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扭秧歌,陜北的一道節日大餐散文隨筆

時間:2023-02-05 01:20:0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扭秧歌,陜北的一道節日大餐散文隨筆

  一過大年初五,陜北的大街小巷,溝溝峁峁里的大小村莊,凡是人員密集處,便到處扭起了秧歌。整個陜北,呈現出一片更加熱鬧、紅火的節日氣氛。

扭秧歌,陜北的一道節日大餐散文隨筆

  提起陜北秧歌,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過,聽人們說過。可是,當你親自目睹了那宏大的場面,真正置身于嗩吶聲聲、彩綢飄舞、歡聲笑語之中的時候。你才能強烈的被吸引、被感染、被震撼。

  正是這道節日大餐的吸引、感染和震撼,使我不止一次地走上大街、進入村莊,一遍遍地享受和品味它的濃香、厚重和甜美。尤其是今年正月十五晚上剛剛觀看的那場綏德縣城廣場秧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歡跳、閃現和回味。

  觀看之前,我就聽當地的老人說:陜北秧歌全國文明,而綏德,更陜北秧歌的中心。每年從臘月開始,各村秧歌隊就著手排練起了秧歌。過完大年初五,秧歌隊便紛紛的上街扭開了。而正月十五的晚上,就是綏德縣城秧歌表演場面最大、人數最多、喜慶氣氛最濃的一次。有這么強烈的誘惑力,吃完晚飯,我們便早早的感到了縣城。

  正如那位老人說的,今晚的綏德縣城確實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整個縣城的大街小巷、河岸廣場聚滿了前來觀看的男女老少和穿紅著綠的秧歌表演者。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只見近百人秧歌隊,在傘頭的率領下,個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盡情的扭著、擺著、走著、跳著、轉著。而扭腰則是整個動作的主要部分。所以,把秧歌又稱為“扭秧歌”。在扭腰的同時,頭和上體都隨著雙臂大幅度扭動,腳下則以“十字步”作前進、后退、左騰、右躍的走動。再合著紅紅綠綠的秧歌服和男的頭包毛巾、女的手持彩肩、漢巾裝束,伴著歡快的歌唱,更顯得上下諧協,步調整齊,彩綢飛舞,彩扇翻騰,整個街道、廣場沉浸在一片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之中。

  我們一邊看著、欣賞著,旁邊的當地朋友一邊不停的給我們介紹著。比如那個站在最前面,一手撐個大花傘,一手拿著絲綢扇,扭得最起勁起統帥作用領頭人叫傘頭。何謂“傘頭”。過去這個領頭人由于一手持傘,一手持“虎撐”,兩種道具都有吉祥的含義。傘,寓義庇護眾生,風調雨順;虎撐與唐代名醫孫思邈有關。據說孫思邈曾為老虎治病,為便于觀察和治療,曾用一鐵圈撐開老虎的嘴,這鐵圈就叫“虎撐”。后來,虎撐演化為串鄉治病民間醫生手中發出聲響的“串鈴”,成為民醫的標志。它在傘頭的手中,則成為消災卻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揮秧歌隊表演和變化隊形圖案的響器。傘頭的名字便由此而來。他通曉傳統秧歌唱段,能即興編唱新詞,根據場地氣氛或各家的情況出口成章。演唱時,他領唱,眾隊員重復他最后一句,形式簡樸、熱鬧,詞句生動、易懂,唱得觀眾皆大歡喜。

  當你沉浸在這動作豐富、豪邁粗擴、瀟灑大方的歡快舞蹈之中的時候,你會忘記了一天的煩惱和疲勞,你會一群淳樸憨厚、開朗樂觀的性格所感染,你的整個神經也會情不自禁跟著這歡快的舞曲活躍起來,沸騰起來。

  是啊,在這塊有著厚重地域文化的陜北,秧歌無疑是一道豐盛的節日大餐。節日里,尤其是春節,如果沒有秧歌舞助興,節日將不再熱鬧,陜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就不能完全的表達。如果說燃放煙花炮竹為陜北春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那么,到處鑼鼓喧天、嗩吶聲聲、歡聲笑語的陜北秧歌舞就更使這節日氣氛達到了鮮花著錦、烈火噴油的高峰。難怪老一輩延安文藝工作者那場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為這支古老而流傳至今的秧歌舞增添了新的豐富的內容。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十二把鐮刀》等。而其中的“翻身秧歌”、“勝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國得到普及,深受群眾歡迎。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你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月上中天。此時,舞已停、歌已息、人將散。但不時升起的煙花依然把天空照的如同白晝一般。我們踏著皎潔的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總有一種心難靜、意難平、血在涌感覺。

  多么有意義的一個元宵佳夜。

  多么回味無窮的節日大餐!

【扭秧歌,陜北的一道節日大餐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生活是一道彩虹的散文隨筆(精選24篇)10-21

吃大餐08-20

形容扭秧歌句子04-28

散文欣賞:陜北的風09-10

便宜大餐作文08-29

美味大餐作文05-28

生日大餐作文02-19

冰淇淋大餐的故事06-24

美味大餐的作文04-29

陜北窯洞說明文01-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日本有码aⅴ中文字幕 |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