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的散文隨筆
二度上井岡,是參加單位組織的集體活動。曾在心中猶豫盤算了好幾天究竟要不要再去的我,在重上井岡之后,欣喜地發現自己受益頗豐,不僅另辟蹊徑游覽了常人少去的新景點,捕獲了創作的新鮮素材,而且在獨自一人探險的經歷中產生了新感悟。
首次上井岡,是在五年前。當時的目的很明確,一來是讓已讀大學的兒子經歷一下艱苦卓絕的井岡圣火洗禮,二來是圓了醞釀多年的井岡行之夢。全家人利用國慶黃金周假期,去了圣地,重點游覽了魅力無窮、格調高昂的革命史跡,同時也領略了集雄、險、秀、幽、奇為一體的多彩綺麗的自然景觀。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碧水泱泱、樹影憧憧、潭無俗水、瀑似白練的經典景區五龍潭。遺憾的是,由于線路不順和時間不允許,卻與五龍潭景區緊緊相連的以奇峰怪石、飛瀑和人文景觀組成的金獅面景區失之交臂,僅是在下到玉女潭后,發現事先預定要去的紅軍洞未能達到甚為可惜,這才逆金獅面線路而行,趕到紅軍洞前拍了張照片方才罷休。但畢竟沒走完全程,留下了些許遺憾。
此番上井岡,在獲悉游覽的自然景觀仍是五龍潭景區后,我便暗自作出了一個決定:獨闖金獅面景區。
當我隨大隊人馬走到五龍潭與金獅面交界的中轉平臺后,便有意放慢腳步走在最后邊,趁人不注意,便轉身向金獅面走去。這是一條極少有人走的路線,以險與幽著稱。我獨自一人飛快地在山中小徑上疾走,心中十分詫異:為何迎面一個游客也沒有,而身后竟然也無一人,我真成了個獨行俠了。走著走著,一只怪鳥的鳴叫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便停下腳步留心周圍的動靜。腳下的石板路一直蜿蜒向前,沒入青翠的'山林中,遠方有一大片烏云正向我逼近,一場雷雨瞬間將至;耳旁除了經久不息的蟬鳴聲外,偶爾傳來的幾聲鳥叫格外令人毛骨悚然。我心中驟然升起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來不及多想,便轉身一溜小跑,又回到了中轉平臺。
我足足猶豫了十分鐘,反復思忖著,這趟獨自探險值不值?真希望有幾個人一同前往,可惜的是,路過此地的游客竟無一人往金獅面而來,都看五龍潭去了。這令我失望。
越沒人去的地方越應該去,那里的風光最精彩,這個念頭一直徘徊在腦海中。再說,此次不去金獅面,那就沒機會了,我不可能三上井岡。
決心已定,便再次甩開長腿,向杳無人跡的山谷走去。顧不得再多想,恐懼感逐漸淡化,我幾乎是以小跑步途經了攬云臺,也沒細看神筆石。只覺得暴雨即將來臨,自己又沒帶傘,恐怕要淋成落湯雞了,便不顧一切地往前趕,一定要走到紅軍洞方才罷休。當我氣喘吁吁地趕到回音壁時,蓄勢已久的暴雨傾盆而下。真是蒼天有眼,此地正好有一塊巨石凸出,我盡量將身體貼靠在身后的石壁上,居然沒淋到什么雨。面對著林海石壁,我大吼了三聲,實則是想驅趕內心的恐懼。接著,迅即傳來了三聲回音,真讓我產生了此地有同伴的感覺。
夏日的暴雨,一會兒就停了。我快步如飛地趕到一線天,往下一看,真讓我倒吸一口涼氣。雙峰夾峙的陡峻峭壁擠在一起,中間只留下一條空隙,抬頭僅見一線天空,深達百余米的石級梯道,寬度只能容一人行走,奇險異常。我欣賞了這少見的一線天奇景片刻,便匆匆而下,馬不停蹄地趕往水簾瀑。
水簾瀑的佳景讓我忘卻了疲勞,放眼望去,晶瑩的溪水從十余米高的斷壁層上陡然跌落下來,而斷壁層底是一個懸崖山洞,一條石級小道從崖下穿過。我側著身子,從瀑布傾瀉的透明水簾后穿過,倍覺瀑水清涼舒潤,身在水簾洞中真是情趣盎然。
過水簾瀑不遠,我又第二次置身于紅軍洞前,想著自己終于將金獅面景區完整游畢,心中騰起一股自豪。其實,不止是在擁抱山水的旅途中,另辟蹊經可以領略到另一番風景,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只要懷著有準備的籌劃,恰到好處地把握機遇,另辟蹊徑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當然,這離不開膽略與果斷。
【另辟蹊徑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田園詩人的散文隨筆07-25
美麗而遙遠的信念散文隨筆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