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的散文隨筆
我父母成親那年,正趕上78年改革開放的春天。父親騎著自行車載著母親來到黃河邊,指著浪花翻滾的黃河說:“我們這沒啥值得驕傲的,除了黃河就是黃土地,一窮二白的村落,日子苦巴得很。”母親說:“窮是捂不住的,但愿這一切都能改變吧!”
分田到戶那年我出生,我的呱呱聲剛落地,黃河就泛濫了場大水,水大得將田里的莊稼一掃而光。奶奶哭著說:“瞧瞧!收成沒了,肚子還不餓癟?一年的日子靠啥打發?”母親抱著我勸奶奶,說:“娘……廣播里不是說了嗎?公社給發救濟糧,還補糧種,你就別操那么多心了!蹦棠桃豢薷F,爺爺心里就窩得慌,不是個滋味。傍晚時,爺爺跑到野地里逛了一圈,提溜著一串水紅薯回來高興地說:“這場大水可沒白漲,田地里淤了層金燦燦的膠泥,黃沙都沉淀到下頭,這地分得可謂恰逢其時呀,看來,非分出個好年景不可,日子總算有盼頭了!
爺爺的話應驗了,來年的小麥果然攤個好收成,除了交公糧,余糧還囤積了不少,一家人真不愁填飽肚子了。能不挨餓受凍,住上不漏天的屋是莊稼人最大的奢求。接連幾季的豐收,社員的積極性是空前高漲嘍,挖溝呀,覆堤呀!翻田平整土地呀!鄉村間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記得奶奶老絮叨:一年苦,二年澀,三年到頭吃香的。我倒是記不得吃嘛香的了,只記得我一哭啼,奶奶總將裏在蒸饃外面的白面饃花掰給我吃,剝完剩下的粗糧,她便揉捏著填在嘴里吧唧吧唧地嚼起來。
奶奶害有眼疾,看物件恨不得趴上瞅,到了捻油燈的晚上,奶奶平日里做穿針紉線的細發活只能擱著了。那會村里演幾場電影,我們孩子們是稀罕得要命,還不快活得要死?溜著拉好的影布扯著瘋跑,吃飯都喊不回家。奶奶是個有心人,每次看完電影,她總夸劇場里的人衣服穿的多么好看,有派頭,精精神神的養人眼。還夸鏡頭里的風景如何如何好,路如何如何寬,屋如何如何漂亮,竟還用上了電燈,咱啥時候能裝上電燈呀?電燈多亮堂噢,一個燈泡照得滿屋白花花的,有了它晚上我還愁做不成針線活嗎?
奶奶終究沒能把苦日子熬到頭,搬出磚坯砌的老土屋,也只在手電筒里望過電燈泡的光芒,還不幸因生急病耽誤在了送醫院的土疙瘩路上。奶奶去世后,小姑三番五次帶我去奶奶的墳頭哭,說:你奶奶的命薄喲!哪享過一天的福?只是受了一輩子的窮,死了才穿上一整身的棉壽衣,說來都心寒呀!盼到村里修柏油路那天,爺爺還怨氣說:如是早幾年路碾這般兒平整整的,哪里還會顛簸人?興許奶奶的病還能趕上救治,總不至于搭上了性命吧!哎——現在說什么都晚了,嘮著叨咕著,爺爺便老氣橫秋,臉上堆起烏云來。
有一年,爺爺因耕田被牛抵著了,何止傷筋動骨呀,說是戳中了肝臟,損了元氣,從此再也沒能起來床。農耕年代牛馬能拉犁的牲畜最值錢了。父親非把牛賣了給爺爺治病,爺爺寧死不肯點頭,說牛是家里的命根子,一大家人的口糧全靠它掏力賣命嘛,怎么舍得說賣就賣呢?他還栽培父親要善待它,別生仇恨,還教父親如何使喚調教。那會爺爺聽說村里架電線,臥在病床上都興奮不已?煽嘤诩揖o張得交不起錢,大隊就去鄉上申請了補貼?上,爺爺還是沒等上,電線扯進院墻那天,暴風雨地動山搖地呼嘯了整整一宿,天還未擦亮,雷將天劈了條縫,爺爺咽下最后一口氣,便命歸黃泉了。爺爺死時眼都沒合上,望著屋梁上那盞懸著不亮的燈泡,死不瞑目呀!爺爺入殮那天,家里通了電,可爺爺再也看不到了,然而,父親為了滿足爺爺的愿望,為他在家守了三天靈,靈堂上掛著明晃晃的燈泡,照著爺爺的棺槨,似乎在告訴爺爺:您好好安息吧!咱家從此用上電燈了。
哭完了爺爺,我們孩子們總有孩子們的樂趣,又天真無邪地快活了起來。那是個經濟浪潮洶涌的年代,農村的面貌不覺間已大有改觀,人們的思想也由此蛻變活躍了起來。大人們出門打工呀,當包工頭呀,下海經商呀,自謀營商的應有盡有。老人婦得在家耕田種地,孩子們懷揣著夢想上學,一畢業便踏上了社會,成為千千萬萬勞動者中的一員。一晃蕩,我已在堆積的日子里長大了,不覺得細數下爺爺都死去三年了,我這才恍惚里感嘆時間過得快,意識到爺爺確實已從我眼前消失三年了。
老人過世三周年是要辦場儀式的。給爺爺上墳那天,父親哭得最悲,憨腔幾乎蓋住了嗩吶聲,說:爺爺的命苦呀,年青時攤上戰爭,兵荒馬亂的為了逃命遭了不少罪,成家后為立業養活孩子舍不得吃穿,瘦得皮包骨頭,委曲求全了一輩子,才算日子有了盼頭,偏偏冤死在牛角的砥石下。如今,廚房的灶臺紅火了,不比往日寒磣了,先前的土坯房都翻新成藍磚藍瓦的,屋里還添了電視洗衣機,這些都是你生前所想象不到的。還買了臺大馬力的拖拉機,咱家從此告別牛犁地的黃歷了,您再也不用提心牛傷人了,如在天上您能看到這些變化,您該有多高興呢!
1996年黃河發洪水,糧田全泡湯在水里,農作物顆粒不收,村舍的房屋也被淹去一截,還坍塌了幾座。身陷苦難的鄉親們絕望呀,好在政府派了大船,家家發帳篷,領面領油的。深秋了水還未落完,天就開始有些冷了,被大水泡過的房間猶為潮濕,又缺柴火燒鍋,正好此時政府又用卡車拉來了煤,家家分了幾筐,遂生了火,煮熟了飯。每當提及此事,父親總要發一番感慨不可,說:現在的社會不一樣了,換了個人間,老百姓受了災,上頭總惦記著,派人來管,不惜人力物力的幫,真是攤上了一個好時代,擱在舊社會,免不了鬧場大饑荒,不知該有多少人無家可歸呢!
那年我害病,在濟南住了院,父親給我陪床,母親在家為我借了不少錢。兒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她是沒日沒夜地為我牽腸掛肚,大半年下來,消磨得她人骨瘦如柴吶!每次母親跟我通電話,總忘不了問我錢夠花不?勸我要堅強,要挺住,哪有人受不了罪邁不過的坎?每次聽到這,我總能感到母親那種深深偉大的母愛。母親聽說在外地就醫也能報銷些藥費,便連忙告訴我。后來,過年那會我瞧好病回了家,將報銷的藥錢塞給了母親,讓她還給人家。母親攥住她手里的一沓錢,手得瑟著,激動地說:這些都是公家報銷的'?一下子給報銷了那么多?母親倒像是做了一場夢,竟不敢相信她的眼睛。末了,母親確認我沒有說謊,她便坐在凳子上默默地流淚,我問母親哭什么?母親說:“我也說不上來,總覺得拿著那份錢好沉重,好感動,像被人救了性命一樣懷里軟得慌!
母親是有肺結核病史的,還留有后遺癥,呼吸不暢,聽大隊下達鄉政府的公告,有肺結核病史的可以到縣醫院免費檢查治療。我奉勸母親去一趟,母親倒是不愿去,說哪有那么好的事?千萬別讓人給坑了。后來,母親還是在我軟磨硬泡下去了,并做了檢查,還免費開了些藥;貋淼穆飞希赣H總覺得不自在,橫豎著想不通,一直掰弄著手里的藥問我:你說咋就有那么好的事呢?看病又不花錢?我說現在政策好了,以后老百姓醫啥病還不拿錢呢。比如說農業稅,國家不但不讓交,還發放補貼呢。母親說:“是呀!這輩子到頭來還真算沒白活,攤上了那么多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你說要是你爺爺奶奶能活著那該有多好。 闭f著,母親的眼淚便止不住地淌。
現在,農村的模樣是天翻地覆地變。不僅村村通了柏油路,連地里的生產路都修了。電燈電話的更不用提,網絡通信都早覆蓋了,并建立了全民醫保與養老制度,土地現在也時興流轉,搞農業大生產化了,收益好,效率高,是農業發展的大方向與大趨勢。村里現在正建設新農村,美麗的鄉村又要煥然一新,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新氣象了。
社會囊括大家庭,一家人涵蓋小社會,社會都長足進步了四十年,四十年承載了一家人多少記憶?何償一個村落,一個社會,一個大轉型的時代?身處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大變革,大發展,大潮流的改革征途上,瞻望國家的發展必將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將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