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思念的散文
晨醒,睡眼朦朧,收索著右邊,已經空了,老公走的時候竟是全然不知。今天中秋,遠處的司機都回家過節去了,公司留下幾名家居本地的留守,他入圍,早早的去了碼頭。這個節日于我倆已經毫無意義,孩子遠在他鄉,我們又不在父母身邊,過與不過,真的沒那么重要了。
夜里,秋的寒意已經很濃,身子在薄薄的夏涼被里,難以抵擋的瑟瑟。夢里一直在找尋暖身的東西,卻一直沒有找到。醒來,嗓子眼有些許的痛感。
時光,走的不動聲色,一陣風一場雨,好像還沒來得及充分的品味一下蔥蘢的夏意,它就如一顆隕星一樣,劃下一條弧線,忽而就不見了。此時,夏的熱烈與繁華,全部隱進歲月的深處,安靜的時光里彰顯著一種純粹的孤寂。
拉開窗簾,推開窗,有大朵大朵的陽光撲進來,盡管其間也攜帶著絲絲的涼意,有陽光的普照還是感到了溫暖。陽臺上幾棵夕顏花的葉子在陽光里青碧葳蕤,只是昨天晚間開放的花朵已經零落,落花的枝頭上光禿禿的,已近寂寥。一些枝頭上的花苞,飽滿欲破,像在儲蓄著力氣,等待著月華的光臨。
沒有為自己做早飯,沒有心情,也沒有胃口。給母親打電話,問候中秋快樂。母親略顯沙啞的聲音從電話里傳過來,連聲說著:“快樂!快樂!”
竟然覺得母親的聲音已是如此的蒼老了,心在驀然之間就擁滿了傷感。是源于滄桑的歲月奪走了母親圓潤的聲音?還是源于一份綿長的牽掛?還是源于這個孤單的中秋節?或許兼而皆有之吧。
母親卻是快樂的,那無法掩飾的歡喜順著電流流淌過來,在我的耳邊一朵一朵的盛開。其實母親快樂的理由很簡單:源于她的孫子孫女從學校趕回家中,一家人過了一個團圓節。我并沒有被母親的情緒所感染,心情反而愈加的沉重起來。老人原來多么容易滿足啊,他們想要的幸福實在不多,一個團聚,一個陪伴,就足夠了。可是自己竟然連這么簡單的幸福都不能給予母親,便有愧疚涌上喉頭,聲音在喉嚨里有些的哽咽,怕被母親察覺,便匆忙和母親道了別。
和母親的電話剛撂下,還沉浸在剛才的情感里,女兒的電話已至。那親切柔美的的聲音從遙遠的京城飄過來,是那么的親近,又是如此的遙遠,那種觸摸不到的親近,讓我的心里又填滿了疼痛。卻是不敢流露半點,怕女兒擔心,就那么隱忍著,和女兒聊了二十分鐘。
在這容易傷感和懷念的日子里,一個小小的觸碰,都會引發人的情感泛濫。放下電話,我的淚水已經潰不成軍,
早晨明媚的陽光不知不覺中被涌上來的云收斂了鋒芒,天陰了下來。“八月十五云遮日”,這句諺語總會在這一天得到應驗,它鋪墊了那個遙遠的與它有著血脈相連的節日——元宵節。“正月十五雪打燈”,飄飄落落的雪花,唯美了璀璨的花燈,也給了看燈人一份浪漫的情致。
中午,細細的小雨來襲,屋子里光線暗下來,感到一種孤寂的壓抑。撐起一把小傘,走出了房門,漫無目的的信步閑游。又是過節又是雨天,街上行人稀少。在城市冷酷的外表上,感覺不到絲毫的節日氛圍。在一幢幢緊閉房門的樓房里,或者高朋滿座,或者酒至酣然,不得而知,全然不似鄉里,每一種的渲染都是絕對的透明,無遮無掩的淳樸,正是這鋼筋水泥壘砌的城市所缺少的。
一家門市的櫥窗里映著我憂郁孤苦的臉,在這樣的氛圍里,絕對有情感受創之嫌,便情不自禁的苦笑了一下。處眉凝眸店鋪里,正巧將一雙窺視的目光收進眼里,忙躲開,信步而去。
路旁的一處空地上種著一方菜園,串起的籬笆上開著紫的紅的白的牽牛花,在這靜秋的細雨里,豐盈飽滿而熱鬧的綻放著。想這時節,已無更多的爭相斗艷,牽牛花卻不管不顧的歡,像一場無法遏制的暗戀,飲盡了孤寂,卻又開的那么銷魂,那么張揚,那么一意孤行。不由得為她停下了腳步,近了身,沾了衣衫。
滴滴雨珠綴在花朵和葉片上,凝聚到負荷,滴滴答答的落于腳下的泥土之中。花兒和葉兒水亮的晶瑩,纖巧,于這靜謐素雅的空曠里,是入心入魂的喜歡,一任自己在它的盅惑里碎了那份孤寂。
空氣里有無法抵擋的微寒,敷在肌膚上,感覺每寸毛孔都涼涼的通透了。幾近殘忍的掐了幾朵紫色的白色的花朵,藏于傘下,緊著步子往回走。深知牽牛花的嬌弱,只想快些回到家里,給她充分的供養,讓她多鮮活一些時辰。
回到家里的時候,衣服已經被雨水淋透了,顧不得這些,先找來瓶子,注滿水,把花放進去,放在電腦桌上,賞了一會兒它嬌柔水鮮的樣子,才去換掉濕衣服。打開電腦,看到群里有消息發來,點開,是群友早晨貼上去的祝福圖片,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圖片,形象而又逼真。看到圖片,才驀然想起今年過節忽略了買月餅。其實并不喜歡吃,只是圖個喜慶和吉利。現在的月餅是越做越高級了,包裝華麗的近乎奢侈,像一件件藝術品,令人不忍食之。內餡,花樣繁多,凡是可以填補其內容的都盡在其中,干果類、水果類、蔬菜類、肉類,云云。吃過,卻怎么也找不到小時候月餅的味道了。
記得小時候的月餅,樣式是一成不變的,餡也只有兩種,青絲玫瑰和五仁的。沒有包裝,就那么光著身子躺在小賣店的紙箱子里,買多買少無所謂,售貨員會用包裝紙包起來,然后用與包裝紙一樣顏色的紙繩,打個十字捆綁起來。那種包裝紙和現在市面上出售的上墳用的燒紙很相似,但在當時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母親每年買月餅是按人頭買的,絕不多買一塊。在過節的前一天母親把月餅買來,然后藏起來。第二天,等到月上東天,母親會在院心鋪上幾條麻袋,放上一些墊子,然后叫上我們。我們知道要分月餅了,都乖乖的坐在那兒等著,包括父親。母親把月餅取出來,打開包裝,像做著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似的,鄭重而溫情的把一塊月餅放在我們的手心里。托著閃著油光的月餅,慢慢的咬一口,又香又甜,滿嘴都是人間美味!感到好幸福好快樂好滿足。因為不是所有人家的孩子都能吃上月餅的。那時候母親很節儉,節儉的近乎吝嗇。但是,每逢過年過節,母親給與我們的總比其他人家的孩子們多。
記得那時候家鄉的月亮是最亮最圓的,家家門前都長著高高大大的楊柳樹,覺得月亮就掛在樹梢上,你歪著頭看它,它也歪著頭看你,你跑,它也跟著你跑,永遠懂得你的心思似的,你往往累得氣喘吁吁的,回頭一看,它還在你的頭頂,不離不棄的看著你。
一家人坐在院心里,賞著月亮,吃著月餅,聽著父親給我們講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織女、七仙女等等,那天的故事都與月亮與天庭有關。父親講著,我們聽著,都沉浸在美麗而凄婉的故事里,這時候父親將半塊月餅悄悄的不為人知的`放在我的手心里……那個溫馨的中秋月夜從此根植在我幼小的心靈里,以至于以后每一個中秋的夜晚,都會在心里無數次的重溫著那種幸福的感覺。思念便是生了翅膀的蝶,桑田滄海的飛翔,無論身在何處,心總會飛回父母雙親的身邊。
想到這里,我已經淚流滿面了。父親離開我已經三載有余了,那個真心疼我的人已經徹底的走出了我的生活,無論我怎樣的祈求,哪怕夢中一見,父親也沒有應允我。曾經承諾一定好好的孝順他的晚年,皆因殘酷的現實,到底做了一口頭允諾,陷在塵世,一個轉瞬便再也拾不起來。那半塊的月餅像那半彎的月亮,我用思念一點點的把它填滿,當我幸福的把它張望的時候,它又慢慢的殘缺,周而復始,我終于知道,那是我永遠也填不滿的鄉愁啊!
天,不知啥時已經晴了,月亮終是沒有辜負人們的美意,已在東天落腳,清亮而澄澈的月輝,就那么廣大無邊的覆下來,一顆星子孤單的在西邊的天上與它遙遙相望。我佇立在窗前,凝望著它,它真的比以往圓滿時更圓嗎?更亮嗎?它還是掛在家鄉樹梢上的那輪月亮嗎?它還記得很多年以前,在那個農家小院里,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倚在父親的身邊,聽著父親講著嫦娥奔月的故事,父親把半塊月餅悄悄地放在她的手心里,然后用那只大手輕輕的覆蓋……
范仲淹說:“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此時我獨倚這六樓之上,無酒燃愁,已是愁楚滿腸,形只影單的對著那輪明月拾起一個個戀而難舍的醇醇的念想,心,夾著痛楚,夾著酸澀,已經飛回故鄉,與母親一起賞著家鄉那輪與眾不同的月兒……
那幾朵牽牛花,在月亮升起時收起了鮮活的模樣,愿望終歸是愿望,它還是去了。倒是那些夕顏花在月光里已悄然含英綻放,素白的花朵,小巧玲瓏,潔雅纖婉,嬌嫩含羞,只是明天太陽一經升起,她依舊還會零落。
這朝顏和夕顏,在這靜秋時分,順意著輪回,盛開著,零落著,不管你如何的惋惜,如何的挽留,依然留不住你想要的……
【中秋節思念的散文】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思念散文10-27
思念散文03-15
思念--散文01-08
獨酌那份思念思念散文08-13
記憶思念散文02-10
思念心情散文02-14
思念優秀散文02-24
那份思念散文03-14
思念父母散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