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登八達嶺長城小記散文隨筆
早晨,老伴說去昌平買柴雞(也稱小笨雞)、買黑棗及凍柿子。匆匆忙忙出發,50公里的路按理說一個小時就到,可是沒預想的順利。從萬壽路出發,上三環車多、上四環車不見少,駛入八達嶺高速不到10公里處,兩輛大客車追尾造成外面車道堵路,不到20的時速如蝸牛一樣爬行,唉,北京的路啊讓人無奈!
好久沒有去長城了……自然自語之間汽車駛過昌平出口,心里想著時間尚早,何不登一次長城,順路欣賞一下沿途風光,也不白來一趟。老伴知道我的`長城情結,一拍即合,也不反對臨時改變路線。
每次登長城,思緒總是信馬由韁地飛奔……幾十年前初登山海關長城也好,三登八達嶺長城也好,再登居庸關也好,去年第一次登上位于承德境內的金山嶺長城一罷,仿佛每一次都聽到當年的戰馬咆哮,硝煙彌漫、殺聲四起、弓弩齊發的慘烈場面,想到以下一些詞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草木皆兵 、馬革裹尸 、 赤膊上陣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歷史依舊輪回,朝代依舊更替。
長城,是至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浩大的軍事工程,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然而,它和世界上所有的防御工事一樣,從來也不是無敵的防線,否則明朝怎么會被清朝推翻呢!最后的勝利者總是能突破它。著名的法國作家與史學家伏爾泰在深研究中國后說:“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致竟承認乃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
盡管如此,長城是世界奇觀地位卻無可替代。北京是元、明、清的都城,幽燕自古就是兵家重地,現在仍然常常能在崇山峻嶺之上看到長城。特別是在明代,長城得到了大規模的修繕,朋友們大都到過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這些著名的長城遺址。如果這幾處長城比較,我還是推薦位于承德的金山嶺,因為多年風吹雨淋形成的殘垣斷壁,給人留下許多的滄桑之感,更加原始!
找到停車位,換上旅游鞋運動服,戴上耐克帽及眼鏡,翻出照相機,買兩張40元的門票向長城攀登。天氣晴朗,游人不多,雖然不是天高云淡,但也微風習習,有些初秋的感覺(雖然已經是11月下旬)。攀上第一個烽火臺,準備照幾張相,打開相機 看到紅燈閃爍,知道電量不足,這才想起長時間沒有使用,電已經跑光,又是一個無奈!
越往上爬感覺越冷——高處不勝寒啊!畢竟冬天到了,準備不充分也是旅游的一個大忌啊!翻越了幾個敵樓后,著實感到體力不支了,無奈,便尋路下山,返回吧。
站在山下的停車場,向山頂放眼望去,長城隨群山綿延起伏,敵樓搖相呼應。我抑制不住大喊一聲,江山如此多嬌啊!
臨近中午,饑腸轆轆,在通往十三陵水庫的路旁農家飯店填飽肚子,在路邊買到柴雞黑棗等,心情釋然返城。
【初冬登八達嶺長城小記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禮記》禮記·喪服小記06-14
南蓮小記散文欣賞11-14
永興特征小記日記03-25
長城說課稿10-27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描寫初冬的作文素材02-03
三年級小記作文04-10
白登被圍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