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葛公鎮散文隨筆
前不久,我到故鄉葛公鎮辦事,清晨,正下著毛毛細雨,輕霧裊裊升起,整個小鎮籠罩在蒙蒙煙雨中.
鎮上幾間鋪子半敞著門面。鋪前,臨時支撐的雨棚中幾個農民模樣的人正在閑聊,時而發出爽朗的笑聲;旁邊榆樹下一個老農邊吸旱煙邊打盹,仿佛怕激起哪怕一絲塵屑的飛揚。大多數的老屋已是人去樓空,鐵將軍鎖住了一臉的寂寞春秋。透過門扉間的夾縫,一架老式的“對臼”(古式碾米工具)映入眼簾,石臼上殘留著幾片風吹落的無名樹葉;眨眼間,似乎看見一個梳著兩條小辮兒的紅衣少女和一個系著紅兜兒的黃衣少年蹲在石臼邊,一個手中端著簸箕(一種老式米容器),一個手中拿著帚子(一種清除米屑工具),小男孩將帚子插在小女孩的簸箕中旋轉,兩人邊玩邊笑,簸箕掉在地上震落了石臼沿的樹葉,也帶走了兩個少年……院落空空,春雨依舊。
據說晉代道家宗師葛洪當年云游至此,感慨古鎮燕剪春風、柳浪鶯啼,一地梨花,飄零似雪,遂在留山(當地一座山,海拔420米)停駐修行,終至圣境,古鎮也因此得名。葛洪感慨小鎮風景古樸、淡雅,我倒覺得小鎮煙雨更美。
穿過幽長的青石小巷,我來到小河“碼頭”。煙雨朦朧,河水粼粼,煙波浩淼,上了腰子盆(當地一只小船,只能坐兩人),船家就吱呀吱呀地搖起了櫓,船家是一個四十歲出頭的漢子,黝黑得同小河一樣古樸。腰子盆在彎曲的小河道上航行,空氣中浸透著靜謐。幽遠的小河道中,腰子盆的移動和雜著雨兒們的跳動,成全了小鎮的生動。
河道兩邊是安然矗立著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墻的老屋子,飽受了風雨的侵襲,彰顯著一種滄桑積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墻面在斑駁間隱現時光的痕跡,穿過一個個村子和一座座石橋,鱗次櫛比的`石岸在農家石屋的映襯下,顯現出小鎮的寧靜和安詳,輕柔細軟的秋風把柳枝拂動得像美女舞動的紗裙,歡動的搖曳出秋天明朗和清爽,兩岸青瓦白墻的民居傍山而建,一些不知名的藤蔓花耐不住寂寞悄悄地探出頭來,在修竹和垂柳中時隱時現,幾個姑娘在水邊洗衣服,不時傳來一陣陣銀鈴似的笑聲,鳥兒也嘰咋的混在柳樹上嬉戲。遠處水面上漂來一叢叢的菱角,開著一朵朵粉紫色的小花,散發出一陣陣幽幽的清香,風也變得甜絲絲的。
突然一只白鷺停在腰子盆舷上,潔白的羽毛在深黛色的青山掩映下,揮灑得更加圣潔、雅致。船家吹了一個口哨,友好地與這位來自仙寓山的客人打招呼,成就了一副天人合一的風景畫。棄舟登山,登山留山之巔,但見腳下云蒸霞蔚,遠近村莊撲朔迷離,時隱時現。我不禁尋思,駐在天宇中的葛洪能看到碧波蕩漾的九十米橋下意綿綿驚鴻照影嗎?看到也罷,看不到也罷,而葛公鎮的煙雨———今年下,明年下,后年還會下。
走進葛公鎮,煙雨迷茫。
【煙雨江南葛公鎮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江南煙雨高二作文08-18
江南,杏花,煙雨散文欣賞11-18
煙雨憶江南散文欣賞11-09
夢里水鄉,煙雨江南散文11-19
江南煙雨夢傾垂散文11-09
煙雨莫愁湖散文11-15
繻葛之戰04-22
膠葛的近義詞04-03
《全宋詞》葛長庚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