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夕照散文隨筆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這是古今許多游人品游西湖的感慨。
而我在一個“晴方艷瀲”的秋日黃昏來親近這江南絕佳的一泓碧水,卻領略到另一番情致。
其時,白灼的陽光變得溫婉柔和,如織的游人漸漸退潮,嘈雜喧囂歸于寧靜。西湖悠然呈現出一派空靈虛渺的意境。置身其中,使人產生一種“半夢半醒”的飄忽感,很是怡神。
在映波橋畔雇了只柳葉似的敞蓬小船沐著夕光游湖。船家把木槳輕輕一點,小船便在湖面輕盈如燕般掠水而行,擊起一絲絲漣漪,有如老唱片的細紋。船家是一位壯碩而又健談的小伙,一邊漫不經心地劃槳,一邊娓娓地為我講述西湖的秀色美景和神奇傳說:蘇堤春曉,三潭映月,曲院風荷,斷橋殘雪……
此刻,夕陽正寸寸西墜。那日頭白日里潑辣得讓人不敢直視,眼下卻一如羞赧的新嫁娘,滿面彤紅潤亮,嬌艷至極。夕照下的雷峰塔,聳立在山巒上一簇茂林修木之中。彩銅雕鑄的巍峨塔身和八角塔頂,在暮色里交相輝映出靛青、褐黃、赤金、古紫等各色異彩,把一座人造的寶塔閃爍成誘人的仙樓瓊閣!
黃昏中的斜陽以它的神來之筆,在湖面上抹出一道長長的朱紅色光練。那光練隨著水波的搖曳浮光躍金,將色彩向四周渲染。悄無聲息中,浩浩湖面全被浸潤了一抹若有若無、時明時暗的胭脂色。
那綿延6里、橫貫湖面的蘇堤,披拂的垂柳、虬曲的桃樹、繁茂的香樟在深秋里交織成一條黛綠色的長龍,靜臥堤岸。逆光看去,“龍”身光斑閃閃,猶如鑲了無數的金鱗甲片。那“青龍”油然平添了幾多神威,似乎抖擻了精神,要躍然入水去!
湖中央的三潭映月島,本來是賞月的佳境。但在夕照之下,也炫出另一派風景:水中三座石塔的每一個小圓孔,這時都成了夕輝的通道,一任其流光溢彩。塔身內那本應在中秋月夜由船工點亮的燭燈,此時似乎也經不住夕光的挑逗,自燃一般折射出一團團橙紅色的光暈。
湖的東面,是曲院風荷的勝景。因天色向晚,沿岸座座樓臺亭榭只能看出大概的`輪廓了,那也是美輪美奐的;湖面上連片鋪存的荷蓮,雖然早過了“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時令,但梗與葉仍舊亭亭玉立,青春妙曼。那神韻,頗像一大群身著裙裾的舞女。聽說近旁的岳廟入夜要上演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劇《印象西湖》,她們該是即將赴演的角色吧?
正被落日余輝的斑斕光影耀得眼花繚亂,只覺眼前一暗,回首西望,夕陽已悄然沒入西山埡口。霎時,湖光山色鉛華盡褪,夜幕如薄霧般彌漫。再環顧整個西湖,已儼然幻化為一幅酣暢淋漓的水墨畫卷!這時,陣陣微風送來嗡然鳴響的金木撞擊聲,是凈慈寺的南屏晚鐘敲響了吧!那聲音宛若天籟,直叩心扉,令人頓悟……
【西湖夕照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宋詞鑒賞02-04
人教版上冊《夕照》教案設計11-01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夕照》教案11-04
人教版第九冊《夕照觀潮》教學設計10-16
徐再思《普天樂·西山夕照》原文鑒賞12-26
五年級上冊語文《夕照》課件01-12
五年級語文上冊《夕照》課件01-11
人教版五年級上《夕照觀潮》教案12-13
人教版語文第九冊《夕照觀潮》教學設計12-11
語文五年級上冊《夕照》教學反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