋里,屋里有一張大桌子,桌子后面坐著兩個工作人員。我走上前去拿出紙條問:“是在這里領門票嗎?”
她收下了紙條,回答:“身份證我看看。”
我趕忙掏出了身份證,她接過身份證看了看說:“去對面先復印然后填表,再來領門票。”
到對面一個藏族小伙子那里復印了身份證,在表格上認真填寫了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又走到大桌子那邊領到了一張大些的紙條,我問:“這張紙是門票嗎?”
她說:“你拿上找剛才給你小紙條的人就行。”
我走出屋子,四處尋找剛才那位女士,只見她站在一輛中巴車前與游客在說什么,我走過去把大紙條交給她,她看了看說道:“上車吧,正好還有一個座位。”
真是幸運啊,若是排在這一百多人的后面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中巴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許多彎道都是90度以上,坡度不小,路面較窄錯車時還要選擇停靠,但是比起秦嶺的九道十八彎來可是小巫見大巫啦,所以我沒有覺得險要,同車的人在急轉彎處緊張地用河南話喊道:“哎呀,真危險那吶!”我忍住沒有笑出聲來。
坐在車上看了看表已經九點整了,看了看天空是藍天白云,心想:老天保佑,看來天氣不錯可以拍照啦!
攝影講究的就是光和影,尤其是拍風光照片,天氣因素非常重要。要知道,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景觀,同樣的相機鏡頭,同一個攝者拍照,光影好時與差時照的照片會天壤地別的!
中巴在山中盤旋上升,忽然有人喊道:“下雪啦!下雪啦!”聽口音還是河南語言。這句話讓我心頭一緊,壞了!剛才還是藍天白云,怎么瞬時變天了呢?真下雪了,車子前面擋風玻璃上落下來不少雪花。
司機告訴大家:“沒有什么奇怪的,這里海拔高經常下雪的。”
我問:“那晴天也下雪嗎?”
司機說:“山下是晴天,山上也會下雪的。”
我這就放心了,原來晴天也會落雪,怪不得這里叫做“冰湖”呢。
來到山頂,感覺到有點寒氣逼人。只見一名戴徽章的景區工作人員喊道:“大家跟我來,這里海拔4200米,都走慢一點!但是不要害怕,這里的植被很茂盛,氧氣量充足,大部分人不會有高原反應的!”
我們跟在他后面往前走去,已經看到有幾名游客氣喘如牛了,還有兩位蹲下來嘔吐。哎,看來四千米以上還是會有反應的。
走過了一段路程,眼前出現了一大片湖水,給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字:靜。
這冰湖名不虛傳,湖水平靜,正好是旭日東升時分,一縷陽光照耀在湖面上,泛起無數的金色水紋,與周圍的青山綠水相伴。
后續來的人太多了,我緊張地拍攝后便往回走,第一個走到了回程車那里。
六、尾聲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剛放亮,我已經乘坐在出租車上,趕往米林機場返程了。
就這樣,在快樂融洽的氣氛中我獨自完成了一次帶有傳奇色彩的旅程。對我而言,這是最浪漫富有意義的一次心靈之旅!
如果說,云南的香格里拉是夢開始的地方,那么,西藏的林芝便是靈魂的純凈歸處。至純至靜的林芝,人間仙境的林芝,我一定會再來看你的!
【漫步林芝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漫步竹林散文11-03
漫步沅江邊散文11-05
漫步古詩苑12-15
經典散文日記11-20
經典散文日記11-20
經典散文日記模板11-20
【推薦】經典散文日記11-20
【熱門】經典散文日記11-20
經典散文日記模板11-20
有關經典散文日記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