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深處是我家散文隨筆
沿著威奢鄉山英村古驛道而上,走過一個長長的壩子,再往上越過百余級石梯,就到了山頂。極目遠眺,只見萬峰簇擁,宛若一個個驚天巨浪,從天際排闥而來,氣勢攝魂奪魄,震撼人心。這就是威奢鄉萬峰林了。
據老人們說,以前此地森林密布,參天古木遮天蔽日,野獸和土匪經常襲擊驛道上的馬幫和客商。這里又是畢節和水城的必經之路,雖路途兇險,為了養家糊口,客商們還得冒死在這條穿越萬峰林的驛道來回奔波。
小時候,我曾與祖父到過此地給祖人上墳,祖父告訴我,百年前我家就在這里的深山居住。祖父指著一座低矮的墳塋對我說,里面的這位祖人年輕時身材高大,力大無窮。一天,他在山下壩子里耕地,突然從山上竄出一只豹子,張著血盆大口朝他撲來。躲避已來不及,他迅速扯下腰間柴刀,與豹子撕打起來。豹子終被砍死,而他身上也多處被豹子咬傷,最終因流血過多而身亡。那時候,從心里,我由衷地佩服我的這位祖人勇氣與膽識,同時也慶幸我家已搬離了這個兇險之地。幾十年過去了,我已記不清這里的路,但這個祖人的.墳塋所處的位置及祖父給描述的這個祖人與豹子搏斗的場面卻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直到今天依然清晰。
與我們同行的有一位威奢鄉的叫陳發輝的年輕人,說他的老家也是這地方,搬走已逾百年。我問他,當年我們的老祖人為何要選擇這樣偏僻的深山居住。他略一沉思,說,其實當年這里并不偏僻。他指著我們腳下的路說,因為這里有驛道。我恍然大悟,的確,幾百年前,我們腳下的這條路,承載著畢節、水城的布匹和鹽巴運輸所有物流,人流量自然不會少。而我們的祖先居住在這個地方,自然就能接收當時最前沿的經濟和文化的熏陶。我家祖上七八代人都能識文斷字,肯定和這條驛道有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代表著一個時代文明的驛道被寬敞的公路所取代。一種文明替代另一種文明召示著社會的進步,而文明的替代往往也伴生著另一種悸痛。威奢鄉當年濃密的森林已在“大煉鋼鐵”的時代被砍伐殆盡,萬峰禿裸,石漠化成了人們生存的天敵,隱藏在大山深處殘存的幾截驛道見證著歷史的嬗變與陣痛。
過度砍伐帶的嚴重后果是水土流失將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變得千瘡百孔,一個個貧瘠的石旮旯無法種出莊稼。人們在大自然的懲罰下終于警醒。近年來,威奢鄉大力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治理石漠化。通過多年努力,如今的萬峰深處、古驛道旁已是清泉潺潺、綠樹成蔭、芳草連天了。萬峰林已為人們悠閑避暑的好去處。厭倦了城市喧囂的人們,在節假日攜妻帶子來到萬峰林,這里的小橋流水、碧樹濃蔭與清涼的山風會驅散他們內心的浮躁,疲憊的心靈被眼前一幕幕變幻的風景吸引著,感動著。沿著古驛道游覽萬峰林,感受千古滄桑,體驗驛道艱險,定會有穿越時空之感,覺得自己在百年古驛道上經歷著人世輪回,看到了百年風雨。
如今,威奢鄉已將萬峰林、古驛道納入旅游規劃,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赫章旅游勝地,接納和吸引八方游客。
站在山頂的古驛道上,遙望穿越在萬峰林的一條條通鄉、通村公路,那是萬峰林的血脈,它們正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的血液注入萬峰深處,激活這一方山水,萬峰林將更加妖嬈、瑰麗。
【萬峰深處是我家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里深處散文12-14
庭院深處散文04-30
海洋深處作文03-19
我家是動物園作文精選初三10-26
登白雞峰漫記散文11-15
《兵峰》經典臺詞摘抄02-17
記憶深處記敘文02-18
《登飛來峰》古詩鑒賞01-20
我家是小小個動物園-五年級01-12
夢見散文隨筆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