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不出散文隨筆
冬天是枯瘦的、單調(diào)的。這是書上說的
而我現(xiàn)在要寫下的句子是:“初冬的陽光照在斑斕得有點迷人的樹林上。”的確,一切都靜下來了,但不是那種空洞的靜,而是一種充盈的清寥和空曠
我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隨便找塊什么石頭坐下。我喜歡這種無目的的散淡方式。當然它是漫游而不是旅游,這無須我多做解釋。只要它是保持著大地原始氣息的地方,都是我的留連之所
此刻,我身后的曠野被連綿的丘陵起伏著,被入冬以后僅剩的一只最小的昆蟲蜂鳴著,以及被一片片或黃或紅、或淺或濃的葉子連綴著。我坐在這兒已有一會兒了。遠處的村落只露出一角,更多的部分被遮沒了,只有土地本身的流速能使它或隱或現(xiàn)。而一條只見河岸的河,沒有任何流水的聲音,只有枯黃的巴茅草倒向另一邊,在一群卵石的喊叫中奔跑。而河那邊的樹林如同半個老大的墨色圈兒,輕抹慢涂著,在那曲曲彎彎的模糊的輪廓上
我感到恍惚,我說不出這是什么地方。可我肯定來過這里,肯定見過那棵樹,那些橙黃的草垛。而那些我曾去過的'地方,是不是就曾真正的抵達?比如“陵陽”這個地方,我先前無力觸及之處,后來竟使我發(fā)現(xiàn)存在著另一個陌生的它
村野上空的太陽像個熟透的橙黃色的杏子,被一抹淡霧罩著。我看見一條砍柴人的小道,繞過長長的山坡,伸進一片洼地,然后曲曲彎彎地爬向密密的山岡。剛才,我經(jīng)過水塘邊的時候,發(fā)現(xiàn)長滿荒草和牛蒡子的土埂塌下不少豁口,其下的一片淤泥地上,到處都印滿了牲口前來喝水的蹄花,而水面則倒映著一片柔軟的熟麂皮似的天空
距水塘不遠的地方,有一個似乎被廢棄的單間土屋,沒有門,草頂上卻有幾只山雀子在啁啾。土路的一邊是籬笆,上面爬著尚未枯萎的藤狀物。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籬笆內(nèi)那一垅焦黑的麻稈,枯葉抖索著,像一群困守者,毫無疑義地顯示著季節(jié)或年代輪轉的威力
現(xiàn)在我該寫下這樣的句子:“一個農(nóng)夫牽著黃牛在田埂間出現(xiàn)了。”我看見距他最近的是田畈,而距他最遠的則是曠野。我是說,田畈只是近距離辨認的結果,而曠野則是眺望整個空間得到的渾然一體的印象,它當然包括田畈、河流和山坡在內(nèi)。我喜歡這樣的曠野。曠野讓我找回對大地的最原初的感覺
我曾經(jīng)回到過去待過的地方,但我發(fā)現(xiàn)一切都不像原先的樣子了。回憶是另一種“回到……”的方式,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回憶也自有其限度。認識到這種限度,也許對我們更加重要。在一個加速拷貝的、閑談的年代,過度的瑣碎的回憶,一落筆便嘮叨點過去的事兒,已成為現(xiàn)今另一種遺忘的形式。“誰能夠從原路返回,而不被腌菜壇般的回憶所阻擋?”?
因此,這次我壓抑住從心底躥起的回憶的欲望,并堅持不用“我記起……”這樣的句式。當然,這將意味著另一種空間和另一種方式。我希望置身在這相似又相異的曠野,能夠靜下來,慢慢清空自己,純粹地感覺或者感動
田畈里密匝匝的稻茬,仍在抽出一絲絲油燈芯般的綠莖,可霜凍使它們瑟索著,有的已變得暗淡無光了。偶有一方犁過的田畝,細密的蚓狀根須從翻卷的泥塊上呈現(xiàn)出來,絳紅的,敏感的,仿佛曠野體內(nèi)無數(shù)的毛細血管。不遠處,有一只烏鴉撥弄著暗黃的牛糞,并在那兒大嚼起來。過了一會兒,它又撲地飛起。它掠過時,我看清它的模樣就像這曠野,就像這路邊隱入樹林的村落,清亮地一閃
高過記憶的曠野多么寥廓而充盈!哦,請不要用內(nèi)心的嘈雜干擾它的寧靜,也不要絮叨無關的瑣碎遮蔽它原狀的渾一。一陣風掠過山毛櫸和黃櫨時,發(fā)出“嚓嚓嚓”的聲音,然后又“嘁嘁嘁”地鉆入楓香的低語,再刮過水樺與櫧樹的交接處以及尖葉子的小榛樹群落,便涌起一片“嘩嘩嘩”的流淌聲。風也是無目的的、漫游的,有時它簡直代替流水在流。而我,不過是它其中的一個被吹拂的事物罷了
“流水流在曠野的流水上,它將漫而不溢,直到隱晦不明。”最后我寫下這個句子,并想說:那些漸漸裸露的、我們自以為看見的石頭,其實只是無邊流水之一種。
【水落石不出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杜門不出近義詞12-28
足不出戶成語造句11-21
流水落花皆有情散文(通用5篇)03-25
為什么綠豆磨不出豆?jié){06-07
走不出的媽媽菜散文11-15
一點不出頭的字謎01-15
散文走不出去的門樓05-01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