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聽月散文隨筆
遠山隱,樹影含黛,小鎮燈火透窗;風未動,蛙未鳴,河水流光如練。我想我是自由的,能夠以一種悠閑的姿勢,踏著月光平仄有聲的節律,獨享一方空曠、寧靜。心漸向遠,嗅香怡然,于如此微妙之中,便可隨心所欲地仰望,聽月呢喃成詩、成詞的雅致。
本可以無思、無幻、無欲的月明夜,不知為什么?腦子里會無端端閃現這般凄越的句子來。“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誰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思緒呢!我便不由自主地融入遠唐張九齡鋪設的意境里。恍然間,未曾看到那位抑或為了打拼生活,抑或為實現心中的志向遠走他鄉的郎君;只看到一位身著碎花粗布的女子,手懶懶地搭在殘舊的織機上,臉上爬滿久別的相思,噙滿淚花的眸光,透過窗欞,毫無情趣地望著沒有星星相伴的滿月。曾經豐滿姣好的面容,隨著滿月的夜夜成缺,一天比一天消瘦、憔悴。那份黯淡神傷,那份痛,那份對愛情忠貞不移的期盼,定格成一幅悲憫的畫面。看看現代三角迷亂的前衛戀愛,和閃婚、閃離的快餐式愛情;我想,應該有些虛擬吧!好像又未曾虛擬。只是那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至高愛情,于今天來說已然是一種奢求和懷念,更看不到太多相濡以沫的真實。
沒有經歷過別離怎能真切體味別離的酸楚,沒有經歷過相擁而泣的重逢怎會體味重逢的快樂。我仰望著天上的月,思緒在月光里蔓延。“月明不宜寄遠思,花落人空瘦。”我總認為月是善變的,什么樣的心境,什么樣的月色。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似乎聽到空靈的月在耳邊,情不自禁地訴說著一段悲壯。塵土飛揚的時代,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風云變幻,星月輪轉,只是那八千里路上的戰報,著實讓人心驚膽顫。想那邊關沙場,旌旗飄舞,戰鼓震天,馬蹄聲越;呼叫聲、拼殺聲如山風呼嘯,刀槍劍戟寒光乍現碰撞聲聲不絕于耳。曠世英雄鐵甲戰馬左一槍是精忠,右一槍是報國;要么流盡自己的血,要么流盡別人的血,是何等的氣蓋山河,壯懷激烈;那血染的疆場,是英雄立下的豐碑。然而那十二道金牌的詔令,便是英雄無可奈何的末路,風波亭的月光里更鑄就了另一番英雄未能馬革裹尸的悲壯。天上那輪通曉古今時事的月,應該是最好的見證!我仿佛聽見它又在偷偷地笑,在笑人間善惡難分,忠奸難辨;更在笑人心貪欲與利欲還在反反復復的博弈,到頭來功名如塵土消散,人去了,風云依舊變幻,星月依舊輪轉。只留下一部血跡斑駁的歷史,任后世品讀。君與臣的成與敗、功與過,歷史真能記載不偏不倚的真實嗎?英雄的血究竟要為誰而流,為何而流呢?
我盡量疏通心中的管道,讓血液加速度流遍全身逐漸冷卻下來。對于這樣的疑問,誰又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呢!
此時,月光暗了下來,厚重的云似乎容不下月的過于皎潔,心也仿佛隨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句子染上一層微霜。東坡居士是詞中豪放派的鼻祖,也難免望月興嘆凄楚了起來;想他才華橫溢,名動四野,幾經沉浮,最終無法逃脫暮年客逝他鄉的宿命。這里的詞句是他拋卻功名利祿,處廟堂之遠,立江湖之中對人生的極致感懷。無數次聚散離合而滋生的悲與歡,無不讓他觸動萬千;那月的陰晴圓缺的輪換,是他也無法逾越的劫命。圓,該是心中的夢想;缺,該是人心的背離;陰,該是人生不得已的暗淡;晴,該是人生追求的光亮吧!曾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羽化成仙愿望,不得不觸碰現實。“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景,也只有在“但愿人長久”中實現;那‘但愿’二字,又該是一位儒道佛三家相容無間的圣手,怎樣復雜的心境呢!
“故友千古去,月淚年年戀新人。” 天上的月流著淚,一代又一代為她歌為她賦的癡男怨女從它身邊走過,漸漸遠去,消隱在時光里;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緊接著和她相愛、相戀,寄托無限的恩怨情愁;那送走故友戀新友的個中滋味,也只有這位能夠穿越時空的大眾情人自己知道了。也許是我不能身心合一地融入這至純、至真的境界,為她寫一篇絕世的愛戀,但我愿意在鄉村聽她呢喃的雅致,品前塵往事,悟物事滄桑,也算是自我心靈的一種慰藉吧!
【鄉村聽月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描寫夏天古詩名句《鄉村四月》04-15
關于鄉村四月的詩意誰知道?07-25
四年級語文《鄉村四月》ppt01-18
三下語文《鄉村四月》說課稿(精選5篇)11-26
細聽近義詞12-15
聽蟬散文04-30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四年級語文下冊《鄉村四月》教學課件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