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瞻仰黃帝陵散文隨筆

時間:2021-05-03 17:10:45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瞻仰黃帝陵散文隨筆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圣地,坐落在陜西黃陵縣北橋山,是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今年5月中旬,我與新聞界老友一道,瞻仰了黃帝陵,受益匪淺。

瞻仰黃帝陵散文隨筆

  走進黃帝陵,就被這里優雅的美景所迷住,青山掩映,碧水泛波,古柏森森,香煙氤氤。宏大廣闊的入口廣場,古樸渾厚的軒轅橋,倒映青山的印池水,氣勢高拔的龍尾道,橋山之巔的龍馭閣,雄偉壯觀的軒轅殿,能容納萬人的.祭祀廣場,展現出華夏第一陵的宏偉、莊嚴、肅穆、古樸。

  黃帝陵的獨特之處是古柏參天。據說現有古柏8萬多株,千年以上樹齡約有3萬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民間傳說,這里古柏稱為“神樹”,雖經千年,保存完好。山上古柏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有側柏、雀柏、亞柏、麻花柏等等,特別是麻花柏,天生奇相,枝干七扭八歪,如同麻花,有棵竟扭轉達20余圈,堪稱橋山一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傳說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柏樹,高20米,胸寬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英國林業專家稱之為“世界柏樹之最”。我們圍著古樹聽介紹,神乎其神,驚嘆不已。該樹于1998年12月被第一批冊立為中華名樹。

  黃帝陵祭祀的主要場所是在祭祀大院和軒轅殿。大院天闊,能容納萬人,8尊1.5米高的青銅簋矗立在大院臺階兩側,9尊大鼎分列在大院東西兩邊。大院內56面黃色儀仗旗掛在院內兩側,各有9對兵仗挺立兩旁。軒轅殿,坐落在3層石臺之上,整個殿堂用石10多萬噸,大氣磅礴,是國內罕見的典型的石壘殿堂建筑。高3.9米、重12噸的軒轅黃帝石像聳立在殿內,大殿兩側于去年又安放了龍魂大鐘和龍威大鼓,更顯威嚴氣氛。

  據《史記》:“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是我國最早的農業、畜牧業的創造人,并創造發明了火食、衣裳、井、釜、甄、灶、杵臼、舟楫、車、宮室、市場、貨幣、文字、圖畫、音樂、原始天文歷法、婚嫁制度、墳墓、兵法、禮制法度,等等。因此古籍稱“黃帝定百物之名”、“凡技術皆自軒轅始”。他成為神人合一的中華民族祖先形象,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元祖”、“始祖”、“初祖”。他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受到了華夏兒女的無比崇敬和懷念。每年清明節前后,中華民族的子孫用不同方式在黃帝陵舉行祭祀活動,寄托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哀思。

  黃帝陵墓是在橋山之巔。《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他死了傳說上天成了神,而葬于此處是軒轅黃帝的衣冠冢。陵墓在叢林古柏之中,高3.6米,周長48米,為扁球狀土冢,上題“橋陵友馭”,言此處為黃帝駕龍升天之處。陵前祭亭置放供桌、香爐等祀用品。大香爐正面圖案為二龍戲珠,背后隸書“華祖”二字。亭后石碑題有“黃帝陵”,為郭沫若1958年手書。我們一行慢步沿土冢繞轉一周。

  祭典黃帝陵活動,據說始于春秋戰國,后來歷朝歷代,都舉行祭祀活動,不忘我們的祖先。20世紀90年代,黃帝陵經過整修更加莊嚴雄偉。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是普天下華夏兒女的“根”,現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盛大文化活動中心,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瞻仰黃帝陵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瞻仰一棵桂花樹-初二-記敘文01-14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午夜福利福利视频网 | 精品久久久久久97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先锋亚洲国产AV | 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