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嶺散文隨筆
天涯海角風景區,有一座原始山林保護得較為完好的山峰,叫下馬嶺,它是五指山延伸南海的余脈之一。海拔僅200來米,與五指山的巨大存在相比,與天涯海角的久負盛名相比,下馬嶺充其量只能算作景區的一個背景了。因而游人在飽覽天涯海角波光海色、雄奇壘石、名人群雕,體會椰風海韻之際,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甚至連山名也不屑打聽。偶爾投之一瞥,或許只想轉移一下視線,把山光海色來一個粗略比較罷了。
其實,下馬嶺腳下原沒有天涯海角景區,它是與大海緊緊相連的。不知海浪的手摩挲了多少年,風雨的.手又雕琢了多少年,才造就了這些大慧若憨的巨型壘石和噙滿歲月的石柱,并將其撒布海灘,才有了如今天涯海角的主景區。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都是下馬嶺與大海熱戀之后的兒女。準確地說,是下馬嶺環境的險、惡,構孕了天涯海角的奇、秀,退卻一旁充當背景。顯示了它的寬容和博大。
下馬嶺的險惡,古已有書為證。據《崖州志》載:“下馬嶺峙海灣,有一徑可通行人。亂石棋布,潮長即不能往來。為州治東路第二重關隘……”清人吉大文也有詩云:“鑿險通黎界,雄關石啟門。風腥山踞虎,泉遠壁懸猿。也亂輕人命,天陰泣鬼魂……”其險惡可見一斑。山陡峰險,荊棘叢生,利石棋布,徑窄難行,往來文官到此下轎,武官下馬,下馬嶺因此而得名。試想,來到這樣一個地方,佇立山頭,觀海角盡頭,望天涯關隘,能不疑已經置身于天之涯、海之角,而發出“崎嶇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之哀嘆和絕望?正因其險惡而生絕望和感慨萬千,才有李德裕、趙鼎、胡銓等賢相名臣提筆賦詩詠懷志慨,程哲之輩攀援爬行覓石鑿字以告后人。殊不知,他們的看似閑聊之舉,卻為后世營造了一個絕無僅有的旅游勝地的雛形,后經今人進一步開發和完善,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如潮而來。
如今,下馬嶺之險之惡已蕩然無存,辟山而過的是寬闊的海榆國道和溝通三亞、樂東、東方、昌江四市縣的鐵路動脈,山巔綠色之間還盛開了一座乳白色圓蘑菇形導航臺,從這里拋出的“繡球”讓來自祖國各地及世界一些國家的銀鷹,頻頻降落鳳凰機場,使世界一下子變小了,近了,天涯海角從此不再遙遠。
【下馬嶺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下馬威成語故事及用法03-31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登山越嶺成語解釋01-13
爬山越嶺成語解釋01-12
《盤陀嶺驛樓》唐詩鑒賞01-31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