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童年故事散文
每當收看《舌尖上的中國》專題片,讓我感動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總想起自己舌尖上的童年故事……
我出生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魯中地區的偏僻農村,那時候由于受落后生產力的影響,農村缺衣少食的境況非常普遍。不諳世事的我們盡管無法理解和體味大人的艱辛與無奈,但是嘴饞的體驗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我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們,如同放飛的小鳥蹦蹦跳跳,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提著籃子一塊來到田野里,將生長在地上的苦菜、薺菜、曲曲芽、白蒿等野菜一并挖起,散亂地裝在籃子里面……在這鶯飛草長的時節,茅針的香甜一下勾起了我們的回味,于是三五成群地從這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尋找著茅草孕育出來的花芯——“茅針”。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茅針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如箭一般直立著,看到后我們慌不迭地蹲下來,用稚嫩的小手使勁往外拔著,不一會兒便裝滿了口袋……未開放的茅針,外皮包裹得很緊,剝開草皮,白色的花芯吃起來又嫩又甜,它成了我們童年最愛吃的零食之一。在夕陽中,我們每人一把茅針,邊吃邊走,高高興興回到家中,母親接過籃子,將我們挖來的野菜擇凈。苦菜、曲曲芽則放上搗好的蒜泥、麻汁、醬油、醋等調料,我們吃起來津津有味;挖來的薺菜既可以炒著吃、蒸著吃、也可以包成薺菜餃子,味道鮮美清香四溢讓我終生難忘。
自四月下旬開始,香椿、榆錢、槐花等便接過了美味接力棒,又開始滋潤著我們的舌尖。每當母親摘下幾枝紫紅色的香椿芽,擱在雞蛋和面粉合成的面糊里攪拌一下后,放在滾燙的油中煎炸,香氣頓時滿屋縈繞……這時候我與姐姐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母親的一舉一動,等到炸好的香椿剛一出鍋,我們便爭著搶著,每人一塊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了……剛炸好的香椿,外酥里嫩吃起來唇齒生香,以至于童年的我曾經天真的認為,人間美味莫過于此。
夏天是讓我們喜歡的時節。當然最大的樂趣還是到附近的小河里去逮魚、抓螃蟹、撈青蛙。如果運氣好的話,幾個小伙伴每人可分得大小魚、蝦、螃蟹兩三斤左右。在忙碌過程中,雖然弄臟了衣服,曬黑了皮膚,但想到可以改善伙食,解決嘴饞問題,一下又產生了無窮的動力。那時候小河里總是蕩漾著我們童年的歡笑聲。伴著嬉水聲、打罵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快樂的童年交響樂。
從麥收開始,舌尖上的盛宴又擺開了。先是桑椹,記得我家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桑樹,結的是紫紅色的桑椹,在我們的仰望中,一個個桑椹從翠綠淡黃,逐漸變得淺紅到紫紅,這時候它就成熟了。采摘的時候,只見哥哥姐姐如同靈巧的猴子爬到樹上,晃動著樹枝,我在下面不停地拾著,不一會兒口袋便裝滿了。有時候,我也不甘寂寞在下面一邊撿一邊吃,直到吃得嘴唇發紫為止。最開心的是,有時候或許是過分貪婪的緣故,臉和衣服也被桑椹的`汁液染成了紫紅色。這時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嘭”的一聲傻笑開來……
盛夏時節,最刺激的還是找蟬蛹帶來的快樂。晚上我與哥哥一道,打著手電,提著小瓶,在樹下尋找蟬洞,看到一個小洞口,小手指便會輕輕一摳,不一會兒里面便爬出一只金蟬來,有的已經破土而出,正慢慢地向樹上爬,有的需要拿著竹竿將它們從樹上戳下來,一晚上下來可謂戰果碩碩。一到家,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讓母親給我們做著吃。母親把這些“戰利品”用油煎炸后就成了我們的美味佳肴。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那時候無論是隨手從菜園地里拔起的蘿卜,用勁從地底下刨出來的山芋,還是順便從藤上摘下來的黃瓜和西紅柿等,吃起來絕對是味美醇正。當然我最愛吃的還是叫做甜棒的高梁桿和玉米桿。每到秋收時節,收過高粱、玉米過后,田里的秸稈是可以讓我們去砍的,于是我與小朋友們自告奮勇地去找那種細長的玉米或高粱穗長得不好的秸稈,砍下來剝開葉子,從根部開始用牙齒三下五除二啃去皮,露出白生生的那么一段,還沒有吃到嘴里就開始流口水了,待到一口口吃到嘴里以后,細細咀嚼,絲絲甘甜便順著嗓子流到心里,真是像甘蔗一樣甜。
故鄉的紅棗也是我愛吃的零食。八月十五過后,滿樹的大棗漸漸變紅,遠遠望去碩果累累嬌艷欲滴,引得我們垂涎三尺。趁著大人中午吃飯的時間,我與小朋友們一道悄悄地爬上樹梢,不顧棗刺扎痛,摘得紅棗裝滿口袋后,吃個肚子滾圓,不過有時候一不小心,會被一種綠色長著黑眼睛的螫家貓螫著,身上頓時腫了起來,往往是得不償失,回家大人知道后還要挨上一頓狠尅……
冬天是萬木蕭條的季節,也是童年中零食最少的月份。母親為了改善我的伙食,每次在做飯的時候,總是在火爐內燒上一塊地瓜,等到出爐的時候,我聞著絲絲香甜,迫不及待地把地瓜捧在手里,上下翻動,輕輕吹著,那種熱熱的、甜甜的、綿綿的滋味,到現在依然在眼前閃現……
當然冬天里舌尖上的盛宴,也跟殺豬有關。印象中每到年關臨近,農業社里總愛殺上一頭老母豬,盡管每個村民只能得到幾兩五花肉,那可是我們一年中最美的佳肴。母親領回去以后,我與姐姐像跟屁股后的小狗一樣,尾隨在母親身后,看著藍色的火苗添著鍋底,肉味的馨香順著熱氣四溢,更加勾起了我們的食欲。只見煮熟的肉還沒出鍋,我們便高聲嚷著,我要吃肉!我要吃肉!那份急切盼望的心情,都從我們的叫聲里遠遠地傳了出去。或許在童年的時代里,能夠吃到豬肉,那可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大雪封門的日子,捉麻雀也是我們解決牙祭的辦法之一。寒冬時節,麻雀沒了覓食的地方,這時我們在院子里掃開一塊雪地,撒下玉米、小麥、稻谷等,用小木棒支起一面大篩子,木棒上拴著一根繩子,人遠遠地躲在屋里牽著,透過窗戶玻璃,看到有麻雀鉆進去以后,迅速一拉繩子,麻雀便成了籠中囚犯,多的時候一次能捉到十幾只。拔毛去內臟,用油煎炸,單不說吃,就是聞一下也很滿足。
舌尖上的童年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長滿了苦澀的記憶。但是嘴饞貪吃的丑相和囧事,已經化作童年舌尖上的幸福和快感,伴著我一路走來,總讓我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舌尖上的童年故事散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童年散文04-02
舌尖上的童年隨筆散文05-09
舌尖上的童年記憶散文03-25
舌尖上的童年散文隨筆10-07
舌尖上的童年的敘事散文01-22
買零食,舌尖上的童年散文03-31
舌尖上的密碼散文08-29
舌尖上的美味散文05-25
舌尖上的愛散文01-07