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和咪咪的記憶散文隨筆
2006年10月,因為住的房子要拆遷,四處托人打聽房子,近一個月之久,終于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找到古城的一院老屋。盡管由于久無人居,房屋有些破敗,但是進入大門,依然能夠感覺得到曾經居住的主人對生活的熱愛,比如整齊的房屋布置,一院蒿草下鵝黃的石板地面,靠墻一溜玫瑰、月季、牡丹、芍藥、盆景,真是“野渡無人舟自橫”,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盡管離城有些距離,但是我們決定住在這里了。
中秋節前夜,我們鏟除了野草,清掃了狗糞,沖洗了地板后,正式入住。多年沒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住在別人的房子里還是能夠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氣息,特別是在廚房的火爐里生起火炒菜的時候,漫起的油煙和肉香真是讓人覺得安穩妥貼。
在古城里過的第一個夜晚是中秋之夜,收拾完所有的東西后,已是月上中天,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二姐買回很多月餅、水果,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擺上,并焚香三柱,拜謝皓月。
中秋節的'第二天,接了女兒后回家,大門開始對我考驗了,左開右開就是扭不開,等我終于戰勝了門神后,一回頭發現女兒坐在門口的沙堆上,懷里安然地坐著一只小小的貓咪,正吮吸著女兒的手指,安然而愜意地呼嚕著。等我們走進家里,貓咪移步跟進,自己跑到廚房里,跳上沙發,看到一杯剩水,便歡快地飛奔過去滋滋飲水,然后在沙發上斜躺下來,微微搖著尾巴看著我們生火做飯。傍晚來臨,我們要把咪咪送出大門讓它回家,女兒已對貓咪愛之極,要求送它回家,將它抱在懷里親自抱到大門外放下,然后我們關門進屋。在坐了一會兒之后,窗臺上跳進一個小家伙,是咪咪再次回來了,它徑自跳進房里,直奔水碗,滋滋飲水,然后奔回沙發上,在女兒的懷里躺下,那番自信和安然,似是久居此地再次回來。
于是當晚留宿家中,準備第二天再讓它走。但是第二天它依然在家,第三天以后沒有人來找,咪咪已經在家中適應無比,攆雞逗狗的,仿佛它就是這個家里的一員,只是走失一些時日再次回家。于是我們認同了這個小家伙的存在,開始給它安排水碗食碗,一個紙箱墊幾件衣物就是住所,并賜名“咪咪”,開始正名居住。
自小我們就習慣了養貓,養過近幾十只感情深厚的貓咪,盡管覺得依然流離失所,但是不經意的就養了3只雞,1只狗,親戚送的2只兔子。多養一物就多一事,但是它們在院子里撒歡,對我們租住房屋的事毫不知情,表現出對這個寬敞的院落的無比喜愛。對這只不請自來的小家伙,我們也不覺費事。它一天一天地開始長大,變得油光水滑,眼神也由稚嫩轉變為媚人的波光。我們猜這是一只母貓。
不久就驗證了事實,在我們對她的性別還在猜疑的時候,它悄悄的懷孕了,并在柴房里生下3只貓寶寶,我們為其起名為大虎、二虎、小虎,看著它們一天一天長大。那時媽媽和我們一起住,她每天都去菜市場要回雜碎喂貓,以致咪咪見到母親背起籃子出門,就充滿期待,等大門一響,它就飛奔到母親跟前。起初為了躲避家里小孩的探望,它還將寶寶們搬遷了幾次,直到寶寶長大了一些,開始自己到陽光下玩耍,它才解除了戒備心,漫不經心的看著它們在院子里四竄,但是一有情況,它會立即支棱起汗毛跑過去護住它們。總之,咪咪做什么都很到位,在單身時它是美麗優雅的,做母親的時候它又是寬容慈愛的。
后來,三只小貓在隨著咪咪訓練的過程中,一只不明原因地死去,一只摔到鄰居家的高墻下失蹤,我們總以為它會回來的,一直豎著耳朵聽著動靜,但是它再沒回來。那時一家人心里挺難過的,于是將萬千寵愛集于最后的一只“小虎”,咪咪也似乎這樣,于是小虎長到很大還在吃奶,不捉老鼠,不跟人玩,十足的一個“紈绔子弟”,最后不得不送回了維西的家中。后來聽父親說它回家后變得很懂事,會捉老鼠,會跟人玩,就是家里的狗會把它追得很慘,不過每次都能順利逃脫。
咪咪又懷孕了。由于它一直睡沙發,在臨產之前我們一直沒有給它準備新的箱子,一天夜里,它鉆到被子里,煩躁不安地轉來轉去,由于睡意正濃,沒有注意,直到它一下跳下床,在床頭柜邊發出疼痛難忍的叫聲,才意識到它即將臨產,等到飛速地準備好箱子等物件時,它已經在地板上產下一只小貓崽。
等到天亮再去看它,五只小貓咪齊刷刷地排著在吃奶了。看著咪咪疲憊的不設防的眼神,真是感動萬千,人和人之間,還有人和動物之間,到底是可以用時間和交流產生感情的。
不等小咪咪睜眼,我們必須得搬家了。其實本是于心不忍的,因為我們搬出后空蕩蕩的房間,對于咪咪而言是不小的環境改變。
二姐一家繼續住在古城。聽二姐說,由于我們搬出后房門沒有關上,家里的小狗時常跑去“看望”小貓咪,大貓搬了好幾次家。后來聽說小貓咪睜眼了,會下樓玩耍了。
由于距離,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它們。卻在一天,聽見二姐說咪咪死了,大概是隔壁搬來了一家人,用鼠藥毒老鼠,咪咪吃了半死的老鼠,大概毒性發作,它飛奔回家中,凄厲地叫攏小貓,給它們喂奶,喂著喂著就死了。二姐哭著找來衣服和舊報紙,挖了很深的坑埋葬了它。
在一個夜晚,我和女兒講起小時候養過的幾只小貓,都是極其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后來它們都是吃到毒老鼠掙扎著死去。那晚女兒聽著就哭了,她說:“小貓死掉了難過,還難過的是媽媽肯定很傷心,想著媽媽傷心,我就更加想哭!
古城的六月再次郁郁蔥蔥,在這個因歷史而賦予再次生命力的城堡里,我們居住了兩年,有朋友認為“住在古城”很時尚。我們不覺得這樣,只是安身立命、日常生活,一樣的生活節奏,只是作為很小就離家的農村人來說,那寬大的院落給了我們家安全和溫暖,特別是在群花盛開和冬日飛雪的時候更如此。還有對咪咪的記憶。每一個生命都有既定的軌跡,我們和它的生命軌跡彼此相交,在那一刻給我們帶來的愛、溫暖和信任,有時接近相依為命。
侄子給咪咪半大的孩子們起名為“霹靂”、“閃電”,很堅強的名字。在失去母親之后,這樣的名字具有很好的意義,需要它們堅強獨立的生活下去。
遙望古城,在那里,有我兩年的記憶,有很多家庭的氣息,還有和一個貓咪共度的時光。
【古城和咪咪的記憶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咪咪的玩具童話故事04-09
小貓咪咪勵志故事03-21
如何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和記憶力05-10
滄桑古城散文欣賞11-07
咪咪一年級童話故事05-24
記憶的日記03-03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我的童年記憶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