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針散文隨筆
針,見過嗎?它纖細而尖銳,縫縫補補必不可少。衣服爛了用針縫,扣子掉了用針綴,孩子的書包裂了口用針串,傷口開刀用針縫。這一針一線表達了生活中的無盡情義。
記得那首詩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表達了一位慈母對兒女們的拳拳之忱。讀罷這首千年絕唱的詩。我的眼淚止不住又流了出來。母親對兒女是那么銘心刻骨的愛。在我的腦海里,在我锃亮的心壁上疊印出了母親在豆油燈下,頂著滿頭銀絲,戴著老花鏡,低著頭躬著身慢慢地,一針一線縫得那么認真仔細。她要把對兒女們的愛用心縫進去,虔誠地隨兒去遠游,去奔波,去開創新的生活。
過去,百姓家境貧寒,沒錢添置新衣,兒出遠門時也只好將那些舊衣再縫補一次。母親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拿針時顫顫的,然而,針在衣服上過往時,留下的是縝密與勻稱,沒一點兒縫隙與疏漏。布面平平展展,熨熨貼貼,無論遠看近看一點看不出破綻,因為母親是用心在縫,用愛連綴,無論兒女們走到哪里這線一定是連著母親的心。當兒女們還未走遠,母親就盼兒早歸。還有誰會像母親那樣時刻牽掛自己的'兒女呢?兒行千里母擔憂。
母親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最受尊敬的人。她們伺候丈夫、孝敬公婆、撫養孩子。她們也曾年輕過,漂亮過,嫵媚過。她們卻未享受過更多的樂趣,總是日夜為這個家忙碌奔波,一日三餐,油鹽柴米醬醋,精心安排,生怕兒女們餓著,凍著,寧愿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也要讓兒女們吃飽穿暖。
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母親,撿了一袋廢品賣了三元五毛。她用3元錢買了一個鍋魁給三歲的兒子吃。她看著兒子吃完了,滿意地笑了。于是,她拿著一個破蛇皮袋又到處去撿丟拾的廢品,就是這樣,她也要將孩子養大成人,她不會放棄。她愛他可愛的兒子,我看了這場景,心里涌起一陣酸楚。因她的丈夫離她而去。她帶著三歲的兒子乞討度日。這就是愛,這就是一位母親對兒女的最愛。那些男人真像一頭頭公牛,性趣來了要了女人,揚長而去,沒有家的觀念,一點不心痛自己的妻子和兒女。這些男人良心被狗吃了。我呼吁立法,個個抓進監獄或把他閹了,不準他們到處放炮撒種,以便拋妻別子。
我又回到前面,針和線串起了人間的愛,連接了母親和兒女們的真摯情感!我愛尖銳的針,綿長的線,更愛母親對兒女們的無私奉獻。然而,我的心碎了,傷口裂了,能用針縫嗎?
【針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針05-27
織補針01-19
找針07-26
魔針05-30
找針05-22
找針07-02
一針一線總關情散文隨筆10-10
避雷針06-08
大頭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