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鄉關散文隨筆
周末早晨,正沉醉在睡夢中,卻被樓下胡同里傳來的腳步聲、說話聲,還有商販的叫賣聲給吵醒了。睜開惺忪的睡眼,一道強烈的光線透過窗簾照射進來,才知道天色早已大亮,一看表都八點多了。
上了一趟衛生間之后,想躺回去再睡個回籠覺,可是窗外的噪音越來越大,睡意很快就消失得杳無蹤影了。于是,泡上一杯清茶,斜靠在床頭回想起昨夜的夢來了。
記得,昨晚做了一夜悠長的夢,夢里回到了故鄉,走進了家園,見到了雙鬢斑白的父母,還暢游了悠悠流淌的渭河……可惜,夢醒后再去回想,腦海里只剩下一些支離殘破的碎片,心里不免有些遺憾和失落。心想,假如夢境能復制下來該多好啊,這樣,我就可以像電影一樣反復完整地回放了。
記得曾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解夢的文章,說是故鄉往往給人一種舒適放松、溫暖貼心的感覺,如果一個人反復夢到回故鄉或者回到小時候,說明他可能處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下,承受較大的壓力,內心向往過去,渴望休息一下。仔細想想,這種說法實在是不無道理的。
我的故鄉絳帳鎮位于關中平原西部的渭河北岸。我出身于一個普通的百姓家庭,父母都是老實本份的農民,家里共姐弟五人,我排行最小。小時候,我們家經濟狀況還算不錯,加之有父母和姊妹們的愛護,我的童年生活過得單純而快樂。少年時代,讀了很多書,知道在我生活的村莊之外還有更為廣闊精彩的世界,于是終日便夢想著能有朝一日離開故鄉,徹底擺脫那種面朝黃土背朝青天的`生活,去繁華的城市里闖蕩一番。后來,上了大學,便在省城找到了工作,終于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從此,我與故鄉漸行漸遠,回去一次,于我似乎成了一次旅行,每次在老家呆不了幾天又不得不再次出走。
歲月如流,時光荏苒。轉眼,我已在這座喧鬧的城市里學習、工作和生活了十多個年頭了,故鄉被我藏于心之一角,柔軟得不可碰觸。在這座城市里,我猶如一棵無根的浮萍,沒有親人,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找不到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而對于這座城市而言,我不過是一個“外來客”,一個“棲居者”而已。每天下班后,當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租住房里的時候,一點也找不到家的感覺,情緒常常躁動不已,一種孤獨、凄涼的感覺便襲上心頭。因此,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常喜歡獨自佇立在窗前,向著故鄉的方向久久凝望,希望能看到故鄉的影子。可是,漆黑的夜色和摩天的高樓擋住了我的視線,什么也望不見,只好把鄉愁寄托在夜晚的睡夢里。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曾說過:“懷鄉是對于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沒有存在過的家園的向往。”我深知,隨著時光的流逝,故鄉與我的距離越來越遠,它已經不再是我兒時記憶中的樣子。但故鄉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在那里生活過整整二十個年時光,那里有我的家園、親人,不管它變成什么樣子,它是我內心深處永遠的牽掛。
不知多少次,故鄉的小鎮、村莊、家園、莽原、河流,還有那些活著的和已經逝去了的親人,都一一浮現在我的夢里。我想,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夢才變得溫暖。今夜,我依然希望能再次夢回鄉關,讓一顆游子的心隨著徐徐的風兒,翻過高山,越過河流,飛回家園,與親人團聚,重溫那段遠逝的童年生活……
【夢回鄉關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霧失鄉關的散文隨筆10-04
夢回故土散文隨筆01-14
夢回湘西散文隨筆08-24
午夜夢回散文隨筆09-27
夢回故鄉散文隨筆10-03
夢回香巴拉散文隨筆10-14
夢回古城經典散文隨筆01-17
夢回生活散文隨筆04-26
夢回15歲散文隨筆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