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祝福公交車散文隨筆
十三歲那年,沒有花幾個錢就跟著一群比我大的哥哥們跑到北京去玩了幾天。北京真大,看花了眼的我一不小心當天晚上便走丟了,走了一個多小時不但找不到哥哥們,而且離住的地方越來越遠,便急得哭起來。焦急中看到一輛從車頂伸出兩根桿桿搭在兩根粗電線上的大客車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我急忙跑過去跟著幾個人上了車。車行一段路會停下來,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我不知道我該在什么地方下車,管它喲,反正坐在車上總比走路好,走著走著,一棟熟悉的建筑物便映入我的眼簾,那不是天安門嗎,就在這兒下吧。走過金水橋,走進天安門,我突然聽到很熟悉的鄉音,天哪,居然是哥哥們。
這就是我第一次認識公交車和坐公交車,而且坐的是電車。從那時起,就深感公交車對一座城市和平民老百姓是多么重要。
八年后,我在貴陽一家學校讀了兩年書,那時我們國家還沒搞改革開放,偌大一個貴陽城就是一路二路公交車跑得較正常。貴陽人很多,公交車很擠,為了擠上車,有很多人不講文明翻越欄桿去搶著上車,有的人車已經開了還扒在車門上就是不下來,于是便有了對公交車“越南(欄)古巴(扒)幾(擠)內(累)亞(壓)”的形容。
轉眼又過去三十年,我現在居住的這座城市也有了公交車,盡管車的質量很粗放,顏色也很土氣,盡管那一塊塊小得可憐兮兮的站牌在風雨中瑟瑟發抖,開始那段時間公交車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有一句順口溜曾經這樣夸贊公交車“從車站到師專,一塊錢坐個對角對穿”。這說明公交車確實給畢節的老百姓帶了極大的方便。
可是好景不長,沒有多久公交車便逐漸地混亂起來,亂的最大特點就是“招手即停”。我曾經領教過一次公交車招手即停的滋味,五百米路停了十一次,因為每停一次就有一次剎車一次啟動,就讓我前仰后倒了二十二次。加之車的質量本身就差,每啟動一次排氣管就會騰起一股黑煙和一陣灰塵,坐在車上的人,走在路邊的人,行在后面的車無不深受其害。
自那次乘坐公交車后,我再也沒有上過公交車,走路盡量找小街小巷或者沿著倒天河的人行道走,偶爾走一次大街,只要看到飛馳而來的公交車,便提前轉身躲避……
日子過去了一天又一天。
去冬今春,我終于發現畢節城的公交車變了,車變大了,顏色變洋氣了;站臺變大了,不但能避雨,還設了座位。雖然乘坐公交車的人還顯得有些擁擠,但乘車的人中,多了些老人、孩子,特別是中小學生。
畢節城越來越大了,為了便民,為了節能減排,畢節的公交車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畢節人也會更多的關心公交車,重視公交車,愛護公交車。
【祝福公交車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公交車上05-29
在公交車上06-30
公交車上04-27
公交車上04-26
公交車上09-20
小年散文隨筆01-26
裹腳散文隨筆04-02
客車散文隨筆01-10
父親的散文隨筆10-22
棉布散文隨筆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