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豐滿,心事變瘦散文隨筆
到本地最近景點大門口,眾人吵吵嚷嚷下車后,像擠出籠子里的鳥,一下散開了。
山色依舊在末夏里,色彩變化不是太明確。樹葉似乎在做最后的選擇,在變紅變黃間猶豫。一場雨過了,還是老樣子。
人們在做爬山的準備,我背包沿著通向縣城的路往回轉走,與他們方向相反。
秋雨好處多,不是太大,剛剛下濕地面就懶懶散散地收工了。路邊籬笆上的扁豆開出了紫色的花,幾個扁扁的豆莢長的很小。不起眼,農家人會忽略的,難得長了一季。
步行回家大約要三小時的吧,停停看看的走,應該差不多。沒關系,存在就合理。
沿途,有一家是土坯房,門前院壩掃的很干凈。我猜想,這家人外出務工去了,更可能在縣城有了商品房。
門前順墻放一個寬寬厚厚的木板,兩頭用石頭墊起來,平時休息的長凳,和我鄰家一樣,木板光滑反光。
窗口下幾個蛇皮口袋,鼓鼓囊囊。要么裝的是黃豆,要么是小豆,才這么用心了。假如是玉米或稻谷,一定是往屋里一倒就了了,太多就不金貴了。
口袋上臥了一個貓,黑白黃的毛,很普通,一點也不神氣。看見我在對它拍照,它頭抬了一下,也許沒感覺到危險,又睡了。敏捷的樣子也不做,切,對我的到來也太不尊重了。本想吼它起來拍個小虎的樣子來,懶得理它走了。圖片
鄉間的公路是硬化了的,不寬,細細長長地。像離世很久大爺的那根裹腳,不鮮亮但結實。
路上有積水,修路人沒有抹平,有的地方要踮起腳才能過。有的地方要跳過去,凹下去的地兒太寬了。如果放在年少時,我會表演一下水上飄的功夫,雙臂一展,姿勢絕對優美,可惜年輕不再來。看看被濺濕的鞋,狠狠在地面踏幾下,留下幾個腳印繼續走。
開闊處就有人家,人家門面必定有田,田里自然就有沒收攏的稻草。像等待領導來檢閱的士兵,一排排站的很直,稻草的頭毛乍乍地,像很久沒有理發的中年人。
田里總會有鴨子,一路七八只。這些家伙無論在什么地兒找食,就如在這泛黑的泥中,一天到晚找泥鰍。或者找掉下來的稻谷吃,但身上羽毛一直白的莫法,老感覺這些哥們天天在河中游泳。遇人就嘎嘎叫,邊跑邊叫,老毛病了。多年過去,還是這個樣子,永遠不淡定。這此家伙永遠成不了天鵝,算了,人家生活的也不見得就不幸福。圖片
轉彎尖嘴處,高坎上斜倒向田中那棵樹分明是桃樹啊,干干瘦瘦,一點也不好看。不過,到明年三月,所有枝上著滿了桃花,倒映在田中。青青秧苗上空是粉色桃花,一田的.桃花,成攝影人的焦點。時令不對,攝影人早跑到山野中尋找黃葉去了。
現在農家沒有養狗了,路上不擔心這些家伙一通吼叫讓人心驚膽戰。很安靜,所以很放松。
路不寬,車來的很少,時不時來個摩托,不等你看清呼一聲就過去了。只看見后座上那女子橫著的長腿,根本看不到她的臉,悻悻回轉繼續走自己的路。
現在人對背包走路的人習以為常了。逢節假日這些偏僻的路上總會遇見,也包括我,且不止一次。大家熟視無睹,各干其事,互不關注。極符合來散步人的心情,一如我,這條路一年走了多少次,自己都忘記了。
一個人出門已成習慣,不寂寞也不孤獨,想自己的心事,看自己的風景。累了,就在石頭上坐著,發會呆,不累了繼續走。四季輪回給我景色看,花草按順序變化,孤獨從未沒遇見。
拐了幾個拐上了山梁,縣城突就在腳下。
高速路上的車一直不停,那些人在往家趕吧,和我一樣。只是我離家很近,好像聞到老婆做的豆瓣醬味道了。
一到城里,嘈雜就到了。僅僅隔了一座小山,寧靜與喧鬧就這么近,好像沒有安排完美的轉換場景。圖片
但我要整整衣服,像個樣子才能走進縣城,否則,不成體統。
秋色漸漸豐滿,心事漸漸變瘦,正是人間好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