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今昔談的散文
這篇文章要是面面俱到的說透徹,必將是長篇大論。現在我只想簡略地說一說。
傳統的生活說起來很簡單,叫做“日圖三餐,夜圖一宿”——人們只要吃飽了穿暖了有地方居住,也就心滿意足了。實際上,在很長的歲月里,要想達到這樣的生活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于是,這竟是人們長久追求的生活目標。
其實,生活的水平和質量,是根據環境變化的,這里幾則故事,說得很具體:
相傳,清朝道光皇帝是很吝嗇的,總嫌皇宮開銷太大。他自己也處處節儉,甚至穿有補丁的衣服。有一天,他化裝成老百姓,在飯館里吃了一頓飯,要了一盤“豬肝炒韭菜”,他吃得很開心,結賬是三分銀子。他想,這么好的一頓飯只花了三分銀子,真便宜。大約豬肝炒韭菜是最不值錢的菜。既然不值錢,還又這么好吃,我何不經常吃呢?于是,他回到皇宮后,便命令御廚給他也做一盤豬肝炒韭菜,別的菜就不做了。他吃了御廚送來的這盤菜后,詢問這頓飯是多少錢?御廚說,是三百兩銀子。道光皇帝大怒:“你這盤豬肝炒韭菜,世面上只是三分銀子,你卻說是三百兩,你是在訛詐孤家吧?”御廚馬上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說:“微臣謹慎辦事,哪里敢胡作非為?”接著說“萬歲爺要吃豬肝炒韭菜,我只好買一頭豬,還請人宰殺,這樣就用了三百兩啊!”道光皇帝聽了,只好強壓怒火,忍氣吞聲。
開放初期,南京建鄴路小旅館里住著一位山區來的賣茶葉的老漢。這位老漢省吃儉用,與最普通的客人住在通鋪間,天天去建鄴路菜市場賣他的茶葉。一連七天一兩也沒有賣出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樣下去,我連回去的路費也沒有,可怎么辦呢?同住的一位客人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問他遇到了什么難事。老漢說:“我從家里特別選了一些好茶葉到南京來賣,都七天了,一兩也沒有賣出去。想回去,連路費也沒有,你想急人不急人啊?”那客人說“那,這是什么情況呢?”老漢說,我的茶葉質量很好,在家里常常有客人上門收購,想不到在南京居然賣不出去。其實,我賣的并不貴,與在家里賣的價格差不多。最好的一斤才是30元,一般的是10元,20元。那客人聽了,居然大笑起來:“這樣的價格,自然賣不出去啊!明天,你把最差的賣100元,最好的賣300元一斤,保險就能賣得出去了。”老漢聽了半信半疑,但是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下,他真的這樣做了。果然,他帶來的那點茶葉,第二天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賣完了,老漢十分感激同居的客人。
一對熱戀的年輕人去服裝市場,目的是要為女方選購一件過冬的羽絨服。他們看了許多樣品,其中一件樣子很中意,一看價格是88元,馬上便丟下了,又去尋找別的。商場營業員看在眼里,見他們離開了,便將那標簽的價格在88元前添加了“18”兩個字,成了1888元,稍微挪動了一個地方放著。時間不大,這一對男女又回來了,見到了這件衣服,再看了看價格,居然欣欣然地買了下來。營業員做好了這筆生意,心中竊喜。
開放前,我們這里飯店賣面條,光面是二角,蓋澆面是伍角一碗。有人從香港來,說那里的光面是十元一碗,令我們咋舌——那還了得,誰吃得起呀?現在,我們這里居然超過了這個價格,是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是“光面”的質量提高了呢?但這正是歷史的真相。
這樣的情況,大約朋友們也都知道不少,這說明了什么呢?我可無法解釋清楚。大千世界,這樣的事情多了,都說是“生活提高了”,果然是這樣的嗎——
我們民族本來一對夫妻生育三五個孩子很正常,只要有飯吃,不凍著,有病去治療就可以了,沒有聽說要去格外的花錢。只要不是太貧困的人家,也沒有聽說“養不起”的話。可是,現在的夫妻能有兩個孩子就算“多”的了,多數只是一個孩子,還常常說“養不起”的話。這大約也是“生活提高”了的原因。你看,孩子出生,都要進醫院產生,正常情況都是近萬元,有的還要“剖腹產”,則費用更高;孩子出生后許多人自己不給奶吃,而買商品“嬰兒奶”喂養。這孩子吃的奶好貴啊,一個孩子的一天的奶費,居然是30到50元,而且好像是越貴越放心。孩子的用品,也是“富貴品”,更是必須品;該上學了……哎呀,不說了,具體情況大家都知道,現在真正是“孩子養不起”——其實,養孩子真的需要這樣高等級的養法嗎?我看是值得商榷的。不過,這已經形成了全社會的氣候,個人還真的難以改變……
現在大多數人都有“醫療保險”,國家為了人民健康,花費了巨額資金。可是,現在的人都知道,實在是不能生病,只要是略微生點小病,除掉報銷的以外,自己還得花費不少的錢。一個普通感冒,動輒千元醫療費,自己自然要拿好幾百元。普通的眼藥水,本來五角一元的,現在卻是十多元了。而且,醫院總是人滿為患。為什么啊?因為無論什么病都要掛水,掛水的周期一般是一個禮拜,這樣病人滯留的時間多了,自然就人滿為患了。我記得,當年感冒,醫生總是說“感冒發燒,ABC(退熱止痛片)三包;多喝開水,少吃大椒”,花個三兩元,三五天也就好了。現在感冒治療居然要掛七天水!更奇怪的.是,現在不論什么情況,去醫院診療,首先得去“儀器檢查”,那醫生已經成了儀器的“附屬物”或者是“應聲蟲”,如果病人不同意儀器檢查的話,醫生居然說“那我怎么能知道呢?”理直氣壯,天經地義。這樣的情況,不知道是人們的生活提高了,身體嬌貴了,還是現代化水平高了,代價也高了?抑或是醫生有意捉弄人,要多賺取醫療費呢?
開放后各地都建起了許多房子,有些地方很長的時間里新建的房子無人購買,成片的房子長期空著,被媒體稱為“鬼城”。可是房價卻像是旱天得水的野草,瘋狂地往上漲,本來幾萬元就可以買到的房子,居然漲到了百萬元。這是怎么回事?是人們的錢多了,有錢不怕房價高,只要買得到?是商人著力炒作的嗎?我看,主要還是人們有了購買力。要說是有人在操縱、炒作,其實是“強牽附會”——這么大的事情,誰能操縱得風生水起?
我們知道,醫療費用的飆升,是醫改的結果;孩子的奶粉價格飆升,是“打擊三鹿奶粉”后出現的情況;房價飆升,是炒房團不斷炒作的原因。也就是說,這些“不正常的情況”,是有人有預謀的做作,更有許多人跟著興風作浪的結果。那做作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做,是他們把錢看得太重要了,更因為他們掌握著相關部門的經濟杠桿!
用正常的心態看現實生活,現在的醫療、育兒和房價實在是“離譜的現象”,真正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太現代化”了!這種情況,雖然有他的客觀原因,更有人為的做作因素。是什么情況造成的呢?具體分析,大約是與上面說的幾則故事差不多。更加貼切一點說,現在的人對錢愛得太過分,有了衣食飽暖,還要金山銀山,沒有滿足的時候。殊不知,錢財只是吃喝交用的物資,再多了就會是贅物,甚至會連累自己與兒孫。
如今的人太注重錢的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中國人是從“一窮二白”時期中過來的,苦怕了,特別注重金錢,以為錢是萬能。不過,只要社會能夠健康發展,一切正常起來,事實會教育人們錢財與自己的正常關系,就會從“錢的奴隸變成錢的主人”。到了那時,所有人可以理性地對待錢財了,社會就會更加文明、和諧,人們的生活自然會更加美滿。
在現實社會里,由于開放,經濟上出現了貧富不勻、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令眾多的人心存不滿。但是我們應該理性地知道,現在人的生活質量(不止是水平)確實是提高了(指普通百姓,不是特殊階層)。據我了解,比任何時候的生活質量都高。人們平常的生活,比如吃飯穿衣,擇業選居,都比從前容易得多。但是與許多人的期望值還有很大距離,其實,這期望值疑是“人心無止境”的欲望。現實情況里,吃飯完全不成問題,主食輔食,只要不是趕時髦、裝土豪,一般人都能應付得了。上面說的“太現代化”的問題,有社會問題,也有個人“裝土豪”的現象。只要社會繼續改進,個人現實一點,就會有樂觀的感覺。
【日常生活今昔談的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家談散文》說課稿精選05-19
《散文家談散文》表格式教案06-15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反思三則06-27
蘇教版九上《14、散文家談散文》課文04-12
九上語文《散文家談散文》探究練習題06-15
蘇教版九年級上《散文家談散文》教學反思05-27
日常生活日志03-04
日常生活祝福短信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