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葵花散文隨筆
在熾烈陽光的照耀下,葵花踏實、淳樸、親切地扎根在老家的田間地頭,農家的院墻邊,金燦燦的,晃人眼目。
葵花,喜歡靜靜地數著太陽的腳步,跟著太陽走,它們采集了太陽的體溫能量,凝聚在一粒粒飽滿的瓜子里。
兒時,立秋時節,我喜歡坐在高高的門檻兒上,和兩個妹妹,一粒一粒地往外拔尚有些青澀的葵花籽。現在想來并不是瓜子的味道如何好,而是捧著一面葵花的那幅畫面給人太多的感動……頭頂是毫無遮攔的陽光,門檻兒已被那么多年的來來往往磨得光滑圓潤,背后漆黑的院門還貼著赤紅的對聯,墻根兒家里的小貓、小狗也懶洋洋地舒展了身體,小孩子們一律光著腳丫,無憂無慮地坐在門檻上,細細地揀葵花子吃。這樣的場景和葵花一起定格在那個年代。
上大學時,看《梵·高傳》,有這么一節,梵·高想讓法國阿爾小鎮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于是就畫了許多向日葵來裝飾他的小屋。貧病交加的畫家,神經也受了陽光的刺激,他對阿爾八月的陽光,充滿了虔誠的敬畏和狂熱的沖動,他追逐著光和色,亢奮地叫道:“黃色何其美!”他的筆在畫布上即興旋轉、抖動,色彩像火焰一樣噴薄,艷麗華美,粗厚有力,充滿智慧和靈氣。那些畫布上的向日葵,就是原野里熱情、勇敢的精靈。
葵花又叫向陽花,可能就因為它絕不羞澀,也不為取悅誰,只是坦蕩蕩地開放。它自己會尋找太陽,選一個舒服的角度被陽光灌溉。我從來沒有把葵花當成花兒來看,它們仿佛生來就是果實。站在秋天的一角,棵棵向日葵沿著目光強烈地奔騰而來,毫無顧忌地伸展著。那一片如火如荼的葵花的`海洋,已經找不到某一株的姿態和線條了:它們心手相連,一直蔓延到地平線,和云朵交相輝映,云朵也被染成了金黃;與大地相連接,大地也成了滿眼的金黃。這種情形之下,我常常是看呆了:沒有山巒,沒有樹木,甚至沒有縷縷炊煙,在剛剛刮起的秋風中,不斷地搖曳……葵花所激起的想象,不只是空曠、悠遠、寬廣,更多的是虛懷若谷、博大坦蕩、厚重從容。它們是一個不再低頭的集體。當你再次凝視它們的時候,你發現那向日葵始終保持著挺拔的站姿。
那一刻,我常常想化身一股涓涓細流流淌其中,或者干脆鉆進那一片肥沃的長滿向日葵的土地里,永遠默默地守望著,回味那生命最初的感動,靜靜地聆聽向日葵隨著陣陣微風而不停地奏響的堅韌與奉獻之歌。
【立秋的葵花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有關立秋的故事07-26
青銅葵花的好詞好句摘抄04-02
立秋的諺語6篇09-09
關于立秋的經典諺語05-06
立秋的養生之道07-26
關于立秋的傳統食物07-26
有關立秋的文化風俗07-25
立秋的飲食文化07-26
青銅葵花 讀后感04-13
讀《青銅葵花》后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