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烏鎮印象散文隨筆
江南水鄉,自兒時起,就是一種如詩如夢的存在。
無數次見過它的樣子,在詩歌里,在電視里,在夢里。
白墻烏瓦,流水小橋,青石街道,嶙峋老樹。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輝映,漁米人家。都是它在我腦海里的印象。
有緣在江浙待了五年,卻從未去過烏鎮。決定去的時候,有朋友說古鎮都是一樣的,沒什么好看。
我笑笑,還是奔烏鎮去了。
從上海出發,兩個小時光景人已到了烏鎮。乘著假期來出游的人,還真是不少,車站和景區門口熙熙攘攘都是人。好在對于烏鎮來說,似乎早就做好了高效應對的準備。旅游巴士一輛接著一輛,景區里多種購票方式并行倒也不擔心會等待太久。
景區的外圍,看上去如同其他的景區大門沒有什么區別,接待大廳和圍墻透露著蘇式建筑的雅致,建筑內部干凈明亮而又現代化。
去之前,一心計劃著在景區買買買、吃吃吃,優哉游哉的度一天天。就去之后卻發現,一切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沒有街道上的人聲鼎沸,沒有路邊的商戶云集,甚至沒有顯眼的店門招牌。一路走過去,零零散散的一些人,漫步著,說笑著,駐足著,拍照著,各有各的節奏。
我喜歡,烏鎮景區的路
剛剛進園時,木頭鋪就的路蜿蜒曲折,傍著兩旁高低錯落、形狀姿態各異的樹木,也傍著開闊的河面景色,輕柔的春風吹過,濕潤的清甜的味道鋪面而來,有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小街道,也很有味道,在窄窄的高墻中間穿梭,有的通到了深處的院落、有的是到了花田里、有的在一柯古樹或者岸邊停住。
主建筑沿著兩條小河分成平行的幾排,主干道也平行相對,中間由一座又一座的石橋相連。路由一塊塊質地堅硬的石頭或石板組成,路面光滑干凈,縫隙間有少量青苔,如果鞋子硬一點,就會在石板上留下一陣噠噠的聲音。這不經讓我想起初中時學過的一首詩。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足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噠噠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也正好是三月,青石的街道上,年輕人來來去去,柳絮不時地在空中飄著,所有的樹木均披上了一層嶄新的顏色。
景區的'商業——民宿、飯館、小吃、手工藝展示店、絲綢制品紀念品店,消消地分布在游覽的途中,不密集、也不吵鬧,不仔細甚至看不見招牌。
走到哪里餓了渴了,便四處尋找,看到印象不錯的飯店或民宿便走進去,找個八仙桌一坐,若是靠近水的那一面就更好了,河面上陸續飄過的烏篷船、對岸的房屋樹木輪廓盡收眼中。
傍晚時分,景區的民謠酒吧熱鬧起來了,看著古鎮將要入夜的景色,跟喜歡的朋友或者心愛的人在這里坐坐,聽上幾首好聽的歌,還是十分愜意的。
三月時分,有好些民宿或者青旅門口都爬著紫羅,都開了,紫色的一串串小帆船垂掛著,很是喜歡。在這里休息一晚,什么也不想,看看兩岸景色、看著石橋下劃過的烏篷船,心情也會大好。
自古江南經濟就領先其他地區,文人墨客云集,烏鎮更是如此。整個景區有許多個名人紀念堂,著名作家孔另境、文化名人孫木心、文學巨匠茅盾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史料展示。
作為絲綢的重要產地,景區也分了多個區,向人們展示了繅絲、織布、印染等工藝。看到傳統的大型印染曬場、作坊里異常復雜的織布機,布匹的制作精美與機器的復雜結構對比,無不顯示著江南人民的智慧。
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它們在那里呢?在我看來,也許不用跋山涉水,車馬勞頓,這樣的小鎮也可以。
烏鎮印象
剛走近烏鎮時,并沒有太多的興奮。雕梁畫棟的老房子,幾進幾出的舊宅子,縱橫交錯的深巷子,再襯以彎彎的小橋和潺潺的流水。單看烏鎮的外貌,和江南的其他古鎮并無太大區別。當我真正走進烏鎮,倘佯在其中時,才慢慢感到烏鎮秀外慧中的獨特魅力。 烏鎮名聲遠揚,首要功臣...
蔓草漾
作有為青年
最近網上流行著這樣一段話“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再加上之前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好像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我也曾幻想過自己能夠開一家小咖啡館。不求生意興隆,只要不虧就行。閑暇時,便坐在窗邊,捧著一本書,啜飲著一杯咖啡,偶有所得,便寫下兩筆。午后溫暖的陽光斜射進來,...
shuifang
愿你有膽又有趣
“興趣”一詞在詞典里的解釋為:喜好的情緒,是個名詞。但我更喜歡古典老師對“興趣”偏動詞的解釋,他說:“興趣是你最高級的形式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之中去”,這個解釋令我震撼,這句話出現在我視線范圍內的時候真如醍醐灌頂。 更進一步來說,無條件的全情的投入才叫興趣,而僅僅感...
北國張二
【烏鎮印象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印象烏鎮07-16
烏鎮印象作文05-10
烏鎮散文隨筆10-05
水秀烏鎮散文隨筆10-09
烏鎮西柵印象散文05-10
江南烏鎮的散文隨筆09-01
《印象蘇州》散文隨筆05-07
印象柳州散文隨筆09-21
印象漓江散文隨筆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