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烏龜洞散文隨筆
前不久,我回老家邂逅了兒時的伙伴。“老開襠褲”相見,格外親切。老媽親自下廚,燒了幾個鄉土菜,我和他一邊嚼著家鄉小菜,一邊呷著啤酒,那兒時的趣聞似一股清泉汩汩地流淌出來。其中談得最多的莫過于有關烏龜洞的趣事。
烏龜洞,位于梅村鎮中新村,霄坑澗溪潺湲逶迤而過,其左右兩翼兩座山巒遙相呼應,如同哨兵侍立兩旁,烏龜洞除其洞口形似烏龜,還有烏龜出沒棲息其中。我對烏龜洞情有獨鐘,魂牽夢繞,緣于它陪伴我度過了青澀的童年。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有空閑時間,我和幾個小伙伴就相約著來到烏龜洞,在這“打仗”,放風箏,捉迷藏,摸龜捉蟹,野炊,那追逐嬉鬧的場面,真讓人回味無窮,總想把歷史的鏡頭拉回到當年,在那里沒有愁腸百結,沒有饑餓貧窮,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俗不可耐。
盛夏的時節,我和幾個小伙伴,身著褲衩,光著腳,提著馬燈,由洞口向洞內摸壁前行,向洞內前行約30米,只聽見叮咚叮咚的泉水聲,原來這里有一條地下河。這條小河橫亙在我們面前,由東向西,我們好奇地溯流而上,尋幽探奇。雖然洞內黑古隆咚,陰森恐怖,但是此時已全然不顧。頭頂上鷃雀在恣意地撲楞,腳下涼徹肌骨的水在戲謔。呵,真涼爽,不知不覺,不知什么東西在我的腳背輕輕地蠕動。往下一看,咦,只見三五成群的烏龜,旁若無人地游弋。“大家快來看啊,這水里還有這么多的烏龜”,我高興地大喊,幾個小伙伴喜不自禁地聚攏過來。不一會兒,又爭先恐后地捕捉著,大伙兒每個人都捉了一只,班師凱旋,得勝回朝。我拿著這“戰利品”央求著媽媽燒著吃,媽媽頓時瞪了我一眼,“這東西能吃么?吃了會折壽的,放到屋里天井去放養起來,一家人都會長壽的'。”我嘟著嘴,極不情愿地把烏龜放到老屋中天井里。
一到禮拜天,咱們就到烏龜洞匯合,并各自分工,帶上火柴,咸鹽,鋁盆,湯匙等。每到星期天,咱們幾個小伙伴就如約準時趕到,浩浩蕩蕩地開進烏龜洞內,使出十八般武藝,生擒幾只烏龜。別外兩個小伙伴已架起爐灶,鋁盆里的水正沸騰著等著“龜哥”獻身呢!一只鋁盆燉煮著二、三只烏龜。約摸半個時辰,鍋里就飄逸著幾股濃郁的香氣,大伙迫不急待地撒上鹽,就紛紛拿起筷子湯匙,赤膊揮“戈”上陣,夾著龜肉,喝著龜湯,那肉細膩柔軟,那湯鮮美可口,那才真正地是美味佳肴!這對三旬二月難嘗肉末腥子長身體的我們來說是何等解饞,何等開葷!吃飽喝足后,大伙來勁了,又敵方我方在烏龜洞口空曠的草地上打起了“游擊戰”,甚至是“廝殺的昏天黑地”起來,那種酣暢淋漓的暢快情致,甭提有多么賞心悅目,簡直是小神仙下凡。
由于當時歲月饑饉,鄉親們顧不了什么生態不生態,污染不污染,隔三茬五地在大河小溪里撒上釘螺粉藥魚,甚至連烏龜洞里的烏龜螃蟹也未能幸免。久而久之。這里的魚蝦變少了,烏龜洞里的烏龜也漸漸少了,其蹤跡都很難覓到了。
此次回老家,幼時的老“開襠褲”又提起了烏龜洞,并說烏龜洞的烏龜又“東山再起”,劫后余生了,甚至變多了。現在鄉親們的生活富裕了,由追葷族變成追素族,而且生態意識也增強了,家鄉的水變清了,山變蔥郁了,魚蝦尤其是龜類動物生靈們才能自得其樂,相安無事,和諧相處了。興致陡起,我隨手撥弄起手機與幾個兒時伙伴相邀起來,抽空一起再到烏龜洞過把頑童癮,好好地與神交烏龜們再相娛相樂,笙蕭歌舞一回,這回絕不再殺生了。
【烏龜洞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洞仙歌》賞析10-02
《黃家洞》唐詩鑒賞02-04
名人故事:屈原洞中苦讀04-12
芙蓉歸來不看洞750字04-01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出云洞民間神話故事08-30
《洞仙歌》戴復古宋詞鑒賞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