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了雅林散文隨筆
首次去雅林村扶貧,吉普車顛簸在高山峽谷的狹道上,七盤八彎,走得小心謹慎。
雅林,戛然凹在崔嵬綿亙的山坳里,一盆方域的靜穆,一盆方域的淡泊。如果不是親身目睹,誰能想到解放近半個世紀的黎寨,還這樣的閉塞萎縮。萎縮在心理和精神上,自信不起來,雍容不起來,莽莽蒼蒼的嶺,縱橫交錯的壑,紅土堆積的,褐石鑲嵌的,仍然還是貧窮的世界。
夜幕四合,大山睡了,我到村子里轉遛。除了幾聲“汪汪”犬吠,黑黝黝的夜一片寂寞、蒼涼。平素不善包裝和推銷自己的山民早早就躲進了那間破爛的茅草房,莫非像大山的性格?
我闖進老隊長的家,20多平方米的`居室兼廚房,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下,左側三個石頭搭個灶,鍋里煮著野菜,灶煙彌漫,呆不上二分鐘,我的眼睛就被煙熏淚流。右側有張睡床,上面的鋪蓋被褥污垢,不堪人目。空間一桿橫竹上亂七八糟地懸掛著大人小孩衣裳,當出去不值百元。我問:“村里有否缺糧戶?”老隊長嘴唇蠕動了幾下,憨憨地冒出了一句:“莊稼收割后,幾戶還借糧現所剩無幾了。”
從隊長屋里出來,不管是走動,或是停下,只覺得一個巨大的陰影罩在心上。這時,我覺得步沉肩重,胸中萌發呼喚和吶喊。呼喚什么?吶喊什么?都裝在心里。那是一種良心的覺醒,也是一種精神的依托與期冀,其內涵遠遠超出了想象的境界。
扶貧工作隊進村后,踏山察水,計劃著這盤棋只能穩中求勝,一步一個腳印的舉棋啟動……
如今,時隔三秋,我曾在心里問自己:雅林村怎樣的情景?在我看來,它早已被熱熱辣辣風風火火的扶貧攻堅行動唱神了,唱醉了!
真是難以盡述如愿以償后暢快的心懷。我的成行是仲秋,秋高氣爽。當我們走進雅林,心中的歌與鼓點同時響起來,同時敲起來。車輪下的那條古狹道已經被開山炸石的火藥鑿寬整平,著實讓車奔馳慰藉。遠眺溝溝嶺嶺,按不規則序列組成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在視野里變幻,又在視野里消遁。逶逶迤迤紅土高坡,在那畫面上涂著綠、抹著黃。我敢說,扶貧之筆蘸了一腔情與愛揮毫得酣暢淋漓,瀟瀟灑灑!
凝視了這樣的天香地韻瑰麗,感情的升華與沖動是不言而喻的。你看,遮眼的高高低低的紅土塬,坡頂上,嶺腰間,有林木蔥蘢,有牛羊成群,有縷縷炊煙飄飛;層層梯田鋪展著博優水稻黃橙橙的谷子,葉和穗青黃雜陳的玉米,野粉蕉油綠,菠蘿果黃紅,把那里粉托得熱熱鬧鬧,儼然是一個美和力成熟了的秋韻!
驅車走過村村寨寨,只見一幢幢剛落成的新屋屹立于椰樹翠竹間,成為雅林村最顯目、最亮麗的風景線。回顧起來,扶貧工作隊進山后就把民房改造當作硬仗來運籌。在黎族同胞的自力更生下,通過了政府各部門的鼎力援助,終于蓋起了鋼筋水泥的平頂屋,告別了世世代代居住茅草屋的歷史。可以講,這些驟變,凝結了信念、志氣、智慧、膽略的舉措。
鉤沉追憶,雅林村的“窮”,硬件上也在于沒電,因此,何來旭日東升,晚霞歡唱?然而,扶貧工作隊駐足后,卻想方設法把電引進了峽谷。通電那天,人們好像過大年似的喜上眉梢《奔走相告。電來了,燈亮了,寨內一片歡歌笑影。那幾天里,男的女的不約而同地匯集于校門口那幾棵大榕樹下,談笑風生,竊竊私語。只有那些少出山門見大世面的老嫗,守望著明亮的電燈,通宵達旦地喝著醇香的山蘭米酒……
由于通了電,雅林村也突兀地“雅”起來了。他們搬來都市文明,自己辦起錄相放映場和簡樸的卡拉OK廳。夜晚,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嘰嘰喳喳,說說唱唱。不僅敘述了紅土的馨香,而且唱響了“春天的故事”。他們通過了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揮斥了陳舊落后的霉氣,掩埋了憂愁塵埃。愜意中,我們工作隊員也相邀去了現場,見情見性打開了嗓門,同時還要了“力加”啤酒沖洗“磁頭”,讓歌聲唱得更甜美。
啊!雅林靚了!讓我深情地祝福雅林村沉甸甸的歷史,開始了一頁一頁的掀動……
【靚了雅林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致雅極守散文11-28
《乞巧》林杰01-14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傾世皇妃中馥雅臺詞01-06
林塵來過散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