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傘語散文

時間:2021-05-04 16:09:0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傘語散文

  寒雨時節,

傘語散文

  親人手中遞過來的,

  不是傘,是親情;

  陌生人見你雨中焦急過不了街頭,

  伸過來的,

  也不是傘,是友情----

  雨過天晴了,不必問它(她)的姓名,

  因為,也許下一次雨中,

  輪到你有傘。

  羞澀的愛情,有時也需要借助傘,傘下聞到彼此的氣息,

  縱然有比較親昵的舉動,

  也不會引人驚異;

  傘下的天地這般狹小,

  耳鬢廝磨是天然般的合理。

  這是香港文人東瑞寫的詩散文《傘語》句,主要是歌頌傘給人們的情誼。

  傘,古稱“華蓋”、“羅傘”等。據《古今注》云,“華蓋,黃帝所作也”。相傳古時,黃帝領兵于蚩尤在涿鹿的田野上大戰,當時,皇帝的頭上方,突然出現美麗的五彩祥云,遠看像金枝玉葉,奇花異葩,籠罩著黃帝。黃帝見有祥云助威,越戰越勇,終于把蚩尤打敗了。后來,黃帝認為那祥云是“蓋”,保佑了自己。于是叫人仿制,第一把“華蓋”便問世了。

  《史記》又說,傘是大舜所造。《傘物紀原》則說傘是周初所造,因為“六韜曰:天雨不張蓋幔,周初事也。”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說明我國很早就有傘了。

  不過,傘在古代是天子或達官顯貴的.專用品,并且有許多講究。傘的色澤、尺寸區分官職的大小、尊卑。比如漢代,官是以“石”為級稱的。規定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等官,用“皂蓋”,即黑傘。隋朝規定,“三司”以上的官和皇親,用“紫蓋”。三品官用青傘,官大的可用幾把傘,官小的只能用一把。

  古時,皇帝還用傘來獎賞功臣。傳說,姜太公制作一種“曲蓋”,用以獎勵有功的將帥。三國吳將陸遜營燒七百里大敗蜀軍后,吳王孫權大喜,遂將自己用的“華蓋”賞給陸遜,以資表彰。

  傘被民間使用,是在唐以后,宋時東京汴梁的老百姓曾用過青絹涼傘。《東京夢華錄娶婦》在:“手把清涼傘兒,皆兩人同行。”宋真宗時,皇帝下令,禁止民間用布帛傘,這是紙傘后來出現的原因。這種禁令,一直延續到明朝朱元璋那個時代。清朝時,宮廷用傘仍分等級,民間比較隨便些。

  十八世紀中葉,傘傳入西歐。出入英美時,傘被他們認為是“怪物’,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才逐漸流行開來。

  “雪里送炭,雨中送傘”,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操。

  但愿人世間多一點“雨中送傘”,少一點刀槍劍戟。

  即便是“雨后送傘”,也不是壞事,因為總還有下雨的時候,總還有烈日當空的時刻。

【傘語散文】相關文章:

下雨天沒有傘的季節散文04-29

《傘》說課稿09-23

傘的隨想作文12-06

花之語散文04-30

小花傘童話故事11-10

蘑菇傘童話故事04-07

淺語隨想散文12-02

成功之語散文11-29

碎語散文欣賞11-13

如語遐思散文11-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