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西島散文隨筆
西島,三亞著名的海上旅游景點,不過我不喜歡現(xiàn)在的西島,而是更鐘情于過去的西島。
西島、東島像兩顆璀璨明珠在海上蕩漾,碧海藍天,漁船穿梭,船上不時飄來漁夫哼的小調。椰子樹下,枇杷樹邊,織網(wǎng)的姑娘似乎在編織自己的情網(wǎng),等待意中人的到來,不浪漫卻很自然,小島上的這份美麗極誘人。
西島就這么自然,踏上這小島,我便有這種感覺。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秋天,我陪父親到島上,從南邊海乘船過去,在海上漂了一個多小時才到。西島有個水產(chǎn)站,專門負責收購加工當?shù)貪O民打撈的魚貨,島上居住的幾十戶人家都靠捕魚謀生。
他們的捕撈工具簡單,小帆船、漁網(wǎng)、汽燈、漁釣,三五人一組,都在西島周邊作業(yè),早上出海,傍晚回來。那時候海里魚多,出趟海都可以捕到上千斤魚,立魚、西刀魚、紅線魚、昌魚、大目魚、池魚、魷魚、墨魚、蝦蟹等品種多樣。計劃經(jīng)濟年代,盡管漁民捕到的都是上等魚貨,水產(chǎn)公司便宜的收購價,剝奪了他們應得的'利益,收入少。強制性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行為,制約了當?shù)貪O業(yè)的發(fā)展,加重漁民的負擔,一日兩餐餓不死,想賺點錢好難。捕魚之余還搞軍事訓練,站崗放哨,開槍打炮樣樣都行,西島女民兵名揚全國,颯爽英姿的八姐妹,撰寫了“保衛(wèi)祖國,鞏固海南”的篇章,她們是國防前哨的縮影。
西島與三亞灣隔海相望,距離約7海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舊時稱為西洲。東高西低,遠遠看,既似一只巨龜又像一只海鯨,游弋于碧海銀波間。島上有上千種植物,懸崖峭壁,怪石林立,礁石萬狀,海邊生長著五彩繽紛的海石花(珊瑚),島上有一支長住的連隊,一所小學、水產(chǎn)站及供銷社,除此外,所有人都是原住民,那時大約也就三百多人。島上沒有地表水,他們的生活水源全靠挖井,井打得深,十多二十米才有水,井水咸澀,含氟含鈣高,洗頭洗澡粘糊糊的,水煮開后有一層白色沉淀物,常年飲用地下水,牙齒變黃帶黑,這是西島人最明顯的標志。
我住的水產(chǎn)站靠海邊,一個曬魚場,一棟瓦房,一排茅草屋,十個腌魚池,一口深水井。每當燈光魚旺季時,這兒非常熱鬧。傍晚,島的周圍燈光四射,漁船游動,波光搖晃,光影折疊,像海市蜃樓,若隱若現(xiàn)。我喜歡一個人獨坐那兒的感覺,坐在海邊的大石頭上觀賞,那是種享受。早晨五點,人群熙攘,鬧醒了沉睡的小島,一筐筐新鮮的燈光魚擺滿碼頭。七點,幾百平米的曬場撒滿水公仔、青鱗仔、陸仔,魚池里還堆放了青甘、吊緘、紅三、馬頭魚等,男女老少忙碌不停,一派豐收的景象。
西島的這種景色是現(xiàn)在無法找回,也不可復制的。
西島人的房子低矮,木料、瓦片得從陸地上運,自己燒石灰,砌墻的磚是從海底挖上來的大塊珊瑚石,你幫我,我?guī)湍闵w房子,升梁時,親戚友人蒸糯米貢,做包子,在升梁吉時拋撒求吉利,許多小孩搶著吃。西島平地不多,屋前屋后全是海沙與碎珊瑚,連進進出出的路也是沙,全村沒有一條水泥道。因為海沙地,島上沒法種蔬菜,我見到的只有木瓜、南瓜、地瓜和一些豆類。南瓜較普遍,西島人也稱為金瓜,易生長,葉子、花、果實都能做菜。西島人吃最多的就是金瓜、木瓜、地瓜葉了。西島的香蕉、番石榴(釋迦)長得好,個大又好吃,或許是海沙地與碎珊瑚的作用。當時有個姓黎的伙伴,經(jīng)常帶我去摘石榴吃,還去釣魚,捉海參、螃蟹、鮑魚,在島上的那段日子很好玩很開心。
我在西島生活了一個暑假,島上的一位長者對我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兩位仙女下凡到南海巡游,兩姐妹來到崖州,這里山青水秀,迷住了她倆,便將所挑的四個仙果拋向碧海,頃刻間海水沸騰,冒出了四個島嶼:東瑁、西瑁、東鑼、西鼓,坐落在三亞灣和梅山灣之間。這傳奇的故事我從未查閱,但寧愿信其有,也不愿信其無,因為太美了。
那時的西島,植被茂盛,枇杷樹、苦楝樹、椰子樹、酸豆樹、馬尾松、鳳凰樹、楊桃樹交錯生長;海通藤以及各種各樣的花兒布滿海灘,跑馬蟹、螞蚱、蜻蜓、蝴蝶、在那兒棲息玩耍;灌木叢里坡馬、雷公馬、小松鼠、小鳥各自尋食,合鳴嬉戲。海水湛藍,銀沙碧浪,自然的景色,自然的村落,自然的島嶼就這么自自然然。
三亞海上島嶼不多,西島算是稀缺資源,應該規(guī)劃好、保護好、利用好,發(fā)展島嶼旅游經(jīng)濟,使游客住得舒心,玩得開心,舍得花錢,三亞的旅游就有盼頭了。我想我們應該學學國外的經(jīng)驗,把三亞的島嶼開發(fā)好建設好,讓當?shù)氐睦习傩帐芤妗?/p>
【西島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田園詩人散文隨筆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