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散文隨筆
生命的散文隨筆1
生命太無聊——不少人這樣叫喊。
生命是痛苦——不少人這樣思考。
生命太無聊,所以無所事事;生命是痛苦,所以得過且過。無所事事,所以生命太無聊;得過且過,所以生命是痛苦。
鮮花、美酒、寶馬、輕裘、名劍、佳人……腰纏萬貫、身世顯赫、風流正少年,可為什么不能開懷大笑?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一擲萬金的俊彥,會老,會死;一笑傾城的佳麗,會老,會死;一呼百應的權貴,會老,會死。自古帝王將相、圣賢英豪、雅士名媛,莫不有死!生命還是無聊和痛苦。
滴答的時鐘把我們甩出人生的軌跡,我們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軀體腐爛發(fā)臭嗎?高爾基響亮的回答:“不”!
一生何求?
知了四年的苦役,只是為了一夏的歡唱;流星無限的醞釀,只是為了一瞬的絢爛;哲學家一生的思索,只是為了一霎的領悟。這,已足夠。
為了這一瞬間,激動吧,歡呼吧,狂笑吧!只要擁有了這一瞬間,天地會動容,山川會變色,日月會潛行!
這一瞬間,是身與心的交匯,是物與我的交流,是形與魂的交映,是靈與肉的交融!這一瞬間,是蒼穹與心胸的對話,是永恒與暫時的對話,是生與死的對話!只有對這一瞬間不滅的信念,才能激發(fā)全身每一份激情,才能尋找天人合一無物無我的感悟。
為了尋找這一瞬間,全身心的投入生活吧,去愛生活,一往情深無怨無悔,因為阿奎那說過:“信仰是美德”。
在音樂家看來,萬事萬物莫不是音符;在美術家看來,萬事萬物莫不是線條;在文學家看來,萬事萬物莫不是辭藻。他們都有了靈性,有了人的激情。他們感受了藝術家的愛并回饋了藝術家。于是,偉大的作品產生了,藝術家瘋狂了。
物猶如此,人更有情——你愛生活,生活就不會辜負你。
充滿激情的投入生活吧,沒有激情,生活是一杯白開水,是一篇沒有高潮的小說,是一場沒有沖突的戲劇,是一曲沒有強音符的音樂。這樣的生活,就是無聊和痛苦。
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倫。古希臘的酒神節(jié)到了,狂飲、高歌、縱情舞蹈!不要笑自己幼稚,不要笑自己淺薄,不要笑自己無知,只有縱情投入,才是真正的領略生活,享受生活。
只要追求過,不必擁有。縱然沒有輝煌和成功,只要愛過就沒有白活。
假如生命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哭泣,投入的愛一次,忘了自己!
生命的散文隨筆2
依舊記憶猶新17歲那年第一次愛上一個人時的心情。
這之前,也有過新生歡喜的男孩,可那種微微的帶了單純的喜歡與愛的感覺,不太一樣。把那種微微的差別,我想每個女孩兒都曾或終會感同身受。喜歡,伴隨隱秘的甜蜜與小煩擾,可不會有深刻的痛苦,而愛隨之而來的是,多深刻的感情付出,便會有多深刻的痛,無可避免。尤其當你愛上的還是一個并不愛你的人。
其實早已忘記當日那個男生的容顏,可始終記得自己在那段不長也不短的歲月里的點滴心情,以及做過的許許多多的傻事。
學會了抽第一根煙,整夜整夜的失眠;在寒冷冬日里用長滿洞瘡的手為他連夜織圍巾;他一句無心的話都可以令我是失聲大哭;為了去看他吃一個月的泡面剩下一筆車資……
這所有的付出,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任何回應,可我卻不管不顧鐵了心的往前沖,一邊期待一邊絕望。
那段時光,有多么難熬,只有自己最清楚。在當時,甚至認為以后再也不會愛上別人,再也沒有愛的力氣。
可如今憶起,卻是那么云淡風輕,輕到它只是我人生過程中別在衣襟的一段小小的回憶。若不是偶然拾到抽屜深處的一疊信件,我都已很少再想起。
那疊泛黃的書信里,有一張卡片上寫著這樣一句話:親愛的,我多么希望你快點長成一個成熟淡定的女孩,懂得控制感情,卻又多么希望你永遠不受傷害,不經歷任何讓你成長的事。
這是那一年在我最艱難的時刻,一個只比我大一歲的朋友特意寫給我的話。我們因文字而相識,彼此在相聚遙遠的兩個城市,只見過三次面。如今,我終于在磕磕碰碰里成長為她所期望的女孩,而她,卻早已從我的生命里淡出。
似乎愈長大,面對離別這樁事,便愈顯得從容。
我們生命中的人,來過,又走了,可記憶永會在。
是不是我們愈長大,對愛情,也會愈退縮,在紛紛擾擾里,生了絕望,自此不再相信。
可在我身邊有這樣一個女孩,她曾在數次愛情中受情中受過傷害,可她始終都沒有對愛情失望,每一次有新的愛情,她都是百分百的付出自己的真情實意,每一次都像最初的愛戀那般認真。她最新的一次愛情,從去年到如今一直堅持了那么久,一直付出了這么多,可最終的最終。男友還是拒絕了她,可她還是傻傻的送給了男友一個戒指。我還記得她說,那個戒指好貴呢,害的我堅持一個月都吃方便面。我無法如此的付出的話,我會認為這并非愛得幸福。
理解這樣的愛情,再起碼至少我是不會如此傻傻的付出。好像夢到今天周末,一個人在床上想了很久,昨天的日子真的過得好累,虛偽的面具好像是有毒的氣體……
生命的散文隨筆3
不同的閱歷成就多彩的人生,不同的生命活出同樣的精彩,這一生,任憑天高路遠,我都會心懷感恩,虔誠而行。
如果說生命是一場旅行,那么我希望不管經歷了什么,錯過了什么,都永遠不會后悔。也許在這場沒有維度的旅行里,我們都曾懷疑,也曾相信,都曾等待,也曾彷徨,任時間把我們打磨成最不正常卻也最合理的存在。彼岸花開,此岸花落。最后的最后,我們成了最好的自己,在人生指標check list上都打上了對鉤,和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一樣的完美,但這種完美之間,間隔的卻是整個不完美的生命。
也正是這種不完美的生命,讓我們沉淀了更多。
時間久了,承受的多了,就會發(fā)現,所有的因果,早已藏于心中。去年,一場車禍悄然降臨,一聲長長的剎車聲讓空氣瞬間凝固,平時舒心的轎車此刻卻像一頭蠻牛,任你怎么求它它都不會理你,最后在一聲仿佛水壺內丹破碎的炸響里定格了時間。我知道,只有當真正和死神擦肩而過時,才會害怕。也許對我自己而言,可以坦然面對結果,但結局,養(yǎng)育自己的親人該如何去面對。那一刻,感覺活下去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你并不知道你下一刻的命運,但是內心告訴自己,活下去。
寒風,依然冷冷的吹,摔得沒有知覺臉頰仿佛都能感覺到生疼。車,已經沒了模樣,幸運的是,人,一切安好,謝謝生命。忠誠于生命,健康地活著,那一刻,有些東西在心里面萌發(fā)了。
時光琉璃,歲月溫厚,青春去,風鈴起。
一夢花開,一念花落,時光逝,飛鳥離。
獨自一個人漫步而過的生命年輪里,縱使山重水復的盡頭依然是茫然無路,勵志故事里的柳暗花明永遠不會出現在現實,但呼嘯而過的青春里留下的熱血故事,沉淀于“在路上”的最美時光,溫厚著整個記憶。這種一個人奮斗的時光,很難熬但也很簡單。后來,慢慢的懂得了生命,懂得了情誼,也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有些東西得不到還可以努力,但有些,失去了,就永遠不會來,也回不去了。慢慢的懂得了在我們送別的同時,又有新人會與相識相知,然后別離。人生總是在失去與得到之間徘徊著,就像兩條平行線在命運的軌跡下相交,成為惺惺相惜的朋友,只是在命運的驅使下,我們選擇了軌跡上不同的方向。再回首時,時光溫厚了歲月,也帶走了所有,而留下的,早已物是人非。風已不是當時的風,路也不是過往的路,但新的生命不斷在繁衍,新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雨,淅淅瀝瀝奏響茫茫歲月,劃過心頭芬芳盛夏酷暑;雪,漫漫紛飛舞出闕闕人生,輕倚睫毛溫柔臘月寒冬。
生命如一陣風的時光,來無影去無蹤,但我們依舊倔強的在巖石上留下了我們的模樣。四季更迭,輪回輾轉,在花開花落的縫隙里,又一個新的生命氣息已經悄悄地開始生根,發(fā)芽......
生命的散文隨筆4
生命的尊嚴
屬于長者也屬于幼小遺媛
魔天的戮爪曾撕碎你稚嫩的肢體
天使要為你撫正嬌好的臉
安睡吧安睡
即便你身陷斷壁殘垣
即便是你沒有了明天
即便是生命是太短暫
你仍然有安睡的`尊嚴
生命的尊嚴
屬于逃生者也屬于囹圄間
鋼筋斷石要扼住你的頭顱和身軀
子弟兵來為你撐起生的天
別睡呀別睡
即便你多么疲憊不堪
即便你數日滴水未沾
即便你虛弱到了極點
你只有清醒才能生還
生命的尊嚴
屬于難者也屬于營救人員
你們神兵天降拯救黎民不畏艱險
夜以繼日連續(xù)奮戰(zhàn)在汶川
快睡吧快睡
即便你是鋼鐵的背肩
即便你多么剛毅志堅
即便你可以連續(xù)作戰(zhàn)
你也需要這闔眼睡眠……
生命的散文隨筆5
創(chuàng)作生命的綻放已經很長的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作品中的主人公應該怎樣去寫?他不是大牌的明星、不是成功人士、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在外的打工者。在打工的路上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奮斗,最后得到的結果還是普通的一名員工。他沒有后悔,他做到問心無愧、做到自身應該做的。當他離開餐飲行業(yè)回到綦江之后,他決定寫這樣的作品。
在他寫的過程中,一直是從曾經的日記中找尋值得去寫的。曾經的日記都是在打工路上寫下的。還有很多的都是發(fā)表在短文學的。短文學的朋友都看過真愛讓心靈感動之我心與日記一起飛翔。里面收錄的是我20xx年佛山寫的日記,20xx年之20xx年在北京寫下的日記。在這一路上都是日記陪著我同行。
在生命的綻放中我一直在修改曾經寫下的日記。無論是曾經在藍色酒店寫下的,還是在電腦前寫下,甚至有的是在迷茫時期寫下的。現在我發(fā)現人迷茫的時候,就像地獄里的僵尸讓人感到可怕。可是迷茫過后發(fā)現失去的已經很多。在失去時用平常的心態(tài)去對待,這樣會更加明確今后的人生之路。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中,我把曾經寫下的日記都閱讀完,并且很多都用筆抄寫下來。在抄的過程中發(fā)現,曾經的日記就是生命的一次綻放、就是心靈敞開的瞬間、就是給心靈筑起一座愛心橋梁的正能量。曾經的日記很多沒有寫完,不是不寫而是心靈受到的約束太多,我一直不能放下這樣的約束,也是一直沒有寫完的原因。
現在回到綦江,在西安生活的一年讓我真的改變。讓我知道人生路在什么地方?曾經一直感到年輕,玩的心是這樣的大。在西安我看到很多和一樣的年輕人靠實力、靠智慧得到自身應該得到的。那時我的心感到危機,感到自身應該好好的做一件事情,好好的總結一下自己。
感謝寫作是它讓我懂得很多,也是在最低谷的時候,是它幫助我走出來。現在我深深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走寫作道路的朋友,也感謝曾經那些歧視,藐視我的人,是他們讓我在寫作的路上越走越好。現在寫作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成功時,把喜悅告訴它。它雖然無法感知,但它陪伴我走過人生最迷茫的時候。
讀著曾經的日記,修改著現在寫的日記。反差很大是野心,是膽量、是愛、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爸爸和媽媽的愛。在人生迷茫時,是你們陪我一路同行,是你們的愛讓我得到現在的財富,也是你們的愛讓我懂得更多寫作的真諦。是你們的愛讓我現在有更多的時間好好的創(chuàng)作生命的綻放。
讀著曾經的日記,我看到智慧在飛翔,這是佛山給予我的。在佛山寫作提升很快,這也是佛山這個城市給予我的。在西安寫作提升也很快,那是野心、膽量,正能量,在我的心靈中翻滾。假如沒有佛山,沒有西安,我的寫作能怎樣嗎?是不能的。在西安文化的氛圍很濃,讓我的寫作每天都在進步。生命的綻放就是在西安得來的。
生命的綻放也是我寫作上的另一次綻放。里面加入更多的是正能量、因為正能量可以鼓舞人的氣勢,讓人更加的去挑戰(zhàn)人生路上每一個困難。走過荊棘的叢林,我看到勝利的曙光,看到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放棄,不拋棄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走過荊棘的叢林,我才知道寫作背后的辛酸和甜蜜。
生命的綻放就是在荊棘叢林之后給予我最大的收獲。能將我尋找的真實完全的寫進去。生命的綻放就是真實、就是自強不息、就是堅持和汗水之后得到的果實,它有時會很甜,有時會很苦、有時像彩虹美麗轉眼就會消失。在生命的綻放中親愛的朋友將讀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昶鋒,更加懂得愛和尊重的昶鋒。
生命的散文隨筆6
生命無價,生命無貴賤,有生命的物種應是平等的,平等的享受生命的陽光和雨露。
我喜歡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對任何生命都有一種敬畏之心,平等之心,大愛之心。
人類之情愛不必說,譬如,父母之愛,兄弟姊妹之愛,朋友之愛,人與人之愛。
我單說非人類之愛中的草木之情愛。
我的這一番心動和感慨,來源于昨天,看似一件很小的事。幾天前,從外地出差回來,算來一個月沒回家了。在走到五樓宿舍的樓道口時,發(fā)現了一盆即將枯萎的金邊吊蘭,在空著的自家小米電視機箱子上放著。眼熟的沒有耳思,就知道是妻養(yǎng)了多年的那盆吊蘭了。
怎么放到這里呢?看著“奄奄一息”的吊蘭,無不有一種悲憫之心。這是妻多年前從同事辦公室一盆吊蘭上掐了一枝,回家后插盆養(yǎng)起來。長得到順眼順心,對凈化室內的空氣也做了不少的貢獻。心想,是妻臨時放在這里,還是覺得養(yǎng)不活而遺棄?
妻還沒下班,姑且先這樣吧,等妻回家再說吧。這才打開家門,進了宿舍。一切依舊,還是感到由衷的溫馨。
妻下班,問吊蘭是怎么回事,說是吊蘭不能養(yǎng)了,根都爛了,發(fā)出一股臭妹,我說可惜了,妻倒沒說什么。
昨天趁妻不在家的時間,我把那盆吊蘭搬回了宿舍。幸好以前準備了幾盆松土,把吊蘭從盆里清理出來,吊花及枯掉的葉處理掉,爛根剪掉,把吊蘭移植到新的花盆,并澆水培土,放在陰陽最適處。
妻回家看到,既嗔怪又偷喜。我總算完成了“拯救”吊蘭的使命,而且心里踏實舒服了不少。
這使我又想到我的黃荊。我在去年的小文《我的黃荊初長成》對黃荊作了詳細介紹。黃荊是從原先我的辦公室的花盆里撿的一瓣葉葉,慢慢長成一株“樹”,從豆芽身材,長成五十公分的“參天大樹”,在我書房的寫字臺上,拉開窗臺的紗窗。微風吹過,黃荊似一把蒲扇,清風撲面好讀書。
上月五號駐京值班,中間在窗臺的虎皮蘭的盆里,發(fā)現了一葉花草,不知是什么家族的品種,我趕緊用快餐塑料盒子,底部個眼,到樓下綠化樹下,鏟了些肥土,把葉芽安置在里面,培土澆水停當。幾天后,就竄出幾公分高,但還是看不出什么花草,但心里踏實了不少,總算又“安置”了一條生命。
這月五號離京回家前,專門把心愛的茉莉、虎皮蘭、蘆薈及那株“小草”澆了一遍,才不舍的離開,似乎看到花草們的同樣的不舍。
俗話說,一草一木總關情。今天早上看到“安置”在陽臺上的吊蘭,已恢復了“陽氣”,似乎看到了吊蘭的“感激”和揚眉吐氣。已是“長大成人”的黃荊,“懂事”多了,看到主人我的回來,激動的“手舞足蹈”,飄飄自在。前幾天,給北京交接班的李三哥囑咐,莫忘了把那盆“草草”澆澆,三哥說,“酒足飯包”了,放心。
我在想,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年近百年,容顏永駐,最大的福報就是養(yǎng)花、愛花、護花。只要出門,花無顏,只要主人回來,花之俏,“笑著顏開”。
我還想,人與草木的交流,和人與洋人的交流有什么區(qū)別呢?無非與洋人有翻譯的媒介,而與花草沒有理解的溝通,“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是人的以偏概全的“真理”,如果說,“草木非人,孰能無情”,又該怎樣解釋呢?
我想,只有一種解釋,生命是平等的,享受生命是平等的,愛與被愛是平等的。因果律是對等的。
救贖了“微不足道”的花草,難道不是為了自己的福報?
人類與有生命的魂靈同在。
生命的散文隨筆7
生命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爭奪,包括快樂與自一由在內,都免不了一番拼斗。
年輕的時候,總是緊緊跟隨著周遭的人群,急著向前走,急著想知道一切,急著要得到我應該可以得到的東西。卻要到今天才能明白,我以為我爭奪到手的也就是我拱手讓出的,我以為我從此得到的其實就是我從此失去的。
但是,如果想改正和挽回這一切,都需要有更多和更大的勇氣才行。
人到中年,逐漸有了一種不同的價值觀,原來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再那么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有意忽略了的種種卻開始不斷前來呼喚我,就像那草葉間的風聲,那海洋起伏的呼吸,還有那夜里一地的月光。
多希望能夠把腳步放慢,多希望能夠回答大自然里所有美麗生命的呼喚!
可是,我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回答它們,從小的教育已經把我塑鑄成為一個溫順和無法離群的普通人,只能在安排好的長路上逐目前行。
假如有一天,我忽然變成了我所羨慕的隱者,也許反而是有著更大的欲一望,和生命作著更強硬爭奪的人才對。
是不是可以這樣解釋呢?
生命的散文隨筆8
命的歷程就是一首反復吟唱的歌 。
喜歡在飄飛的音符中沉淀思緒,品味生活中原有的酸甜苦辣!
歲月無聲的劃過,在時間的長河里醞釀成歌,譜寫下一段段觸動人心底的字句,彈奏在脆弱的心弦上,回響出悅耳的聲音……慢慢的閉上眼,陶醉于恍惚的瞬間。
歲月是本厚重的記憶, 深深的埋在靈魂中最顯眼的位置,不斷勾起人們的回望!
總希望美好的回憶停留在某個永恒的瞬間!在一個精彩的剎那定格成永恒。讓人慢慢拾起曾散落在往昔的舊跡!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匯集在滄桑的日月流年里……
如果不是冬日的陽光浸潤肌膚,哪里能體會獵獵的北風也曾多情,如果不是如歌的往事聲聲不息的響起,那里會明白,曾經的錯失與悲傷也曾美麗!在每個清晨與黃昏,白天與黑夜,駐足回首,想起曾遇的人,受過的傷,難以釋懷的痛和不忍割舍的回憶,總會在每段旋律響起時歷歷在目…….
不用思考漫長有多長,不用想像永遠有多遠!生命的節(jié)拍里總有心的舞蹈。
不用翅膀,青春的激情一樣會在歲月的琴弦上肆意遨游,自由徜徉!留下一曲婉轉動人的旋律。
生命的散文隨筆9
早晨,睡意正酣,被一陣刺耳的鬧鈴驚擾了美夢,揉揉惺忪的睡眼看看時間,啊,7:20,糟糕要遲到了。一股腦的起床,穿衣戴襪動作一氣合成,飛也似的沖進衛(wèi)生間洗臉、刷牙,那情形神似周星馳電影《功夫》里的掉襠租戶。
來到車站等公交,人山人海而且交通堵塞是常態(tài),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擠了。人聲嘈雜,售票員從窗口探出腦袋一邊拍著車窗一邊高聲叫喊:“擠不上了等下趟,要關門了!”前面人墻中女人抱怨的喊著:“啊,我的頭發(fā),別擠了,我的頭發(fā)……”男人喊:“腳夾住了,師傅開開門,我的腳夾住了……”如此這樣的激烈拼斗再三終于如愿以償的擠上了車,卻發(fā)現全無無落腳之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踮著腳尖屏住呼吸,雙手攀著扶手忍受著擠壓、汗臭還有嘈雜的聲音,一路的顛簸……
這就是我的生活,日日如此,疲于奔波在上班途中和回家的路上。估計也是大多數苦逼上班族的真實縮影吧!沒有像馬云一樣富可敵國,沒有像王思聰一樣殷實的背景,估計這樣的生活要伴隨我們生命的軌跡一路前行。
我上班的公司是一家在城市郊區(qū)的編輯部,從家里到公司,其間要換乘兩班車,路途遙遠而且阻力不斷,上班真真比取經還難:第一班是五站路,其間要經過繁華的街區(qū),人特別多而且坐車相當困難,沿途特別堵,遇到上班高峰期,車走的比牛還慢,短短五站路最少得耗時半個多鐘頭;第二班是南郊的產業(yè)開發(fā)區(qū),雖然上車人也多,但還好不是很堵,不過路程卻不近,每次到公司都是非常倉促。
有一次,我在等第二班車的時候遇見了一位女同事,她也在等車,彼此寒暄過后討論著等車上班的種種煩惱,聊至盡興時她驚訝的說:“是嗎,我也在電子正街那塊兒住,這么巧?”我也感覺意外地問她:“那你平時做幾路車過來?”“我不坐車呀,走過來!”她撩起頭發(fā)輕描淡寫地說道。我流露出一種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她:“不會吧,那么遠,猴年馬月才能到這兒呀!”“其實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遠啦!”她繼續(xù)說道:“快的話二十來分鐘,慢的話也就半個小時吧!”聽了她的話,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實,我何嘗不曾想過走著去坐第二班車呀,尤其在遇到坐車困難的時候。但那只局限一種想想就罷了的層面,想想遙遠的路程,想想因上班遲到的種種囧態(tài)時就早已在心里作罷了。但今天的這一幕讓我男性的自尊有點兒在火上烤的滋味兒,心里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嘗試著走一回。
第二天,我為了不遲到早早地起床,沿著陌生而熟悉的路踏上了上班的征程,心中有一種探險的興奮與緊張。
清晨的朝陽剛剛探出羞澀的腦袋,柔和的陽光灑向大地,仿佛給萬物披上了金色的衣裳。時令雖已入冬,但還不至于冷的夸張,反倒愈加的清新、涼爽。從來不曾感受走在這金色的大道上竟如此的愜意:
路旁的商鋪已經陸續(xù)開始營業(yè),年輕的媽媽騎著電動車飛馳在女兒上學的路上;帥氣的小伙穿著筆挺的西裝行走匆忙,路旁賣早點的小商販排成兩行吆喝著大餅、油條、豆腐腦、胡辣湯。路旁的廣場上,大媽們早早地在哪里隨著悅耳的音樂輕舞飛揚;年過六旬的老人手持巨筆提著水桶聚精會神的寫著恢弘篇章。旁邊老槐樹下,對弈的老者在小小的棋盤上你來我往,邊上圍著的觀眾個個熱心腸,叫嚷著上士吃炮走馬飛相為保自家的老將。一旁晨練的老人絲毫沒有受到吵鬧的影響,只見他神情專注,伴著清幽的古樂,抬腿提氣間悠閑的打著太極,而后面的小孫孫跟著爺爺的節(jié)奏學的有模有樣。音樂聲、叫賣聲、爭辯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似乎是為了填補這冬日里沒有鳥兒的憂傷……
前行的路上我停住了腳步癡癡的望著旁邊一條林蔭小路,銀杏樹整齊地分列在路的兩旁,像身披金甲的黃金衛(wèi)士一般斗志昂揚,金黃的葉子異常的濃密,他們緊密的疊加在一起為人們搭建了一條金色的長廊。柔和的陽光灑在葉子上閃閃爍爍發(fā)出耀眼的金色光芒。似有微風拂過,長廊便下起了黃金雨,低頭一看地上仿佛是一層層黃金地毯,仿佛在以最高的禮節(jié)歡迎著遠方的貴賓。我不由得走到了金色的地毯上,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心中異常歡喜,暗自慶幸保潔阿姨還沒有起床,隨即掏出手機瘋狂的拍照,想用一張張照片留住這別樣的美麗……
穿過街區(qū),發(fā)現大路早已被車輛堵得水泄不通,抱怨的鳴笛聲此起彼伏,一旁的車站上仍然有無數個上班族在哪里駐足、觀望。我沿著小路前行,想想曾經的自己也跟他們一樣,我會心的笑了,更加堅實了腳步大步向前……
一路上發(fā)生著無數新鮮的故事,呈現著別樣迷人的風景,讓我體會到原來生活竟然如此美好。換一個角度看人生,竟然有如此的不同。
不久前友人來訪,見面便說:“聽說工作久坐會發(fā)胖,我怎么看你不但沒胖反而瘦了,精氣神也和往日大不一樣了!”“哪里哪里,你看你凈會說笑……”我“口是心非”地辯解著,其實心里在偷樂,因為只有我知道,消瘦了容顏,豐滿了內心。
有時候,我們忙于生計,忙于工作一路奔走,卻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沿途錯過了無數的風景。很慶幸與那位同事的交談,讓我懂得人生不是單行道,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沿著生命的軌跡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四季的冷暖,看一看人生百態(tài),讓心靈回歸生命最初的本源,就算到了行將就木之時也會覺得幸福滿滿。
生命的散文隨筆10
生命的誕生,給我們的是驚喜;而生命的結束,能帶給我們的只有噩耗以及無盡的悲傷。
生命總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來不及也抓不住,來的突然,走的亦匆忙。
——題記
我不是悲觀主義,而當我真正的親眼目睹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那樣在我眼前消逝的時候,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默默無聲的祈禱對方能一路走好!
這是我來工地的第二個月,來之前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能在這里遇到死亡事故,對于一個社會經驗猶如一張白紙的我來說,簡直不敢想象那將是怎樣一種場面,而在今天毫無預兆的,我遇到了,我看到了,一個人影從樓層的鋼架上,仰著頭,雙臂掙扎著想要抓住旁邊的鋼管,可因事先毫無防備,沒能抓得住,就這樣頭朝著地面,“砰!”的一聲。我嚇得緊閉雙眼,不敢看那腦漿伴著鮮血四濺的畫面。
沒過一會兒120趕到,醫(yī)護人員匆忙下車查看傷員,可當醫(yī)生一看到地上躺著的人,便無聲地搖了搖頭,就這樣,一條生命就這樣匆匆忙忙的離開了,來不及跟人告別,也沒抓住身旁的那根鋼管。
莫名的胸口一陣發(fā)堵,心情不自禁沉重起來,原本說笑的場面頓時壓抑了起來,人們都低著頭,嘆息著,身邊似乎有的是死者朋友,熟人,在看到這樣的場面后,都不自禁的抹了一把濕潤的眼角,無聲的搖了搖頭。
因為我沒敢看死者的臉,只是遠遠的看了眼尸體,所以我留意聽到膽子大的,看過尸體模樣的人說:“嘖嘖,頭朝下,腦漿都出來了!”而隨后聞訊趕來的死者的弟弟,在看到大哥凄慘的躺在地上后。就那樣木訥的站著,平日里工地里鐵真真的漢子,無聲的,大顆大顆猶如豆粒大小的淚水,一滴滴順著眼角滑向一個漢子剛毅的臉龐。
身旁的人小聲的議論著:“哎,才五十出頭,剛才還說明天要準備回家收稻哩!”是啊,才五十出頭,在工地里放眼望去,大部分的人都是五十出頭的樣子,所以如今五十出頭的人正是一個工地主力,更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平常,能吃能喝還能干”旁邊的人繼續(xù)絮叨著。一旁靜靜聆聽的我,不禁一陣感慨,無論你有多硬的身板,也抵不過生命的脆弱!
生命流逝,總是毫無預兆,人們也總會被生命的脆弱而弄的挫手不及,就像今天中午一樣,一條鮮活的生命在所有人面前眨眼即逝,這種感覺令人感到很無奈,很無措,亦很沉悶!
下午,尸體還在那里,沒人敢動,都在等待死者家屬的到來,一方面想了解事故的原委,一方面想商量家屬賠償問題。
而尸體就那樣靜靜的躺在地上,沉悶的天氣,沉悶的人心,沉悶的環(huán)境終于像是被壓抑到了邊緣,天空漸漸滴起雨滴,而尸體一直在那從未動過,雨滴溫柔的滋潤著土地,也輕撫著尸體,仿佛是老天爺也在嘆惋著生命的脆弱。
深夜,躺在床上回想今天的遭遇,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不禁自問,生命盡頭是什么?是無聲的嗎?還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繼續(xù)著另一種生命。
平常我們沒遇到點挫折,困難就想著輕生,覺得死亡未必不是一種解脫,而今天親眼看到生命凋零后,覺得之前的想法真的很慌淡,生命只有真正體驗到盡頭的那一刻時,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會生出不舍。
對親人的羈絆,對戀人的不舍,對生活的美好的留戀,對生的渴望,,,由心底油然而生,無法自拔!
【生命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生命散文隨筆09-02
生命如水散文隨筆09-14
聆聽生命散文隨筆09-25
生命之旅散文隨筆10-16
生命如花散文隨筆12-14
生命的救贖散文隨筆08-09
生命如瓷散文隨筆08-23
生命的力量散文隨筆08-24
生命的旅途散文隨筆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