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華山散文隨筆
禁不住女兒的要求,我們選好了日子,帶足飲料和食品,一大早就直奔九華山。
到了山上后,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百歲宮。陽歷八月的天氣,在這里似乎還是盛夏天氣。一條石階路穿林而上,時而平緩,時而陡峭。一路上游人不多,偶見幾個挑山工,挑著滿袋的砂子、水泥登山,他們汗流浹背,但精神振奮。女兒走在前頭,身姿敏捷如鳥。老公的行動也是輕松自如,只有我一直落后。
百歲宮是地藏王真身所在地,現已重建。重建后的百歲宮很是壯觀,不少香客虔誠跪拜,燃燭點香,祈福保佑。
距百歲宮不遠,有一“五佰羅漢堂”,這也是后來重建的。同樣壯觀的建筑,里面陳列著五百個大小不一、身燦如金、笑容可掬的佛像。每一個佛像都編了號,而且都寫了名字,如持世尊者、無憂自尊者等。
在“五佰羅漢堂”屋外的平地上,可望見對面齒狀的山峰,其中有一處就是名聞遐邇的`“九華睡佛”,那神態、那姿勢如活佛確無二異。早晨的陽光不很明朗。山間的樹木看不清形體,只微微感到影影綽綽,如水墨畫中的點點墨痕。
從“五佰羅漢堂”往右,依次是東崖禪寺、回香閣、萬佛塔,其中以萬佛塔最為壯觀。萬佛塔共有五層,自下而上,金碧輝煌,可謂不同凡響。
游完百歲宮景區,我們便從山后抄小道到鳳凰松再往天臺。這條山道很是偏僻,石階曲曲折折。山林蕪雜,溪水清澈如鏡,有種很天然的味道。
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鳳凰松,見有許多游人在此逗留,多是攝影留念的。我們在那兒留過影后,繞至索道,買好票乘纜車去天臺。人離開地平線,一下子有了懸空的感覺。坐在車內朝下看,只見茂綠的樹木依著山勢或深或淺地站立,山洼處的溪流依稀可見。越往上,樹木、石塊的形體越清晰。有時我們只感覺車子是從樹梢滑過,而那些突兀的石頭壁立千仞般似伸手可觸。
纜車在古拜經臺停下,這里離天臺還有兩三里路。由于此前走了不少路,特別是腿有點不聽使喚,但為了能走到天臺,所以我們不停地給自己鼓著勁。加上快要接近目標,故而來了不精神。走著走著,后面來了一個僧人,他穿著黑色的布鞋,系著一只長皮圍裙,雙手套著木板手套,每走五步,便往前跪拜一次,然后站起來,如此重復不斷。那樣子很讓人感動,長長的天臺之路,不知他要拜多少下。我不敢想象,這是一次怎樣的艱難之旅,信仰的力量真是神奇。
在天臺,我們看到了“非人間”之地。正午的陽光朗朗地照著,有涼風吹來,沿途攀越的辛苦一掃而光,心情極為舒暢。俯視山下,群峰林立,竹樹蒼翠,美景如畫,一大片屋宇猶如湖泊般鑲嵌其間,少數分散的也如星星點點的溪流。人佛共存,農禪一體,身在其間,游客無不被大自然的美妙所震撼。
返回時,我們在古拜經臺稍作休頓后,決定放棄索道改換步行下山。可是上山容易下難啊!下山的時候,有腿肚打顫的感覺。漸漸的,我的反應更明顯:腿腳酸脹,挪步困難。好在下山的路不是很遠,女兒和丈夫不時地給我打氣:到了,到了,快到了。然而看起來目標似在眼前,走起來卻要好長時間。
終于到了山腳,預定的車子來接我們。坐在空調車內,身子就象松軟的棉花,直想倒下來歇息。司機開玩笑地說:到了天臺,再也不想來了吧。我們點頭稱是,心里卻想:若有機會,我們還會來的。
【游九華山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