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知音故里覓知音散文隨筆
一
十月十五日,秋陽早早地照進了我的窗前,爭開惺忪的眼睛,迅速抓起手機一看,時間不早了,已七點了。受網(wǎng)友半知書生熱情邀請,說好今天到知音故里漢陽蔡甸與網(wǎng)友聚會,頭天文友吳梓谷先生反復(fù)叮囑,說好9點準(zhǔn)時到地鐵中南路與傅炯業(yè)老師,文友吳祁一起見面,我就是這么貪睡,弄得起床手忙腳亂,草草疊好被子,洗漱一番,匆匆出門。這是我網(wǎng)絡(luò)學(xué)習(xí)以來的第一次新鮮事。心里又是好奇,又是懵懂,在茫茫網(wǎng)海,看不見摸不著,眼下成為現(xiàn)實,讓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懷揣激動背起旅行包,匆匆出門,一出電梯口,沖在第一位的就是我。
快步行駛庭院,縷縷輕風(fēng)裊進我的頸窩,舒爽得讓人愜意。感謝昨夜一陣秋風(fēng),把連日來的綿綿陰雨趕跑了,小區(qū)院落灑滿陽光,一群群鳥兒在樹枝上盡情歡唱,許是天晴它們也雀躍起來,在它們嘰嘰喳喳的吵鬧聲中,我邁出了小區(qū)大門,三步并二步地直奔園林路地鐵站。
乘上地鐵,秒速飛奔,播音員輕盈而親切的告知,洪山站已到,請下車的乘客準(zhǔn)備下車,抬頭一看是到了,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擠在他們中間我下了。下車不見三位友友,心里告訴我,等等吧。9點準(zhǔn)時給吳梓谷先生打電話,:“您到了嗎?”回答:“我早到了。”“啊,不會吧,怎么沒看見您。”我再注意一看,驚訝了:“這是洪山站,不是中南站。”見鬼,越忙越出錯。我怎么這么大意。一輛開往黃金口的列車再次飛奔而來,我上車繼續(xù)往前行,一到中南路,果然他們?nèi)欢荚凇?吹轿遥麄兏吲d地一起上車。想必他們等待的焦慮,其實我的五臟六腑也在驅(qū)使,動作快一點。難道這就是知音的潛在嗎。
十點,我們準(zhǔn)時到達黃金口站,穿行車站大廳,向著B出口,直徑前行,剎那,感覺回到了家鄉(xiāng),環(huán)視四周,那里的一切并不陌生,因為仍然在武漢的黑土地上,格外令人親切。乖巧的半知書生——肖豪早早等在大門處,為我們做好了一切準(zhǔn)備,這是肖豪的一腔熱忱,先到一步的老游湖文友,還有我們湖北網(wǎng)絡(luò)板塊的首版水晶苑女士也在那里。這一下我們激動地相會在暖暖的秋高氣爽的光影里,我們相知相遇相見在知音故里,有種相見恨晚,又相見不晚的激情。這是一份千載難逢的機會,大家心照不宣,把那份緣化作縷縷琴音,仿佛伯牙的琴弦在為我們彈奏,高山流水不是夢。
二
大家驅(qū)車前往馬鞍山南麓的鳳凰嘴鐘子期墓處,那里青山連綿,蒼松翠柏。悠悠青山千百年,伯牙子期知琴弦。相遇此地故事在,人去曲留問久泉。孤獨的墳冢與蒼茫大地相依,背靠一片郁郁蔥蔥的青松叢林,墓地周圍寂靜悠然,丹桂飄香,我們一行八人緩緩走近,緬懷鐘子期,欣賞他的聰慧,欣賞他們的情誼。這樣的懂得可遇不可求。這一段佳話久為傳唱,令人久仰,傳奇,絕唱不為過。多少文人墨客為知傾倒。詩詞歌賦絡(luò)繹不絕,知己知音,燦若夏花,似蘭似竹,美如神話。一道精神的芳華乃民族的精髓,是一張難以描寫的扉頁。
墳冢前,我們?nèi)缤┰蕉倌甑臅r空,遠遠的他們亦真亦幻,那一襲古裝的伯牙先生,定會是儒雅蹁躚,撫琴尋覓,在他期盼之時,相遇一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dān)、拿板斧的樵夫壯漢鐘子期,彼此相遇,禮儀相持,互為贏得對方好感,懂我者只用一個眼神足矣,一次相見成為永恒知音。一首“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再對誰談.滿面春風(fēng)皆朋友,尋覓知音難上難.”我們的`到訪好羨慕。
可我很久一段時間,一直以為漢陽古琴臺才是伯牙子期相遇的地方,月湖畔,龜山腳,山水相依,柳絮婆娑,亭臺樓閣,難怪伯牙子期選中此地相會呢,因為別有情趣,那其實故事的真相在鳳凰嘴。
三
新生代的魅力深深吸引著我。他們的言行如當(dāng)年的伯牙子期般的氣度,令人一往情深。這次的活動是由年僅二十四歲的肖豪倡導(dǎo)。通過“文人墨客”群的交流、認識,肖豪主動邀請大家到他的家鄉(xiāng)一游。邀請涵一次次發(fā)在群里。并且有模有樣。時間,地點,人數(shù)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在群里,可以說他是最年輕的,完全還是個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身先士卒,執(zhí)著好客,一點也不怯場,說到那里,干到那里,誠實可信。尤其是晚上我們在后官湖歸來,到景點會議室座談的一席話,令人稱道:“文友相見,沒有年齡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別,沒有地域之異。大家走到一起,都是緣分。”多少二十四歲的孩子,恨不能嗷嗷待乳,肖豪沒有,他像成熟的長者,說話理由充分,條理清晰。為我們的相聚勞神費力,毫無怨言,只有大家的舒暢才是他的愿望。我想今天的相遇,是明天的回憶,是后天的曾今。當(dāng)我們再回首,不也是一曲情深意切么!那時知心的話兒會盡情傾吐。
吳祁,可以說是這次活動的生力軍。為了活動更圓滿,他絕對支持。一個年輕人有這樣高度的自覺性和團隊精神,難能可貴。他不斷自己參加,還邀請了網(wǎng)絡(luò)文友。他們或是古典詩詞的高手,或是熱衷讀書的好青年。或者有高度學(xué)習(xí)自覺性的青年。吳祁自己書生意氣,慢條斯理,儒雅謙和,沒有年輕者的傲慢,確是對長者的尊重。他的言行里透著一股有教養(yǎng)有修養(yǎng)青年的氣質(zhì),可以說為讀書相會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這樣默默無聞的精神傳遞,一旦讀懂,不也是一支知音曲嗎。
四
此去一行,大家都有著一股彼此理解的心情。首版水晶苑家住黃石,為了我們這次活動,不畏遙遙路途辛苦,帶領(lǐng)大家,要把這次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活動如果她沒來,如此顏色就會暗淡,有她格外生機,水晶苑性格開朗活潑,言談舉止風(fēng)趣幽默,不拘一格,有著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shù)囊庾R。中餐決定自費,可她為大家全埋單,當(dāng)大家嘴嚼香噴噴的牛肉面時,感觸到,這就是一個整體,是一家人,晚上她卻頂著茫茫夜色,向著武漢的南方行駛,當(dāng)我們早早回家,可她還在路上,問好一聲:“水晶苑辛苦了!”
不得不提的老游湖版主,他是我們團隊最忠實的隊友,至始至終默默無聞,把大家當(dāng)著他最好朋友一樣去青睞。他對每一個人那么親近,時有風(fēng)趣幽默一句,我們女士在后官湖照相時,他靜靜地在旁邊為大家照顧一切,把快樂讓給別人,這種無私的行為,我們都看在眼里,真的要為老游湖版主深深地點贊。
特邀文友傅炯業(yè)老師,德高望重。時值高齡的他,和藹可親,不以學(xué)者自居,而以學(xué)友之稱,融入團隊,接近大家,與他的交流,一股濃濃的親情,滿溢在大家的心中。老師最后寫下的一幅詩詞:“半壁山房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這是八十高齡的傅老師贈給組織者肖豪的詩。這境界,這意寓,內(nèi)涵醇厚,表達了老師一番情誼,表達了大家一起的心愿,我們讀懂了,相互勉勵著,彼此信任著。
吳老師,一個從軍十八年的老軍人,還是當(dāng)年軍人的風(fēng)范,沒有架子,沒有傲氣,有的只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處處想的是大家,照顧的是大家的情緒,一個胸懷坦蕩,落落大方的行為深得大家的歡迎。
紀稷孫宏萍,鄭飛,王學(xué)風(fēng),都是文壇佼佼者,他們的到來無不是一種尋覓知音的促使,令人仰慕,他們有著十分雄厚的文學(xué)功底,一起的交流,滲透著不菲的中華文化素養(yǎng),他們,我們都是為讀書而來,為讀書而相會,特別是年輕一代,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祖國的未來,一個熱愛讀書,喜歡學(xué)習(xí)的全民族,相信將會永遠立于世界不敗之林。
一次旅行,彼此相行相隨,友誼從這里放飛!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又是一個優(yōu)良的團體,我們惺惺相惜,彼此相依,本是同根生!一天的旅程,男女搭配,玩得不累。其實,我們的那份心,那份情如同參觀蔡甸《國際自然生態(tài)攝影展即生態(tài)文明成果展》那樣,原生態(tài),融滿自然的大愛,一次行走,一次邂逅,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對未來的憧憬,聆聽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我們心曠神怡,云卷云舒都是風(fēng)景,用共同的向往,對著空曠無垠,一起呼喚:“我們來了——!”
【知音故里覓知音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知音故里覓知音散文05-13
最美莫如覓知音日志09-04
高山流水覓知音作文09-27
知音08-30
知音05-30
知音10-29
知音08-30
知音難逢04-09
知音難逢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