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千佛洞散文隨筆
在我的家鄉遼寧省朝陽縣南雙廟境內有一座沒有名字的山,山上有一座古廟叫千佛洞,山的東側有一條河叫淤泥河。
千佛洞始建于遼朝圣宗耶律隆緒二十三年,即公元1005年。高山之中,石帶束腰,沿著石磴往上走去,便可看見千佛洞了,洞口向南,面寬二十多丈,有三個洞,即東洞、西洞和中洞。東洞寬十丈,進深三丈六七尺,高約一丈五六尺。洞里有千余尊殘損的泥佛,所以叫千佛洞。在千佛洞前有一塊斷碑,字跡雖已不全,但能從其中看出“統和二十三年”幾個字,可斷定千佛洞為遼圣宗時期建筑。
據老輩人們講,千佛洞里原來有一千尊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泥佛,但后來只剩下了995尊,而且各個橫躺豎臥,缺胳膊少腿,或者沒了腦袋。我小的時候跑去看過,果然如此。
為什么只剩下了995尊泥佛,而且還那么狼狽呢?
這里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大唐太宗年間,高麗國興兵犯境,破我城池,擄我百姓。為收復失地,保我國人,大唐天子李世民御駕親征。
這一天,大唐軍馬來在這座山下扎下連營,準備跟高麗國開兵見仗。
大唐軍馬之中有一個伙夫名叫薛禮薛仁貴。他遭先鋒官虢國公張世貴的欺騙,喬裝成其女婿何宗憲,上陣殺敵,屢立戰功,后來張世貴怕事情泄漏,要陷害薛仁貴,薛仁貴沒辦法就逃出來,藏在了山上的千佛洞里。
為了打敗高麗國兵馬,大唐天子李世民帶著幾個親兵外出查看地形,沒想到碰上了也出來查看地形的高麗國元帥蓋蘇文;蓋蘇文一見李世民,喜出望外,催馬過來就要抓李世民。李世民的幾個親兵忙著護駕,但沒多久就都被蓋蘇文殺死了。李世民沒辦法,拍馬舞刀和蓋蘇文打了起來,交戰三五個回合后李世民見自己不是蓋蘇文的對手,撥馬就跑,蓋蘇文催馬在后面緊追不舍。
李世民跑來跑去就來到了淤泥河邊,回頭一看見蓋蘇文追上來了,沒辦法兒打馬就進了淤泥河,結果深深陷在了淤泥之中。蓋蘇文來到河邊,見李世民陷在河里一動也不能動,就想下馬去抓李世民。李世民見蓋蘇文趕來了,正要下馬抓自己,嚇得魂飛天外,就大喊,說誰要是來救了朕,朕就封他個一字并肩王。
李世民話音未落,山上飛下一匹白馬,馬上一員大將,銀盔銀甲,素羅袍,手中一桿方天畫戟,擋住了正要去抓李世民的蓋蘇文。李世民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張世貴的女婿何宗憲(薛仁貴),歡喜非常。
蓋蘇文見薛仁貴要救李世民,氣得哇哇怪叫,掄刀就砍,薛仁貴忙用方天畫戟擋住蓋蘇文的大刀,兩個人在淤泥河邊大戰了三天三夜,難分勝負。后來兩個人都累了,就在陣前約定休息一夜明日再戰。
于是,蓋蘇文在李世民回去的路上,找了個地方休息。薛仁貴從淤泥河里救出李世民,保著他上了山,走進千佛洞過夜。
安排李世民休息后,薛仁貴也靠著墻坐在地上歇著,思考著和蓋蘇文交戰的事。薛仁貴以前喬妝成張世貴的女婿何宗憲,跟蓋蘇文打過很多次仗,知道蓋蘇文不是自己對手,可是今天蓋蘇文咋突然有這么大的本事了呢?他咋想也想不明白。
歇了一會兒,薛仁貴猛一抬頭發現廟里的1000尊泥佛一個個都汗流浹背,他一下子明白了,是這些泥佛暗中在幫著蓋蘇文,于是大怒,從背后掣出竹節鋼鞭痛打那些泥佛。那些泥佛一個個被打得缺胳膊少腿兒、橫躺豎臥,最后只有五尊腿腳兒快的泥佛跑到了千佛洞南羊山鎮境內的一座廟里,那座廟也因此得名五佛洞。
打殘打跑了眾泥佛,第二天薛仁貴下得山去,很輕松地就戰敗了蓋蘇文,保著李世民回到了軍營,被李世民封為了一字并肩王。
這就是薛仁貴淤泥河救駕的故事。
歲月悠悠,一千多年過去了,不見了刀光劍影,隱去了鼓角爭鳴,只有那青山巍巍依舊,綠水淙淙如前。
千佛洞北面另一座山的山頂有大片大片的石頭地,石頭地上至今還留有許許多多用鏨子鑿的窩兒,人們都把這個地方叫薛禮點將臺。據說唐初大將薛仁貴征東時在此安過營、扎過寨、點過將,那些石窩兒就是薛仁貴的軍隊扎營時鑿的柱腳窩兒。奇怪的是,那些石窩兒怎么數也數不過來。
東南面和薛禮點將臺遙遙相對的是城子山,城子山山頂有口水井,周圍便是高麗大將蓋蘇文安營屯兵的地方,至今還有遺址。
那條淤泥河現在還在靜靜流淌著,只是水沒有傳說中那么深了,很多人已經叫不出它的名字了。
前些年千佛洞被重修了,成了我的家鄉一處很有名的風景區。
【千佛洞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