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月的中秋散文
又是一年中秋時。
通常風清月朗的中秋夜,連空氣中都會彌漫著一種浪漫和祥和的氣息。每每農歷八月十五的夜來臨時,不管窗前有沒有明月,無論四周有沒有花香,這個充滿傳統人文情趣的節日一定要圓滿的。這是一種心情的寄托,也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中秋節往往是與國慶節聯袂而至,合稱雙節。但今年的中秋卻比國慶急切,來的早了一些,似乎要向天下人昭示已有、或將有的日子里,當是多年不見的風調雨順,還有夢寐以求的政通人和。這個雙節雖前后相間近月,但祥和的氣氛卻并不會因時光的綿延和拖沓而被沖淡。對于美好的事物,大家總會千方百計地讓它無限延伸下去,永遠也不沖淡、永遠也不凋謝!
早先并沒有“雙節” 之說,從前的法定節假日中也并沒有中秋節,而國慶節卻法定要普天同慶三天的。普天同慶的日子里,人們盡情歡樂,載歌載舞,這已延續了多半個世紀了。不知是中秋沾了國慶的光,還是國慶沾了中秋的光?總而言之,這段成雙的節日總是輕松愉快的,還充滿著詩意和浪漫的色彩。
中秋節,花好月圓,既溫馨、祥和,也浪漫、富有詩意。不過,此時卻恰恰是秋收。這個收獲的季節,氣侯雖然清爽,但照例是緊張而繁忙的。廣闊天地里的人和牽掛著廣闊天地里的人的人,都深切地知道這是一個緊張而繁忙的季節。要說溫馨與祥合,一定有,只是沒有那么張揚。至于浪漫與詩意,在繁忙里收秋的人則是無暇體會和刻意享受的。似乎那都是有閑階層的事,與廣闊天地里勞作著的人無干。
今年的中秋有些早,田地里的莊稼還嫩綠著,“無土栽培”的一代、“土生土長”的一輩,以往的中秋時節雖各懷心思,今年卻都不約不約而同地向往起浪漫的月亮來了。那輪月下可對酒當歌,那輪月下可鶯鶯細說,那輪月下還能隨心所往、遙抒情愫、遠寄相思……
白天下了雨,到了夜晚天還是陰陰的,東天里閃亮著城市高樓大廈上點綴著的遠遠近近、星星點點、如夢如幻的五彩燈光,那燈光在被這八月十五的秋雨洗刷了一整天后,顯得很前新、很精神、格外耀眼。
月亮依舊沒有露臉,這讓人有幾分著急,但卻一直沒有失望。這是八月十五的夜,是中秋夜,天底下的人都在期盼著,月亮不應該不出來!
等著吧,說不定這個中秋的夜里還會有個意外的驚喜呢!
無所事事的等待中,有興琢磨起這組節日的差異了。中秋是聯接親情的節日,具有傳統和民族特色,富于感情色彩;國慶是展示一個國家和民族成果的節日,是一種力量與凝聚力的體現,更有喜慶與放飛的因素。二者雖都是節日,但中秋側重于節,而國慶偏向于假。中秋需要用愛心織情,國慶則可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完全放松。
忽然想起以往的中秋節了。有關風花雪月的故事只記得書本里有,之于自己,更多的是樸實而無華的生活的記憶了。只記得吃團圓饃的時間往往正好是秋收,更多的國慶節等同于勞動節,是要收秋勞動的。親人們也就在這收獲的勞動之中完成了團圓。這種團圓,有的是親情,但卻并談不上浪漫。
這是收獲的季節。雖稱作季節,但也就那么三、五天。這三、五天的收獲季節卻往往是處于中秋、國慶這兩個節日期間的。其實也并不是處于廣闊天地里的鄉下的人不會浪漫,而是這季節不給他們浪漫的閑暇。什么時候有閑暇?雨雪天!雨景和雪景也不錯,靜悄悄的,只聽見雨或雪沙沙地撲打著窗戶,是另一種境界。然而此時屋里的人最需要的卻是睡覺。天地雖闊,雨雪再美,但人卻太累了!
現實生活中有時不容許有浪漫的,有時即使有條件,你也浪漫不起來。就說這雙節里的秋收吧,即使下著雨也得在雨中把果實收回來。春花秋月不及春花秋實好,花、月足可抒情,但不抵飯吃,還是把成塾的'果實收回來穩妥些、實在些。誰要浪漫誰浪去,與我何干?
在記得起來的中秋節里,白天,背朝著藍天白云,面向著散布了條條畦梁的土地,或彎腰掄著菜镢將一棵一顆腰里別著玉米棒的秸稈挖倒擺順;或蹲下身體將秸桿上的玉米棒子一個一個掰下堆起;或將地溝里那一堆堆棒子收入麻袋,再扛起到肩上深一腳淺一腳、磕磕絆絆、踉踉蹌蹌地扛到地頭裝車;或將秸桿一捆一捆地裝上架子車,壘尖碼好再拉回家里,栽靠在墻邊。有時還摸黑加班,踫巧是滿月的中秋夜時,滿是傳說和浪漫的明月卻實實在在被當作了照明的燈,明亮的月光下正好干活。
忙罷了田里的活,在這明朗的月光下,正好可以打理堆得滿屋滿院的玉米棒。此時便松緩多了,話也多了,有了笑聲,偶爾還傳出歌聲。
銀盤似的朗月掛在清爽的空中,滿天的星星也不時地眨著眼,一閃一閃的。有時還有夜鷹飛過,在地上劃過一道黑影。在這白天黑夜連續勞作的過程中,一直都在緊張地揮灑著汗水,莫說賞這秋景,連抬頭多看幾眼藍天也都略顯奢侈呢!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盡快將果實歸倉,及早結束這一年一度緊張而繁重的秋收!
在月光下剝棒子外皮,往往是全家人圍在一起的。把堆了滿院子的玉米棒子一個一個剝了皮,再拴成爪,最后套成串。再把一串串或黃或白的棒子踅上樹,或掛上墻。這是又一個成套的工作流程。這也是一組簡單而重復的勞動,只動手就行,比前面的工作輕松多了,可以不用出汗。
家人們一邊干著活,一邊說著、笑著。說著一些家務事,還參雜了無數的故事,也說些八月十五的事。雖很忙,但十五的這個節日沒有忘。不一會兒,團圓饃就端上來了,一人一角,誰也不能少。團圓饃是什么?其實就是夾餡的鍋盔,里邊夾著的餡是芝麻鹽或甜豆沙。團圓饃也是在大鐵鍋烙出來的,所不同的是一定要在饃沿上捏一圈花紋。團圓饃是月亮,而那圈花紋則是月光。有時還在饃上用瓶子蓋壓一圈小圓環,這圈小圓環是環環相扣的。中間是相扣的三個大圓環。據老人們說,三個大圓環指的是天、地、人,而那圈小圓環則是蕓蕓眾生。在三個大圓環和周圍一圈小圓環之間的空地上,還要粘幾枝胡蘿卜纓子,這就象征著花了。花好月圓!
這有月光朗照著的十五的夜里,全家老少圍聚在一起,一邊干著活,一邊吃著屬于自己的那角團圓饃,其樂也融融!就這么著,中秋節也過完了、有時把國慶也捎帶著過完了。
人所處環境的優劣,往往并非自己所能主宰。而生活的快樂與否,全在人的態度。只要你自己覺得還好,其余的一切任由它:愛咋咋的!
這都是許久以前的故事了。雖剛剛發生過的事轉眼就忘了,可這多年前的東西卻怎么也忘不了!還觸景生情,一抬手一投足、一笑一顰,總能激起憶舊情節,還能適時而恰當地附上一些故事。有些還蠻生動的,連自己都感動了!
感動過后,舉目向窗外一看:四下里黑漆漆的,并不見一些的星光。隱隱聽到有沙沙沙沙的聲音,還有滴滴答答響動。顯然,這場秋雨并沒走遠,一轉身又回來了。
這個中秋節的夜晚,月亮沒出來!
【無月的中秋散文】相關文章:
優秀散文:無月中秋06-06
無月亦中秋散文400字06-12
中秋無月06-28
隨筆散文:無月中秋亦傷懷05-10
中秋無月夜01-10
中秋無月夜01-10
無月的中秋夜,有誰與我同伴散文02-27
無月的中秋夜有誰與我同說散文02-23
我愛無月夜散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