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散記散文隨筆
夏日的一天,我們“西沙旅游文化考察團”一行5人乘坐一架小型飛機,從三亞一個機場面向南海騰空飛去!霸谀窃骑w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光芒,綠樹銀灘,風光如畫……”這首在38年前曾紅極一時的經典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的旋律,剎那間在我耳畔一遍遍回響。
還沒有從優美的旋律中回過神來,不經意間隔著舷窗向下望去,一串串翡翠般的珊瑚礁島,宛如美麗的花環,懸浮于遼闊的海面上;一片片島嶼像朵朵蓮花、顆顆珍珠,鑲嵌于萬頃碧波之中。天上翡翠落凡塵的仙境亦不過如此,讓人驚嘆天下還有這么美麗的`地方。這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登臨永興島,“風過衣角飄欲掀,浪碎撩人更狂野”。永興島,約兩平方公里。無論是日本鬼子殘存的炮樓,還是中國海軍收復西沙的紀念碑,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沙的歷史痕跡,給人留下的印象刻骨銘心。
由于西沙群島遠離大陸,人跡罕至,沙灘綿白、海水純凈,有的地方海水能見度深達40米。戴上一副潛水鏡,穿上救生衣和腳蹼,我們一個個歡呼雀躍,競相躍入清澈的海水中與魚兒共舞。如果不能深潛,就享受一下浮潛吧。即便真的不愿潛水,也可以涉足其中享觀魚之樂趣。
在西沙潛水時可以看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的海底景觀,魚多得數不清。有人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堪與北美洲的塞班島相媲美。”此言不虛。聽西沙哨兵介紹,國家旅游局正與海南省和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動西沙旅游,即將對普通游客開放。
傳統的農耕文化,讓中國人在心中對土地產生了巨大的依賴心理。長期的閉關鎖國,使人們對海洋、對外界的好奇心被扼殺,其結果是形成了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的意識形態,缺失的是一種創新精神。在缺少好奇心和創新精神的情況下,人們心中便少了一種歐洲人的探險欲望,滋生的是一種夜郎自大的虛榮心和自足感,致使中國在幾千年中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
歷史已經進入21世紀,可大多數國人意識似乎還未從580年前的“禁海令”中突圍出來。海權概念、海洋意識,在人們的心中不甚了了。
幾十年來,人們已經習慣這樣的“常識”:96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國土總面積。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和數字。海洋專家稱,我國的海洋權益范圍約473萬平方公里。保障我國的海洋資源不受侵犯,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重任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肩上。
據傳統國際法的先占原則:第一,首先發現和命名;第二,首先經營和開發;第三,首先實施管轄權和行使主權。開發西沙旅游就是經營開發的一個部分,對于宣示我們的主權、鞏固我們在西沙的存在是大有好處的。有人說,“一個開放性的海權觀,要比十支航母編隊更有價值!
在西沙群島游覽了整整3天,充分享受到了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撩人心魄的海韻椰風。懷揣著依依不舍,我們悄然離去。揮揮手向著遙遠又似乎觸手可及的藍天告別。西沙,這決不是我們的最后一別。
向著大海,我發出了深情的呼喚,“開放西沙旅游的那一天,我們再相會”。
【西沙群島散記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寒夜散記散文11-19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11-23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原文01-17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教案11-30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設計11-22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富饒的西沙群島》語文教學反思09-10
富饒的西沙群島小學語文說課稿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