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故事散文隨筆
戰國時期,東周和西周兩個國家雖然相鄰,但是關系卻很不好,兩國之間戰亂不斷,相互拆臺。有時為爭地盤,有時為爭寶物,兩個國家是針尖對棗核,各不相讓。
西周在黃河、洛水的上游,東周在下游,西周打聽到東周普遍種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于是就想起一個壞主意。西周有意阻止上游的水向下流,這樣東周沒有了水,就無法種植水稻了。水是農業的命脈,農業又是國家的根本,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糧食收入,必然會不攻自亂。
這個做法真夠狠的,東周的老百姓眼看著種植水稻的季節過去了,但河里就是沒有水,無法播種秧苗。當時的條件可不像現在,先進的機械設備可以抽取地下水。古人沒有那個能耐,他們只有靠河里的水灌溉農作物。季節不等人啊,心急如焚的官員了解到農民的苦處,立即把這個消息上報給國王。東周國王聽了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但是他們剛與西周打過仗,怎么能去求西周放水呢。
東周有一位叫蘇子的大臣,他機智多謀,巧舌如簧。蘇子看在眼里,盤算了一陣,認為博取國王歡喜、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他馬上求見國王說:“請讓我出使西周吧,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我保證讓西周乖乖地放水。”
寢食不安的周王聽了,大喜過望:“好!你如果能讓西周放水,我獎勵你黃金百兩!”
“謝主隆恩!”蘇子高興地領旨,很快到西周去了。
且說蘇子來到西周,見到西周的國王,搖搖頭說:“你們不給東周放水,想讓他們種不上水稻,這個算盤真是打錯了!”
“為什么?”西周的國王不解地問道。
“現在東周的老百姓因為沒有水,全改種小麥了。種小麥不僅省時省力,還可以種第二茬的莊稼。你們這樣做,是在幫助他們啊,不出三年,東周的國力會很快強盛起來的。”蘇子不慌不忙地說。
“啊,原來是這樣!那你說怎樣能讓東周不得安寧呢,我會獎勵你的。”西周的國王迫不及待地問道。
蘇子想了想說:“我認為你們必須馬上放水,越多越好。這樣會把東周種的小麥全部淹死,讓他們絕收。另外,他們看到有水了,必然會種水稻,等他們的水稻成熟了,你們再去把水稻搶過來,充實自己的國庫。這樣的話,東周的老百姓就會敬仰你,你就可以輕易打敗東周了。”
西周的國王聽了感到很有道理,龍顏大悅,連聲說道:“這個主意太好了,我馬上放水。你的功勞很大,我決定獎勵你黃金百兩。”
蘇子高興地帶著黃金,馬不停蹄地回到東周,東周此時更是一片歡騰。河渠里的水滿了,水稻田的水滿了,老百姓正忙著播種呢。東周國王見到蘇子,夸獎一番后,馬上兌現承諾,獎勵他一百兩黃金。
蘇子帶著兩份厚禮,樂滋滋地回家了。
【戰國策故事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戰國策故事散文09-29
戰國策經典故事04-15
出自《戰國策》的寓言故事04-17
《戰國策·齊策四》的故事05-17
散文隨筆:小城故事03-31
雨果故事-散文隨筆03-31
老屋故事散文隨筆09-28
故事的散文隨筆09-29
《戰國策》序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